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涉量子计算

来源:爱集微 #图灵量子# #CHIPX# #谷歌#
2670

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米歇尔·H·德沃雷特(Michel H. Devoret)和约翰·M·马丁尼斯(John M. Martinis),以表彰他们在“电路中发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和能量量子化”领域的突破性贡献。这一奖项不仅是对量子力学百年诞辰的重要致敬,也为新一代量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约翰·克拉克教授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米歇尔·H·德沃雷特教授来自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约翰·M·马丁尼斯教授则来自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三位科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成功在宏观系统中展示了量子世界的奇异特性。他们的超导电路系统能够实现不同量子态之间的隧穿,并精准验证了系统仅能以特定数值大小吸收和释放能量,完全符合量子力学的理论预测。

此前,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只能在包含极少粒子的微观系统中被研究。而克拉克、德沃雷特和马丁尼斯利用一个可手持的电路系统,首次在宏观体系中同时展示了量子力学隧穿与能级离散化现象。实验的核心装置是一块约一厘米见方的芯片,内部集成了一个超导电路,展示了由数十亿个库珀对共同参与的量子效应,标志着量子实验的重大飞跃。

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主席奥勒·埃里克松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深化了科学界对量子行为的理解,也为量子计算及更广泛的量子技术应用奠定了基础,预示着从基础物理到工程实践的新路径。

继2024年AI人工神经网络荣膺诺奖后,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再次聚焦信息技术前沿,将荣誉授予量子领域。当前,量子计算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前沿阵地,吸引了谷歌、IBM、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和众多初创公司的巨额投入。在超导量子计算领域,以谷歌“悬铃木”、IBM“Condor”为代表的百比特级芯片正加速算力革命。此外,光量子计算凭借其独特优势,正成为全球量子科技领域最具产业化前景的技术路线之一。

作为国内量子科技产业生态的核心力量,图灵量子深耕光量子路线,自主研发的“TuringQ Gen2”大规模可编程光量子计算机,具备56光子量子优越性级别规模,已在量子化学模拟、金融风控、智能物流等场景实现应用,为量子计算商业化提供了实践样本。

责编: 姜羽桐
来源:爱集微 #图灵量子# #CHIPX# #谷歌#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