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207.2亿元!长存三期集成电路公司成立:陈南翔任法人

来源:爱集微 #芯片# #半导体#
1789

1.总投资3.25亿元 通富微电半导体封装材料项目落户南通

2.重磅嘉宾云集!新思科技中国30周年暨2025开发者大会技术论坛「主题演讲」发布

3.恩智浦任命胡煜华女士为大中华区销售与市场资深副总裁

4.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5.臻驱科技完成数亿元E轮融资二期交割,总融资额超6亿元

6.2025年上半年电子特气业:多数公司营收较快增长,净利润增速分化显著

7.长存三期集成电路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7.2亿元,陈南翔任法人


1.总投资3.25亿元 通富微电半导体封装材料项目落户南通

据崇川在线官微消息,9月4日,通富微电半导体封装材料项目签约落户南通市市北高新区,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25亿元,分三期建设封装材料生产线。

通富微电名誉董事长石明达表示,高性能封装材料作为芯片的“核心基石”,其技术突破与自主供应,关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的命脉与安全。此次签约的项目旨在攻坚技术壁垒,实现高性能封装材料的自主研发与规模化量产。

通富微电近日公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130.38亿元,同比增长17.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2亿元,同比增长27.72%。

在技术研发方面,通富微电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公司在大尺寸FCBGA开发领域取得显著突破,大尺寸FCBGA已成功进入量产阶段,而超大尺寸FCBGA也已预研完成,并进入正式工程考核阶段。通过产品结构设计优化、材料选型及工艺优化,公司有效解决了超大尺寸产品在翘曲和散热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此外,通富微电在光电合封(CPO)领域的技术研发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产品已通过初步可靠性测试。

2.重磅嘉宾云集!新思科技中国30周年暨2025开发者大会技术论坛「主题演讲」发布

技术论坛报名入口

( 新思科技)

3.恩智浦任命胡煜华女士为大中华区销售与市场资深副总裁

2025年9月8日——恩智浦半导体近日宣布,任命胡煜华女士(Sandy Hu)为大中华区销售与市场资深副总裁,向恩智浦执行副总裁、中国事业部总经理李晓鹤先生汇报。胡煜华女士将全面负责大中华区的市场与销售工作,聚焦市场策略转型与生态合作的拓展,带领团队更精准地洞察客户需求,加速本地协同创新步伐,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胡煜华女士在半导体行业拥有25年的丰富经验,职业生涯涵盖技术研发、销售与市场、全球运营以及战略转型。在加入恩智浦之前,她曾历任汇顶科技总裁和德州仪器中国区总裁等要职。

李晓鹤先生表示:“非常高兴Sandy这样的杰出领导者加入恩智浦团队。Sandy不仅在销售和市场领域拥有卓越的专业才能,还具备丰富的综合管理经验。她在跨国公司和中国领先企业深厚的实战管理经验,使她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与全局视野。我相信Sandy的加入将进一步赋能中国事业部高效整合全球资源与本地敏捷性,助力公司实现战略增长目标,并推进我们‘在中国,为中国’以及‘在中国,为全球’的发展承诺。”

胡煜华女士表示:“恩智浦是一家享有盛誉的半导体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积淀和全面的产品组合,在汽车、物联网智能边缘解决方案领域更是独具优势。当前,中国正积极构建智能化的创新生态体系,我期待与恩智浦优秀的团队携手,探索与中国客户及生态的创新合作模式,共同推进智能化发展进程。”

4.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据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消息,近日,按照《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中国联通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给。

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出,随着我国卫星移动通信产业链商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将有利于形成适度竞争、良性互动的市场格局,推动卫星移动通信服务更易触达普通用户。同时,基础电信企业与卫星移动通信产业链上下游主体的协同联动将更加紧密,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优化卫星通信市场准入,强化全链条监管与安全保障,促进我国卫星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网络强国、航天强国、数字中国建设。

5.臻驱科技完成数亿元E轮融资二期交割,总融资额超6亿元

9月8日,臻驱科技发文称,公司完成了数亿元E轮融资二期交割,E轮总融资额超6亿元。此轮融资中,E轮领投方国投创新、国投招商再度加码,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广州产投、浦东创投参与投资,老股东华泰宝利投资旗下华淳保信基金追加投资。

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新一代功率模块、功率砖及电控产品的量产落地,推动海外客户项目的交付,并进一步完善国内业务布局和全球市场拓展。

据悉,臻驱科技成立于2017年,专注提供高性能国产功率半导体及新能源汽车驱动解决方案,总部位于上海浦东,在广西柳州、浙江平湖、安徽芜湖、重庆、上海临港、浙江杭州及德国亚琛等地设有子公司。

文章称,凭借着行业领先的产品创新、产业化落地和供应链整合能力,臻驱科技正向开发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功率模块等产品,已成功配套国内外主流车企的数十款车型,畅销中国、欧洲等市场,2024年出货量达50万套,功率模块超150万片,助力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前行。据NE时代最新数据,2025上半年臻驱科技双电控装机量居行业前三,功率模块排名第八,出口装机量在独立电控供应商中排名全国第一。

6.2025年上半年电子特气业:多数公司营收较快增长,净利润增速分化显著

近年来,得益于国内芯片、显示面板等产业快速发展,以及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下游供应链安全需求推动下,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替代的加速推进,我国正逐渐从电子特气消费大国向生产大国转变,市场保持高于全球平均增速的速度发展,同时部分企业正不断取得市场突破。

近日,国内主要电子特气上市公司相继发布了2025年半年报,集微网统计了五家本土主要企业(金宏气体、中船特气、和远气体、华特气体和凯美特气)主要财务指标,其中多数企业均实现营收较快增长,但在盈利能力上出现分化,彰显市场活力潜力与竞争挑战同在。

营收多数呈较快增长

特种气体的应用领域主要为战略新兴产业,随着我国集成电路、液晶面板、光伏等泛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特种气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相关电子特气企业快速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在主要电子特气上市公司中,金宏气体实现营业收入13.14亿元,同比增长6.65%;中船特气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2.6%;和远气体实现营业收入8.06亿元,同比增长4.36%;华特气体实现营业总收入6.77亿元,同比下降5.77%;凯美特气年实现营业收入为3.1亿元,同比增长10.52%。

根据财务数据,五家电子特气企业相对呈现三级梯队格局,其中金宏气体、中船特气营收超10亿元,和远气体、华特气体营收处于6-8亿元区间,凯美特气营收规模相对较小,为3.1亿元。但各公司的营收梯级差异均在2-3亿元区间,凸显头部企业的领先优势并不显著。

同时,五家电子特气上市企业在2025上半年的增速表现也呈现出结构化差异特征。

中船特气、凯美特气的增长率均超过10%,其中中船特气的电子特气产品得益于下游半导体芯片/液晶显示行业回暖,三氟甲磺酸系列产品市场需求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凯美特气的电子特气产品收入602万元,增长8.74%,虽看似增幅不大,但其中准分子激光气体产品获得Coherent(相干)认证,光刻气产品获得海外企业认证,为未来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此外,金宏气体、和远气体保持较稳健增长,其中金宏气体2025年上半年在电子特气、大宗气体等块均取得关键进展,成为营收增长的核心支撑,例如新增18家半导体客户,覆盖基材、制造、封装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并加速向行业内其他客户辐射。同时,和远气体电子特气战略转型成效显著,包括潜江电子特气产业园规划产品已全部建成,其中电子级高纯氢、高纯一氧化碳实现量产销售,且电子级氯化氢、氯气、羰基硫将于下半年稳产。

至于华特气体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5.77%的原因,其称主要是受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影响,市场供需格局出现阶段性调整,气体产品陷入价格竞争态势,而价格下行直接对冲了销售增长的积极效应,导致公司整体销售收入未能同步提升,反而呈现同比下滑态势。

净利润增速分化显著

在盈利能力方面,2025年上半年,五家电子特气上市企业在净利润增长态势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分化特征。这种分化不仅体现在增长幅度上,也反映出各公司在应对行业波动、价格竞争等方面的经营能力,以及根据市场处境等方面制定的不同战略定位、发展策略。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船特气实现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下降0.55%;扣非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13.84%。金宏气体归母净利润为8220.13万元,同比下降48.65%;扣非净利润为6723.39万元,同比下降45.10%。华特气体实现归母净利润7790.72万元,同比下降18.97%;扣非净利润7540.09万元,同比下降17.97%。凯美特气实现归母净利润5584.61万元,同比增长199.82%;扣非净利润为4970.64万元,同比增长9,426.33%。和远气体归母净利润4917.29万元,同比增长12.43%;扣非净利润3375.79万元,同比下降0.32%。

从盈利能力来看,2025年上半年,仅有中船特气净利润超过亿元,达到1.78亿元,其余上市电子特气企业净利润均为数千万级,依次为金宏气体8220.13万元、华特气体7,790.72万元、凯美特气5584.61万元、和远气体4917.29万元,但各自的盈利增长态势差异化明显。

其中,凯美特气净利润增长最为突出,同比增长达199.82%,成功扭转了去年同期亏损5594.41万元的不利局面,这表明该公司已走出经营压力区,迎来业绩向上拐点。同时,其电子特种气体业务正在加快市场拓展与销售工作,推动产能释放,并积极切入国内外高端客户。此外,和远气体净利润上半年同比增长12.43%,主要得益于形成硅基、氟基、氨基、氯基、碳基五大系列电子特气产品体系,在光刻、刻蚀、成膜等关键工艺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旗下产业园项目凭借资源化、规模化、循环化优势,极大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至于其它公司净利润下滑的原因,或主要受行业环境波动和价格竞争加剧所致。例如分析称中船特气的净利润下滑或主要受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价格竞争加剧,公司产品销售均价和盈利能力波动所致。同时,金宏气体也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积极开拓市场,销量持续快速增长,但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部分产品的售价及综合毛利率比上年同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29.69%,同比下降4.59个百分点;净利率为6.86%,较上年同期下降6.71个百分点。

对于华特气体上半年净利润下降的原因,其称整体上,公司老产品仍占业务主导,价格下降对盈利的压制尚未完全抵消,叠加公司需按规定计提可转债利息费用形成的额外财务支出,当期利润仍受一定影响,公司业绩整体面临“需求回暖与盈利压力并存”的阶段性挑战。

结语

从上述各家上市公司的经营表现可以看出,2025年上半年国内半导体电子特气行业呈现出一些共性特点,即营收增长与利润分化,多数公司营收保持增长,体现了下游市场需求的基本盘。然而,总体净利润表现则出现分化,部分企业利润下滑或承压,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的产品价格压力,以及企业为长远发展主动进行的战略性投入增加了当期成本。

此外,在营收和净利润盈利方面之外,一些其它行业重要特征值得关注,包括国产替代持续深化,多家电子特气企业都在积极拓展半导体客户,并致力于研发高端“卡脖子”产品,产品认证方面也有所突破。同时,技术研发是长期重点。目前,头部企业如金宏气体、华特气体等都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瞄准高端电子特气产品,为未来增长积蓄力量。

7.长存三期集成电路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7.2亿元,陈南翔任法人

据天眼查公开信息显示,9月5日,长存三期(武汉)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7.2亿元,长江存储董事长陈南翔任法定代表人。

其股东为长江存储(持股 50.19%,认缴 104 亿元)与湖北长晟三期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持股 49.81%,认缴 103.2 亿元)。天眼查显示,湖北长晟三期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5年9月2日,注册资本151.2亿,股东为武汉光谷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0%,认缴出资额60.48亿元)、江城产业投资基金(武汉)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0%,认缴出资额60.48亿元)、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0%,认缴出资额30.24亿元)。

经营范围为: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销售;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芯片# #半导体#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