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台湾半导体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碳化硅产业链迅速升温,背后推手竟是英伟达。据悉,英伟达为提升GPU效能,计划将硅中介层材料由硅更换为碳化硅。
今年5月,全球碳化硅龙头Wolfspeed宣布破产,然而同月,环球晶董事长徐秀兰表示,公司将和客户共同开发碳化硅新产品。
据报道,英伟达新一代Rubin处理器的开发蓝图中,为提升效能,计划将硅中介层材料更换为碳化矽。硅中介层在IC封装中扮演重要角色,如同大楼的楼板,承载GPU并连接高性能记忆体,实现数据快速移动。目前,一块硅中介层内配置一颗GPU和多颗记忆体。
业界人士指出,英伟达对GPU性能的追求无止境,其NVLink技术特性要求GPU和记忆体距离愈近,传输速度愈快,功率愈高,效能愈好。未来英伟达甚至计划将GPU和记忆体叠在一起,用极大电流驱动。由于碳化硅导热系数优于铜,能有效缓解高热问题,因此被英伟达青睐。
然而,碳化硅用于中介层的要求与传统碳化硅不同,切割技术成为关键。碳化硅硬度接近钻石,切割不当会导致表面波浪状,无法用于先进封装。此外,制造中介层需使用绝缘单晶碳化硅,且尺寸需与现有硅晶圆相同。目前中国碳化硅制造商多只能生产6吋和8吋晶圆,因此,投资制造更大单晶碳化硅晶圆产线成为台湾厂商的差异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