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在“2025香港交易所未来科技峰会”上,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透露,今年前8个月,港交所新股融资总额达1345亿港元,同比增长接近6倍,其中A+H上市模式占上半年总募资额的七成,凸显内地与香港市场的紧密联动。
今年以来,A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情高涨,A+H上市公司队伍不断壮大。Wind数据显示,已有11家A股公司实现A+H两地上市,合计募集资金超过900亿港元,占港股整体IPO募资额的约七成。今年港股前五大IPO均为A+H公司,其中宁德时代、恒瑞医药、三花智控和海天味业四家募资额均超过百亿港元。
此外,大批A股公司正在积极筹备赴港上市。目前已递表的A股公司超过51家,包括三一重工、阳光电源、先导智能、首创证券、富瀚微、可孚医疗、珀莱雅等。
本轮A+H扩容潮中,创新上市方式频现。浙江沪杭甬拟以换股吸收合并A股公司镇洋发展的方式实现A+H上市;新奥股份则计划通过全资子公司私有化港股新奥能源,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新奥股份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天然气企业,业务覆盖天然气全产业链,交易完成后将形成A+H上市平台,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上市公司热衷搭建“A+H”双融资平台,背后有多重考量。内地积极支持优质企业赴港上市,港交所也在优化审批流程,提供便捷服务。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A股涌现出致力于全球化的优质公司,希望借助港股市场加速国际化布局,提升国际竞争力与品牌形象。
中金公司认为,更多优质公司赴港上市将改善港股市场行业结构,吸引更多资金沉淀,更新AH两地上市公司组成结构。今年以来,AH溢价大幅回落,个别公司甚至出现A股较港股大幅折价的情形。截至9月5日收盘,161只A+H股中,H股价格超过A股的有5只,宁德时代价格倒挂幅度最大,达到17.43%。中信证券预计,AH溢价中枢有望持续下行,资金南下的积极抢筹反映了港股市场情绪的显著转变,内地低利率环境也促进了资金对H股的重新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