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同济大学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在一次内部研讨会上指出,云端算力将成为决定未来汽车行业洗牌的关键因素。他表示,谁能率先在云端算力上建立优势,谁就有机会在下一阶段的行业竞争中掌握话语权。朱西产认为,这场算力之战至少还将持续3~5年。
在全球汽车市场趋于饱和的背景下,销量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指标。进入智能化深水区后,算力正成为车企竞争力的新变量。云端算力越高,企业在自动驾驶训练、智能座舱迭代和大模型推理中的效率就越高,迭代速度也更快。
车端算力和云端算力各有分工:车端算力负责实时感知和决策,要求低延时和稳定执行;云端算力则承担庞大的数据训练和模型迭代任务。例如,在高阶智驾领域,云端算力水平至关重要,因为智能驾驶依赖于“云端训练——车端部署——数据回传——再训练”的循环。云端算力强大,才能快速完成这一闭环。
朱西产认为,这场算力之战至少还将持续3~5年,目前大部分车企的云算力集中在5EFLOPS至10EFLOPS之间。吉利率先跑到前列,其领先意义远大于短期销量数字。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电动化远未到“功成身退”之时,当前全球新车仍有80%是燃油车,电动车仅占20%。燃油车占比从80%降到50%以下将是漫长过程,智能化应贯穿汽车发展全过程,与电动化协同并进。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燃油车(含混动)和电动车将并存发展,AI技术将全面赋能汽车,实现全产业链的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