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武汉光谷宣布一项重磅计划:将在全国率先开展卓越孵化器建设,力争5年内,在9大未来产业、2大主导产业关键技术领域,共建设10家卓越孵化器。
在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十大湖北实验室之一的江城实验室已先行先试,其打造的江城集成电路超级孵化器,聚焦孵化和培育集成电路全产业链,致力于成为破解集成电路产业“卡脖子”难题、推动国产替代的重要力量。
湖北省内首家集成电路孵化器
当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已迈入“后摩尔时代”,和传统封装技术属于芯片生产的辅助环节不同,先进封装成为了驱动芯片性能突破、实现功能升级的核心动力,更被视作我国构建自主可控集成电路产业体系的主流技术方向。
不过,现实挑战突出。先进封装技术与市场份额长期被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等巨头垄断,叠加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中国大陆获取先进制程芯片技术及产品的难度持续攀升。在此背景下,强化自主创新、培育本土集成电路企业,成为突破产业瓶颈的迫切任务。其中建设孵化器就是实现路径之一。
“实验室作为湖北省打造的集成电路领域创新策源地,要把产业孵化摆在重要位置。” 江城实验室主任杨道虹在接受支点财经记者采访时强调,“这不仅是破解集成电路‘卡脖子’难题的重要路径,更是推动产业实现自主可控的重要举措。”
如今,这一理念已落地见效,位于江城实验室科学园内的创新孵化中心,已孵化和服务超30家优质企业,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创新生态;同时,正在规划建设100亩的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器。作为湖北省内首家集成电路领域的孵化器,该平台由江城实验室控股的湖北江城芯片中试服务有限公司牵头建设,组建专业孵化队伍,聚力破解集成电路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的矛盾。
“江城实验室布局集成电路‘超级孵化器’,是依托其核心优势打造的全链条赋能体系,绝非偶然。”孵化器总经理邓贵川向支点财经记者表示,依托实验室创新策源平台,企业可高效链接海内外一流科研院所与顶尖团队,精准匹配高端智力资源,解决技术研发的“人才短板”。
同时,江城芯片中试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12英寸先进封装中试线、轻资产运营的12英寸集成电路中试线和设备、零部件、原材料验证线,能更加高效地攻克创新团队最棘手的“技术验证难”痛点,缩短从研发到量产的磨合期。
江城实验室基金公司已成立多只股权投资基金,可提供覆盖“基础研究-概念验证-工程化-产品化-量产-市场推广”全周期的资本支持,精准匹配企业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
“当前我国科创服务业普遍存在服务同质化、专业孵化能力薄弱等矛盾,江城集成电路超级孵化器专注集成电路和先进封装领域,为在孵企业、创新项目以及创业团队提供全周期服务,这和传统孵化器有显著不同。”邓贵川说。
这种全链条赋能,已有企业受益。芯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专注于超精密半导体芯片制造设备及耗材的企业,该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三维堆叠、先进封装、人工智能等核心领域。2024年,芯丰精密在武汉的工厂正式投产,自研设备及耗材已进入国内多家头部半导体企业生产线,为大算力芯片、图像传感器芯片等高端产品的研发量产提供关键支撑。
近期,实验室基金向芯丰精密投入千万元资金,并招引其入驻“超级孵化器”。
芯丰精密负责人对支点财经记者表示,“创业初期,江城芯片中试公司就采购我们的设备支持国产替代;公司产品研发过程中,中试团队和我们联合攻关,共同解决研发、产线中出现的新问题。如今江城实验室基金投资我们,又为产能扩张和技术迭代注入关键动力。”
“一方面,实验室研发的高端核心芯片,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需求高度契合,双方技术方向与产业布局完全匹配;另一方面,芯丰精密自2021年成立以来,仅用数年就研发出8款量产装备、10款在研装备,成长速度获实验室认可,并获得实验室旗下公司长期稳定的市场支持。”
全链条孵化生态 厚植创新沃土
“孵化器拥有集成电路领域的专业人才队伍,能对被投企业及技术水平做出精准判断,这为我们更准确地做出投资决策提供重要支撑。除了资金支持外,被投企业也将获得来自实验室技术、品牌以及订单的加持。”江城实验室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赵婧伊对支点财经记者表示。
孵化器培育和孵化的多家优质企业获得了实验室基金的股权投资,其中某专注于12英寸集成电路光刻胶研发与生产的高科技企业近期已在科创板成功过会,另有1家国产AI智能制造软件系统企业和1家国产集成电路设备企业已启动A股和港股上市。凭借江城芯片中试公司的先进技术积累和12英寸集成电路中试服务平台,这些企业获得了从研发、小试、中试到大规模量产的全流程支持。得益于该服务体系,企业平均研发周期缩短30%,显著提升了技术迭代和产业化效率。
江城实验室的“创新策源能力”还体现在内部培育上。目前正在策划成立的半导体产业人工智能研究院,则是实验室内部孵化的创新力量。作为专注于半导体良率管理与先进封装验证服务的项目团队,其研发的“江城之星”大模型,正致力于弥补工业软件短板,助力晶圆厂、封测厂掌握数据主权,提升良率与工艺竞争力。
“项目团队已实现独立运行,正式入驻孵化器。”该项目团队负责人称,“发展前期,正是依托实验室旗下中试公司的订单支持,我们才快速打开局面。”下一步,研究院将向外寻求更多机会,“孵化器能直接对接集成电路工厂,加上湖北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在此挂牌,为我们拓展外部市场提供了宝贵渠道。”
这也是孵化器构建全链条孵化生态的缩影。邓贵川表示:“我们的孵化始终聚焦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核心是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凭借头部企业与行业机构资源,能帮企业打通从技术到市场的关键环节,让产业化路径更清晰高效。”
在人才与资金这两大企业发展的“关键变量”上,江城孵化器已形成了成熟的赋能体系。人才层面,孵化器旗下人才公司——江城芯才科技有限公司,可为孵化企业精准匹配技术、管理人才,同时,孵化器正在筹建芯片创业学院,计划打造“招聘-培养-输送”完整链路,解决企业人才后顾之忧。
资金层面,孵化器围绕“科技-产业-金融”铁三角模式已进行了成功探索,不仅与银行合作获取低成本、长期限贷款,还是全省首单“科技人才贷”“湖北实验室研发贷”受益者,此外,江城实验室还联合保险机构设立科技风险管理实验室,专项研究集成电路领域风险,为行业相关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
“不少中小微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部分科技金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江城实验室财务负责人坦言。基于自身经验,实验室正将金融优势延伸至孵化企业,帮助对接金融保险机构设计专属产品,同时向金融机构推荐优质企业,多维度破解资金难题。
对于孵化器的未来,邓贵川信心十足:“我们不仅要打造湖北本土标杆,更要以武汉江城孵化创新中心为核心,建设国内产业特色鲜明的标杆孵化器,最终向国际一流孵化器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