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S认证是智能手机Android设备进入全球市场“通行证”的重要一环。其中,ITS(相机图像测试套件)测试在GMS认证中用于测试设备摄像头功能的兼容性与稳定性,来判断用户的实际体验观感。
但此类测试常面临多个Python版本不兼容的痛点。为实现ITS测试无需跨设备切换测试,宜宾软测部蒋工巧用AI搭载Conda,最终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与超强的执行力带动宜宾GMS测试团队的效率大大提升。
多版本环境割裂,测试低效与资源浪费成桎梏
伴随Android系统不断迭代升级,不同版本系统对ITS测试所需的Python环境要求各异。但在传统Linux系统中,同时安装多个Python版本极易出现兼容性冲突,导致测试报错。此前,宜宾GMS团队的测试现状是一台电脑只能服务于一个 Android 版本。例如,Android14需Python3.9.2,则ITS测试在A电脑进行,Android15需Python3.10.11,则ITS 测试在B电脑进行。
更为棘手的是,Android15中有两个关键测试项(Camera0,scene_fusion 和 Camera1,scene_fusion)因环境不完善,还需单独拿到Android14的 A 电脑上测试。这种分散的跨设备测试模式不仅占用了大量人力与时间,还易导致测试流程割裂,严重影响项目推进效率,继而造成测试设备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每次切换电脑测试时,都要重新核对环境配置,重新连接测试设备,遇到问题还要跨设备一个个排查,既耗时又容易出错。” 蒋工是刚加入GMS团队中的一名软件测试工程师,在跟踪ITS测试过程中,他深刻意识到解决Python版本兼容问题的紧迫性,即必须找到一种能在同一台Linux设备上管理多版本Python环境的方案,才能从根本上打破效率瓶颈。
蒋工正在用AI调试ITS测试环境
巧用AI智询Conda方案,构建隔离环境化解兼容冲突
面对难题,蒋工没有遵循常规做法,而是选择借助 AI 工具寻找创新解决方案。他向DeepSeek提出核心需求:“如何在同一台Linux系统中安装不同Python版本,来搭建独立的ITS测试环境,以兼容所需的各类软件包?”DeepSeek很快给出核心建议,即使用Conda环境管理器这一强大的包管理与环境管理工具,创建相互隔离的虚拟环境,让不同版本Python及依赖包在同一系统中和平共存。这一方案恰好匹配ITS测试的需求。蒋工随即开始深入研究Conda的配置与使用,逐步构建起完整的解决方案:
1. 基础准备:搭建Conda管理器
2. 环境创建:为不同Android版本 “量身定制” 空间
3. 依赖配置:精准匹配 ITS 测试需求
4. 验证测试:确保环境稳定可用
从方案构思到实际落地,蒋工仅用2天就完成了初步尝试,并将每一个步骤落到实处,确保环境搭建的稳定性与可复制性。当解决方案落地后,团队的ITS测试工作发生了质的改变。原本需要2-3台电脑分别测试的Android14、Android15(及未来 Android16)ITS项目,现在只需1台电脑即可完成,无需跨设备切换使得测试流程更连贯,单次测试ITS的时间缩短约10%。
同时,现在因测试需求减少空出的其它电脑设备,将用于项目的自动化挂测,来进一步提升团队整体测试产能。得益于多版本环境独立管理优势,团队ITS测试稳定性极大提高,后续每新增一个Android版本,只需基于Conda新增测试环境即可测试,这极大确保了测试环境的整体稳定性与可复制性。
在本次ITS测试中,蒋工巧借AI搭载Cond成功实现多版本Python的隔离与兼容,这为我们处理类似挑战提供了重要借鉴。例如在测试环境中,面临多版本Java环境不兼容等典型难题,往往也可通过类似思路,结合DeepSeek这类AI辅助工具快速探索解决方案。
AI方案验证成效,赋能团队提质增效
目前,该方案已在多个Android14、Android15版本的ITS测试中验证通过且均能稳定运行。宜宾软测部已将AI纳入问题解决的工作流中,这有望持续提升团队测试效率与系统可靠性,并助力成员面对复杂环境依赖或技术迭代带来的兼容性问题时,敢于尝试新思路、新方法,赋能团队快速响应需求及高效解决工作问题。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酷赛人在工作中积极创新,为公司的产品质量提升与业务发展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