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广州市集成电路学会(以下简称 “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在广电计量科技产业园顺利召开。广电计量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明志茂、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负责人、广东工业大学集成电路设计国家现代产业学院院长熊晓明等领导出席会议,大会由广东工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刘远主持。
学会大合影
自筹备以来,学会获得全市集成电路领域单位与人才的积极响应。截至成立当日,首批会员已达87名(含单位会员32家及个人会员55名),构建了覆盖产业链全环节的组织网络。会员结构凸显两大亮点:一是人才层次高:个人会员55名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工信部电子五所等高校院所及企业,其中40%拥有高级职称(正高、副高),涵盖芯片设计、工艺研发、系统集成等关键领域,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人才生态。二是产业链全覆盖:32家集成电路相关企业院校加入,串联上下游创新资源,奠定产业协同基础。
明志茂在致辞中表示,广电计量作为学会发起单位之一,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质量评价与可靠性解决方案服务提供方,建设了面向集成电路、芯片、第三代半导体等产业领域的公共服务平台,车规半导体服务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领先。未来,广电计量将围绕资源整合、技术攻坚与产教融合,与各学会成员协作,打通“高校科研—企业转化—检测保障”的产业链闭环,共同推动广州集成电路产业蓬勃发展。
明志茂致辞
学会秘书长蔡述庭作筹备工作报告时强调,学会的成立凝聚了集成电路领域工作者力量,搭建了科技交流平台,将有力推动广州集成电路产业成长与产学研融合,为区域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蔡述庭作筹备工作报告
大会以无记名投票表决通过学会章程以及选出学会新一届理事会成员,广电计量当选学会副理事长单位。
学会新一届理事长熊晓明表示,学会成立后将以 “服务产业发展、服务人才成长、服务创新突破”为核心目标,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一是组织集成电路领域前沿技术研讨会、产业发展论坛;二是组织会员单位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促成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对接;三是联合高校、企业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助力青年人才成长。
熊晓明讲话
广州市科协学会学术部负责人代表业务主管单位对学会发展建设提出期望,一是要在推动学会建设发展上有作为。落实“党建强会”,强化团结引领,积极引导集成电路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恪守科研诚信,珍惜学术荣誉,争做新时代科技创新排头兵。二是要在增强会员服务能力上有作为,不断扩大学会的吸引力,凝聚激发会员的创新活力,把增强会员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作为衡量学会工作的重要标准。三是要在赋能广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上有作为,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成果转化,积极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搭建合作平台,要积极举荐人才,培育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代表讲话
本次大会严格遵循严格遵循《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及学会筹备组拟定的选举规则,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先后表决通过《广州市集成电路学会章程》,并依法选举产生学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投票结果现场公示,全程可追溯,为学会后续规范运作与产业服务奠定坚实基础。并现场颁发了聘书。
第一届理事会、监事受聘仪式
会后,广州市集成电路学会开展了产学研创”芯“发展交流研讨会,特别邀请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院学科带头人庄巍、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李斌、广电计量集成电路事业部副总经理毛景雄,从 “产业发展”“技术创新”“量产测试” 三个核心维度,分享产业前沿洞察与实践方案。
庄巍作主题报告《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李斌作主题报告《设计工艺协同优化DTCO》
毛景雄作主题报告《集成电路快速工程化与量产技术解决方案》
多方协同赋新能,共绘产业发展蓝图
此次大会的顺利召开,不仅标志着广州市集成电路学会正式迈入实体化运作阶段,更是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关键里程碑。未来,学会将以学术交流凝聚智慧,以成果转化激活创新,以产业协同突破壁垒,助力广州打造集成电路 “第三极” 核心承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