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正推动电子信息行业迈入新一轮高景气周期。与此同时,历经两年深度调整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也在 2025 年迎来明确复苏信号。在这场由技术迭代与需求释放共同推动的产业浪潮中,华勤技术——这家正迎来成立二十周年的智能硬件平台龙头企业,展现出显著超越行业的增长动能。
值此成立二十周年的关键节点,华勤技术以一份惊艳市场的半年度业绩,印证了其深厚的产业积淀与持续的创新活力。8月27日晚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9.3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3.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1.42亿元,同比增长55.19%。这份“二十周年答卷”不仅彰显了华勤技术卓越的经营实力,更凸显了其在全球智能硬件制造与创新生态中的引领地位。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华勤技术正式启动港股IPO征程。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相关议案,这一战略决策被业内人士解读为“开启全球化战略2.0时代的关键之举”——借助港股市场的广阔平台,公司将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紧密对接国际资本,全方位强化境外业务布局,大幅提升综合竞争力。
战略布局构筑护城河
华勤技术此次业绩的重大突破,绝非偶然的短期爆发,而是长期以来前瞻性战略布局与扎实核心能力体系建设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公司精心构建了“以高性能计算为核心驱动力,AIoT、汽车电子、智能终端协同共进” 的业务架构,各板块之间层次分明、协同高效,形成了稳固且极具活力的增长体系。
2025年上半年,公司各业务板块均实现强劲增长。其中,高性能计算业务实现营收506.29亿元,同比增长128.09%;智能终端业务实现营收268.02亿元,同比增长116.15%;AIoT及其他业务营收33.15亿元,同比增长80.16%;汽车及工业产品实现营收10.4亿元,同比增长62.5%。多元化的业务结构有效增强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增长潜力。
在智能终端领域,华勤技术早已是全球智能手机ODM行业的“隐形冠军”——凭借研发、制造、供应链、成本控制的综合优势,为国内外一线品牌提供全链条服务;在智能穿戴领域,公司产品覆盖手表、手环、耳机等品类,已进入多家知名品牌供应链,出货量稳居行业前列,且具备运动健康算法设计与跨平台开发能力,未来将受益于AI与空间计算技术带来的跨设备协同需求增长。
高性能计算业务则是公司的“增长引擎”。在笔记本电脑市场,华勤是中国大陆唯一打破行业垄断的企业,2024年出货量突破1500万台,预计2025年实现20%收入增长,且同时掌握ARM与X86架构整机设计能力,在硬件、软件、结构技术上建立深厚壁垒;在服务器领域,公司提供通用服务器、存储服务器、AI服务器、交换机的全栈式产品组合,已成为国内头部云厂商的核心供应商,2025年上半年数据产品业务收入实现倍数增长,成为拉动业绩的关键力量。
从行业层面看,华勤技术的高增长受益于三大核心驱动力的叠加。一是智能手机市场复苏带动ODM需求激增,二是AI技术革命催生算力设备更新需求,三是地缘政治因素加速全球供应链重构。这些趋势相互叠加,为公司创造了广阔的增长空间。
华勤技术的核心竞争优势远超财务数据所呈现的价值。作为全球智能硬件平台服务商,公司构建了四大核心能力体系:跨领域的研发设计能力、全球化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多元化的智能制造体系,以及精密结构件垂直整合能力,使其成为连接品牌商与制造端不可或缺的战略合作伙伴。
新兴业务培育第二曲线
在巩固核心业务的同时,华勤技术早已布局新兴领域,通过“自主研发 + 战略并购”双轮驱动,培育汽车电子、机器人、AIoT等第二、第三增长曲线,抢占智能硬件产业的未来风口。
自2021年成立以来,华勤技术汽车电子事业部已成功实现对新势力车企客户的突破,构建起覆盖硬件、软件、人机交互及测试验证的全栈自研能力体系,并全面通过车规认证的制造中心。
公司在智能座舱、显示屏及智能驾驶三大业务模块均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并成功实现首个座舱产品全栈自主研发与交付。在客户拓展方面,除传统品牌主机厂外,公司亦成功开拓新势力车企客户,实现多元市场布局。商务模式上,公司已构建涵盖软硬件研发设计的JDM合作模式以及专注于制造代工的CM模式,获得客户广泛认可,并逐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规模效应。
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趋势加速,汽车电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华勤的这一业务有望成为未来核心增长极。
在机器人领域,华勤技术通过收购广东昊勤 75% 股权,快速切入家庭清洁与陪护机器人赛道,产品覆盖扫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泳池清洁机器人等品类,并于 2024 年四季度获得重要客户订单。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公司已制定明确的技术路线图:从家庭清洁机器人逐步向人形机器人等高端领域拓展。
这一布局精准契合行业趋势。据市场预测,2024至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从1.2万台增至60万台,市场规模从10亿美元升至150亿美元。华勤凭借制造能力与供应链优势,有望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初期占据先机。
在AIoT领域,华勤技术已实现智能家居(音频产品、家居控制、IPCamera)、XR、游戏产品的量产交付,2025年上半年完成XR产品全球主流客户的主流项目研发与量产;在工业产品领域,公司成为智能POS机、工业PDA、人脸识别新零售终端的解决方案商,2025年上半年实现POS机与工业设备的海外行业客户交付,进一步打开B端市场空间。
通过系统性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能力建设,华勤技术正在汽车电子、机器人、AIoT等新兴领域持续积累动能,为其从智能硬件平台企业向智能生态引领者的跃升奠定坚实基础。
港股上市赋能全球化
华勤技术选择在2025年启动港股IPO,不仅是自身战略的需要,更精准把握了香港资本市场的政策窗口与行业机遇。
从市场环境看,香港近年来持续优化上市机制:2024年推出快速审批时间表,为A股优质企业开“绿色通道”;2025年8月1日调整“A+H”发行人初始公众持股量门槛,降低上市门槛;同时,央行、外汇局优化境外上市资金管理政策,为企业境外融资提供便利。2025年上半年,香港新股融资额居全球首位,多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形成“港股升温”趋势。
对于华勤技术而言,港股上市的价值远超“融资”本身,更将从四大维度赋能长期发展。
一是有助于向国际资本市场清晰传递华勤的核心价值,包括立体多元的业务结构、ODMM多维度能力体系以及海内外多地战略布局的独特优势,从而促进国际业务拓展,提升全球影响力;
二是可构建高效的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增强资本实力,支持公司加速扩张,并为后续再融资、海外并购等战略举措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有望引入更多元背景的优质投资者,进一步优化股东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市场声誉;
四是可通过香港上市主体设计更灵活的股权激励计划,更好地吸引、激励和保留全球高端人才,支撑国际化战略实施。
华勤技术此次启动港股IPO,将进一步推进“3+N+3”智能产品大平台战略与“China+VMI”全球化布局。其中,“3+N+3”战略已完成升级—— 以智能手机、个人电脑、服务器为三大核心业务,衍生智慧生活、商业数字生产力、数据基础设施多品类产品,同时拓展汽车电子、软件、机器人三大新兴领域,形成“成熟业务稳增长、新兴业务谋突破”的格局。
与此同时,华勤“China+VMI”供应链体系持续发力。继2024年在印度和越南已实现规模化的量产交付,2025年上半年推进多品类产品海外量产交付,同步建设海外本地工程化、NPI能力与人才管理体系,为全球化战略打下坚实基础。2020-2024年,公司海外营收从397亿元增至546.03亿元,占比始终超40%,在东南亚、拉美、南亚等市场,产品通过本地化品牌深入终端,成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典型。
业内人士指出,华勤此时“抢滩”港股正当其时。长远来看,港股上市是华勤构建全球智能生态平台的关键一步——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强化智能硬件领域领导地位,推动中国智能硬件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
总结:
二十载深耕,华勤技术从智能硬件ODM企业,蜕变为覆盖“消费电子+工业电子+汽车电子”的全球平台型领军企业,其发展路径是中国“新质生产力”政策的生动实践——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全球资源优化效率,以战略并购完善布局,走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之路。
站在二十周年新起点,华勤已形成三大核心优势:“核心业务稳增长+新兴业务高潜力”的业务结构、“全球化供应链+跨领域研发”的能力体系、“港股上市+国际化战略”的资本助力。未来,随着汽车电子、AI服务器业务放量,机器人、XR领域规模化发展,华勤有望完成从“智能硬件平台”向“智能生态平台”的蜕变,其崛起不仅是企业的成功,更象征中国智能硬件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下一个二十年,华勤技术的蓝图已清晰。以港股上市为契机,深化全球化布局,构建“研发 -制造-生态”全链条能力,立志成为全球智能硬件产业的核心参与者与规则制定者,在全球数字化与智能化浪潮中,谱写中国科技智造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