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地平线征程芯片量产破千万套

来源:爱集微 #汽车#
1393

1.国内首家!地平线征程芯片量产破千万套

2.华依科技拟冲刺港股IPO,高精度惯导产品已规模量产

3.乘联会崔东树:1月至7月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6%,效益改善落后其它消费品

4.中上协: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超30%,光模块上市公司净利润翻倍


1.国内首家!地平线征程芯片量产破千万套

地平线征程作为中国首款且最大规模量产的车载智能芯片,截至2025年8月,其家族芯片量产出货已突破1000万套,成为国内首家达成千万级出货量里程碑的智能驾驶科技企业。

8月29日,地平线在成都国际车展上举办“地平线征程千万量产见证仪式”,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博士在仪式上表示,征程家族累计量产出货突破1000万,既是地平线自身发展的里程碑,也离不开广大车企客户与生态合作伙伴的支持与共同努力。地平线将持续提升产品实力,以更高的量产效率和更优秀的产品体验,满足客户与消费者对辅助驾驶产品的需求,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加速行业创新,让未来出行更安全、更美好。

数据显示,地平线已与包括中国前十大车企在内的全球超40家车企及品牌达成合作,赋能合作车型超400款,成为超600万车主的智慧之选。目前市场上“每三台智能汽车,就有一台搭载地平线”。从征程2实现中国车载智能芯片的量产突破,到征程6系列覆盖辅助驾驶全阶需求,地平线自研的智驾专用计算架构BPU®是其技术支撑。历经十年三代架构迭代,地平线BPU计算性能实现十年超1000倍的提升。

2025年开启量产的征程6系列基于新一代BPU纳什架构开发,覆盖10-560TOPS算力,是国内唯一满足从L2辅助驾驶到全场景城区辅助驾驶需求的计算方案。面向入门级主动安全领域的征程6B已于近期成功点亮,博世基于征程6B开发的新一代多功能摄像头平台计划于2026年年中实现量产,并已获得多家全球和中国本土知名车企的项目定点。

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表示,地平线征程突破千万量产是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快速发展的真实写照,证明了地平线车载智能芯片技术的领先性和稳定性。基于征程6E/M打造的博世纵横辅助驾驶升级版已获得10多款车型定点,目前正在集中交付并即将于年内量产。征程6E/M已获得超20家车企的定点,将赋能超100款辅助驾驶车型。

高性能旗舰版征程6P算力高达560TOPS,是国内当前可获得的辅助驾驶最强计算方案。基于征程6P打造的HSD是国内首个软硬结合全栈开发的城区辅助驾驶系统,被媒体誉为“中国版FSD”。HSD的首款合作车型星途ET5已在成都车展亮相,并将于2025年11月量产上市,目前已获得多家车企的10+款车型定点。

地平线在成都车展同步开启了“地平线智驾科技畅行俱乐部”快闪系列活动,设置了包含芯片Cube的巨型汽车概念装置,展示地平线可提供软硬全栈智能驾驶计算平台。现场还展示了星途ET5、比亚迪秦L EV、埃安霸王龙等多款搭载征程6系列的重磅新车。地平线旗下地瓜机器人也带来了最新赋能的智能产品,展现其在智能科技领域的全面拓展。

2.华依科技拟冲刺港股IPO,高精度惯导产品已规模量产

近日,华依科技发布公告,宣布正在筹划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此举旨在满足公司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需要,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增强综合竞争力。

在智能驾驶领域,华依科技专注于高精度惯导产品和智能驾驶测试业务。公司的高精度惯导产品已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凭借其不依赖外部信号、高可靠性及与车辆其他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能力,显著提升了车辆定位精度,成为L3及以上智能驾驶车辆的重要定位系统。

根据公司2024年财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同比增长20.36%。2025年一季度,华依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39.02%;归母净利润为295.7万元,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华依科技拥有22项发明专利、8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及132项软件著作权。

华依科技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浦东新区,主要从事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设备、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测试服务以及智能驾驶相关业务。公司曾获评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彰显其在行业内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

3.乘联会崔东树:1月至7月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6%,效益改善落后其它消费品

近日,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在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带动下,2025年汽车生产1808万台,同比增11%。2025年1-7月的汽车行业收入59193亿元,同比增8%;成本52056亿元,增8%;利润2737亿元,同比增0.9%;汽车行业利润率4.6%,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5.9%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较1-6月的4.8%利润率有所下降。其中,7月的汽车行业收入8275亿元,同比增5%;成本7276亿元,增5%;利润293亿元,同比降17%;汽车行业利润率3.5%,环比6月下降明显,相较去年7月的4.4%也是下降。

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总体表现不强,销售利润率仅有4.3%,较历史正常水平大幅下降。2025年7月份,汽车行业销售利润率3.5%,达到近期低点。2025年1-7月份,汽车行业销售利润率4.6%,好于2024年,仍处历史次低位。

他还在文中表示,各地大力度推动“两新”政策落地实施,有效释放内需活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但汽车行业效益改善明显落后其它消费品。随着国家反内卷工作持续推进,对改善行业利润的促进效果也已经有所体现。因此中央及各级政府积极稳定燃油车消费,推动报废更新的实施良好。期待车市油电同权推动油电同强,未来汽车行业总体形势必能持续稳中向好。

4.中上协: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超30%,光模块上市公司净利润翻倍

中上协发布中国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度经营业绩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第二季度营收18.11万亿元,同比增长0.43%,环比增长7.15%。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00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较上年全年提升4.76个百分点。

其中,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增幅明显,分别为9.03%、4.90%、6.08%,创业板净利润增速11.18%,远超市场整体水平。

上半年,制造业经营状况边际改善,营收、净利同比增速为4.73%、7.75%。军工、新能源、医疗器械等先进制造领域原料需求旺盛,叠加供给结构性收紧,有色金属和塑料制品价格持续突破新高,两行业营收增速分别为6.49%、10.10%,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6.55%、19.59%。

受益于产业链下游景气周期,尤其是海外客户业务扩张,光模块、PCB行业订单量保持高位,光模块上市公司净利润翻倍、PCB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近50%。

此外,上半年,“以旧换新”补贴稳步落地,新能源汽车产销延续高增长态势,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超30%;家电换“智”趋势显现,行业营收、净利润增长均超9%;消费电子国产替代加速,行业营收增长24.82%。

同时,光伏、汽车、钢铁、水泥等重点领域“反内卷”政策出台,综合整治工作初见成效。光伏“反内卷”重塑竞争格局,大型锂矿暂停开采,光伏玻璃头部企业密集减产,光伏设备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减少49.52%。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上市公司加快培育创新动能,全市场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同比增3.27%,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近2个百分点。整体研发强度2.33%,同比小幅提升。全市场113家公司研发投入超十亿元,92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11.78%、4.63%,科技属性进一步凸显。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发挥创新示范效应,研发强度分别高于整体3.29、4.44个百分点。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汽车#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