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nm AI芯片,提前试产;2.14亿!国产芯片公司官宣收购;华为上半年研发投入历史最高

来源:爱集微 #今日焦点#
1w

1.特斯拉AI6芯片提前试生产 三星尖端制程成败在此一举?

2.星宸科技拟2.14亿收购富芮坤53.3%股权;

3.华为上半年营收增长但利润下降,研发投入历史最高;

4.美国撤销三大晶圆厂在华设备豁免 商务部回应;

5.英伟达被起诉,涉前员工泄露自动驾驶商业机密;

6.台积电:去年度采购需求带动供应链逾2.4万亿元新台币产值

1.特斯拉AI6芯片提前试生产 三星尖端制程成败在此一举?

特斯拉的下一代芯片AI6将应用于该公司不断扩大的高质量产品线中,比如机器人(20.030, -0.14, -0.69%)出租车Cybercab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而三星负责生产AI6芯片。

据报道,特斯拉AI6芯片的首批样品预计将在三星电子位于韩国的代工和封装工厂开始生产。随后,三星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代工厂将进行AI6芯片的量产。三星的得州工厂预计将于2025年投入运营。

消息称,三星目前已经完成第二代2纳米制程的工艺设计套件(SF2P)。据三星此前介绍,该技术与上一代相比性能提升了12%,功耗降低了25%,芯片面积减少了8%。

这也是特斯拉与三星165亿美元合同的关键技术,将应用于AI6芯片的生产中。但业内指出,由于SF2P并非专门的车规级制程工艺,其能否满足特斯拉对AI6的车载需求仍需观望。

成败在此关键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三星真正的成败将取决于SF2P。到目前为止,台积电是唯一一家计划全面开始采用上述光刻技术的晶圆代工制造商,这意味着三星与台积电的关键竞争即将展开。

值得关注的是,三星能否在SF2P中取得良率上的显著提升。有消息人士称,SF2P目前的良率尚未稳定。

知名分析师郭明錤上月指出,SF2P的良率目前是40%至50%,低于台积电N2工艺的70%以上,也低于英特尔18A的50%至55%。他表示,很难预测采用SF2P的AI6芯片是否能如期量产。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此前表达了他对三星生产AI6芯片的兴奋之情,并称他也将亲自前往工厂以加快生产进度。

除此之外,马斯克还表示与三星签订的合同规模还有可能继续扩大,考虑到Optimus和Cybercab等产品的销量增长将带来对AI6芯片的巨大需求,与三星的交易金额还有可能大幅增加。(文章来源:新浪)

2.星宸科技拟2.14亿收购富芮坤53.3%股权

8月29日,星宸科技(301536)晚间公告,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上海富芮坤微电子有限公司(简称“富芮坤”)53.3087%的股权,交易对价为2.14亿元。

根据公告,此次收购完成后,富芮坤将成为星宸科技的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双方将共同合作完成AIOT智能物联芯片的研发工作。

富芮坤是一家专注于射频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研发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此次收购旨在进一步提升星宸科技在芯片领域的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星宸科技此次收购富芮坤,主要是为了强化公司在AIOT智能物联芯片领域的布局。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物联芯片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星宸科技通过收购富芮坤,能够快速整合优质资源,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和
此次收购对星宸科技而言,将有助于公司在智能物联芯片领域的深耕细作,提升整体竞争力。对行业而言,此次收购或将引发新一轮的市场整合,推动智能物联芯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投资者而言,星宸科技的这一战略布局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提升投资价值。
星宸科技表示,收购完成后,公司将积极推进与富芮坤的整合工作,确保双方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同时,公司将继续加大在智能物联芯片领域的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此次收购是星宸科技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积极拓展业务领域,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3.华为上半年营收增长但利润下降,研发投入历史最高

8月29日,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等网站公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华为营业收入4270.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5%。净利润为371.9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2%。

根据财报,利润收窄的主要原因是该公司在研发领域持续且大规模的投入。研发费用达到969.50 亿元,同比增长 9.04%,占营收的比例为22.7%,这是历史最高位。按照这一趋势,今年全年华为研发支出有望创下历史新高。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体现了华为对技术创新的重视,旨在攻克芯片、操作系统等“卡脖子”技术。

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过去一年时间里民营企业500强中实际填报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在研发投入榜单中,华为排名全国第一。

对前沿技术重金投入一直是华为的核心战略。只是过去几年,华为最高纲领是“活下去”,今年“根技术”“根生态”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

利润下滑的另一个原因是“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出现了58.35亿元人民币的亏损,而去年同期仅亏损约0.35亿元人民币。这表明华为公司持有的某些金融工具或投资在这一期间因市场波动出现了不利变动。

本期财报的一大亮点是华为的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由负转正——今年上半年数据为净流入311.83亿元。自2022年以来,华为公司上半年现金流持续处于净流出状态。2022年-2024年同期数据分别是-507亿元、-531亿元和-251亿元。

这主要是因为华为的奖金结算发生在上半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挤占了现金流。华为没有披露今年上半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的具体数据,2022年和2024年这一数据分别为1156亿元和1169亿元(2023年上半年也未披露该数据)。

华为公司目前共有六大业务,分别是ICT基础设施、终端、云计算、数字能源、智能汽车与解决方案、芯片与器件。虽然半年报没有披露各个业务板块的具体营收状况,但综合多方信息,对华为未来财务数字和业务前景比较有影响的主要还是ICT基础设施、终端、智能汽车与解决方案、芯片与器件四大业务板块。

根据华为2024年财报,ICT基础设施收入3699.03亿元人民币,在总营收占比42.9%。但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财经》,ICT基础设施业绩压力比较大,主要是ICT基础设施里收入占比最大的运营商业务,正受困于运营商5G投资减缓的行业趋势。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2025年上半年的资本开支同比分别下降了9%、28%和15%,华为中兴作为运营商设备供应商必然受到一定影响。

终端方面,华为2025年上半年取得了好成绩。根据国际市场调研机构IDC数据,华为在2025年二季度以1250万台的出货量和18.1%的市场份额重回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这是自2020年四季度以来的首次。但IDC也指出,短期内国内智能手机需求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根据2024年年报,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终端业务营收3390.06亿元人民币,在总营收占比39.3%。

华为不造车,而是通过提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核心技术帮助车企造车。今年上半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实现了市场份额和技术水平的双重突破。截至8月25日,华为鸿蒙智行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车辆超过100万辆,激光雷达的发货量突破100万台大关,连续14个月成为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第一名。在 35 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其占有率达 53.2%。

不过,华为“智能汽车与解决方案”业务2024年收入263.53亿元人民币,在整体营收中占比仅3%,汽车相关业务无疑是新的增长极,但短期内对华为的整体营收贡献有限。

“芯片与器件”业务外界最为关注。“芯片与器件”业务第一次对外公布是在华为2024年年报里,《财经》获悉,该业务实际上是原“上海海思”更名而来,华为期望该业务“实现公司芯片与器件能力外溢,带动相关产业生态和半导体制造产业链发展”。

目前,华为芯片业务横跨通信、消费电子、数据中心等不同领域,重要产品线有面向手机的麒麟系列、面向数据中心的鲲鹏系列、面向AI计算的昇腾芯片等。其中,麒麟芯片主要是华为系终端自用,鲲鹏和昇腾芯片不仅自用,也对外销售。

鲲鹏CPU芯片已经解决了能用到好用的问题。今年3月,《财经》从华为方面了解到,2024年搭载鲲鹏CPU的服务器在中国服务器(包括x86服务器和Arm服务器)市场份额突破20%。鲲鹏服务器在国产芯片服务器(包括鲲鹏、海光、飞腾、龙芯等)市场份额已经远超50%。

华为昇腾芯片在国产AI芯片里处于第一阵营。IDC在2024年中国市场AI芯片出货量报告中显示,英伟达出货量超过190万枚,占比70%;华为昇腾占比约23%。

今年6月华为披露了AI算力相关进展——用系统工程手段突破了昇腾910单卡性能相对不足的短板。今年4月,华为发布了CloudMatrix 384“超节点”(“超节点”指把数十枚、数百枚AI芯片互联)方案。它采取系统工程的策略,把384张昇腾910互联在一起。这个方案克服了单卡性能不足的问题,让整个系统性能更优。华为方面称,使用昇腾910训练出了1350亿参数的盘古Ultra和7180亿参数的盘古Ultra MoE。

《财经》获悉,华为为此投入的研发团队超过1万人。包括华为云、计算产品线、海思、2012实验室、数通产品线、光产品线等团队都参与了“算力会战”。

华为未在财报中披露芯片业务的营收状况。华为副总裁、ICT产品组合管理与解决方案部总裁马海旭曾在公开演讲中提到,2023年鲲鹏、昇腾生态的产值为300亿-400亿元。不过,他没有披露这组数据的明确统计口径和统计范围。

中国AI训练和推理算力正在迎来更大程度的爆发。国际投资研究机构伯恩斯坦(Bernstein)今年8月预估称,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AI芯的地位日益提升。中国AI芯片国产化率将从2023年的17%提升至2027年的55%。华为鲲鹏、昇腾生态产值有望收获漂亮的增长曲线。(文章来源:凤凰网)

4.美国撤销三大晶圆厂在华设备豁免 商务部回应

8月30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国撤销三星等三家在华半导体企业“经验证最终用户”授权答记者问。

有记者提问称,8月29日,美国商务部将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以及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移出“经验证最终用户”授权名单。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情况。半导体是高度全球化的产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格局,这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美方此举系出于一己之私,将出口管制工具化,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产生重要不利影响,中方对此表示反对。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强调,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企业正当权益。

5. 英伟达被起诉,涉前员工泄露自动驾驶商业机密

据报道,英伟达公司将就一起涉及自动驾驶商业机密的诉讼接受审判,因为一名工程师无意中泄露了前雇主的自动驾驶商业机密。

加州一名联邦法官周四(8月28日)裁定,有足够的“间接”证据证明这家硅谷人工智能巨头从一家欧洲汽车技术企业的机密数据中获益,因此有理由将此案提交陪审团审理。

2021年,英伟达与总部位于巴黎的法雷奥集团(Valeo SE)旗下的德国子公司合作为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 Benz)开发一个项目。当时,法雷奥的一名工程师跳槽至英伟达。根据2023年在加州圣何塞对英伟达提起的诉讼,在一次视频会议中,法雷奥员工识别出了该工程师屏幕上的法雷奥逐字源代码文件,并在该工程师关闭窗口之前截取了屏幕截图。这名工程师名叫Mohammad Moniruzzaman,已在德国因侵犯商业机密被定罪。

英伟达否认了使用窃取的数据开发自己的停车辅助技术的指控,并表示“撤销”了该工程师为该项目所做的所有工作并将其解雇。

但美国地区法官Noel Wise在周四的裁决中拒绝了英伟达驳回Valeo诉讼的请求,尽管她驳回了七项商业机密指控中的三项。

法官在一份长达15页的裁决书中写道:“Valeo指出,有许多间接事实可以推论出英伟达依赖了该工程师的‘有污点的工作’”。

法官列举的事实包括:在工程师分享了法雷奥的商业机密后,英伟达在停车辅助技术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英伟达的自动驾驶代码包含“许多与法雷奥被盗代码直接并行的功能”。

审判定于十一月进行。

6.台积电:去年度采购需求带动供应链逾2.4万亿元新台币产值

台积电去年度永续报告书完整版已出炉,其中报告书提及,去年度采购需求带动供应链逾2.4万亿元新台币产值。

台积电去年度永续报告书提到,台积电善用全球半导体业领导地位,提升在地供应商技术与能力,运用投入产出模型(Input-output Model)分析采购活动衍生的社会与环境外部性。

台积电去年度永续报告书提到,2024年因采购需求带动供应链创造新台币2.4576万亿元产值,创造46万个供应链员工就业机会与2928 亿元新台币薪资收入;供应链产生的环境足迹及人权侵害风险亦带来581亿元新台币潜在社会成本,辅导供应商提升节电、节水及减废绩效则带来16亿元新台币环境效益。

为促进供应链永续运营,台积电通过热点分析找出具显著冲刺的产业类别及地区,纳入采购策略及选商标准,并通过辅导及设定目标,携手供应商找出制程最佳化及环境足迹最小化机会,同时针对关键原物料进行盘查评估,截至2024年已累计分析147种原物料,持续发掘改善契机,带动产业永续转型。(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今日焦点#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