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景旺电子发布2025年H1业绩报告称,上半年营收为7,095,186,521.63元,同比增长20.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9,550,970.36元,同比下降1.0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37,390,109.68元,同比下降9.02%。
截至上半年末,景旺电子总资产为21,287,462,378.19元,同比增长10.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351,767,534.73元,同比增长0.34%。
2025年上半年,贸易摩擦、地缘冲突、贵金属价格波动等挑战增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但未能阻碍AI算力、高速通信、汽车ADAS、高端消费电子等下游市场持续扩容,PCB行业结构性增长动能凸显。长期来看,以AI硬件、汽车智驾为代表的高频高速场景深度革新,成为PCB行业向上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推动PCB朝更低传输损耗、高密度/高集成、更强散热、更高稳定性等方向加速迭代,HLC、HDI、SLP、FPC、软硬结合板等产品的需求增长,对孔径大小、布线宽度、对位精度、层数及层间结构等指标也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定制化程度提升,材料和设备升级,制造难度加大。目前,全球仅部分厂商具备高端PCB产品的稳定量产制造能力,产能较紧缺,技术储备、客户绑定、规模化生产、高端产能储备等要素成为竞争关键。
目前,景旺电子在国内拥有广东深圳、广东龙川、江西吉水、江西信丰、珠海金湾、珠海富山6大生产基地,在海内外设立泰国生产基地(在建)及多个办事处,实现了跨区域、差异化、可持续供应的国际化战略布局。
数据中心领域,全球云厂商资本开支继续保持高增,AI服务器及相关领域多种创新方案涌现,百花齐放,使得高速材料、高端HDI、HLC等产品供不应求。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AI服务器领域的量产提速,高密度高阶HDI能力提升顺利,积极跟踪市场趋势及技术前沿,配合国际领先客户的先期开发,探索更优的解决方案,相关方案/产品性能均满足客户的高标准要求;800G光模块出货量增加,已为多家光模块头部客户稳定批量供货,并提前布局未来可能出现的产品与技术,抢占市场先机。在产能布局方面,受益于AI服务器、高端光模块等领域的订单批量出货,公司加紧开展对现有珠海金湾基地HLC、SLP工厂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并启动高阶HDI工厂建设,进一步提升可用于AI服务器及数据中心等领域的高端HDI产能,同时加速推进泰国生产基地建设,以高端产能为公司产品结构改善、盈利能力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高频高速通信领域创新成果方面,公司可应用于数据中心、AI服务器、HPC、高速光模块的高阶HDI、PTFE软硬结合板、高速FPC、多层PTFE板等产品实现量产,在服务器超高层Z向互联PCB、Birch stream平台高速PCB、1.6T光模块PCB等产品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同时开展了服务器OKS平台、224G交换机等下一代产品技术预研。报告期内,公司顺利通过多个头部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客户的审核。
汽车电子领域,随着AI大模型、端到端算法的不断进阶与突破,汽车智能驾驶成为人工智能落地的最佳场景。公司积累了大量优质汽车客户,覆盖全球头部Tier1厂商以及国内领先的主机厂和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据Prismark统计,2024年公司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PCB供应商。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挖潜现有客户需求,引入新产品、新料号,同时持续拓展新客户,导入新定点项目,巩固优势地位并不断拉大领先差距。随着高级别智能驾驶的加速落地、AI应用在车端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公司在全球生产基地布局的产能有序释放,预计汽车业务未来仍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车载电子领域创新成果中,激光雷达板、毫米波雷达板(五代、六代)、域控制器、摄像头、高压充电平台PCB等产品稳定量产,七代毫米波雷达板技术、线控底盘产品、电机驱动埋功率器件产品等匹配更高智能驾驶级别、更高集成度的多个车载项目正在加速导入和小批量生产。
AI端侧应用推动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发展,公司利用汽车电子领域先发优势进一步延伸业务布局,为未来规模化生产和业务增长培育新动能。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可为人形机器人在感知、决策、执行三大核心环节提供重要技术借鉴,也可与低空飞行器在研发体系、制造工艺、应用场景等方面双向赋能,因此,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赛道与汽车制造在技术研发、供应链等维度高度重合,头部汽车产业链厂商近年来加速布局上述新兴赛道,推动产业化进程提速。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PCB供应商,公司在产品可靠性、交付及时性、技术积累和下游客户储备等方面具备先发优势和潜在能力,积极关注上述新兴领域的业务机会,为汽车电子产品打造新增长极。
消费电子领域,AI Phone、AI PC、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AI眼镜等百花齐放,AI大模型升级应用、交互体验大幅改善带来端侧产品PCB价值量提升,公司在多层高密度软板、软硬结合板、HDI等领域具备较大的技术和品质优势、良好的客户基础。高端消费品占比提升、海外国际知名终端客户的份额提升是公司中长期的战略目标,公司将继续发挥技术研发优势和产品全系列供应的优势,与客户共同开发更高阶的产品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