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机器人深度融合,一家核心玩家悄然升维平台

来源:爱集微 #芯片#
4379

1、机器人+AI融合深化 机器人芯片企业一微科技战略升级进入机器人技术平台新征程

2、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布:阿里排名第二,华为控股第四,小米通讯第十六

3、战略协同,共创未来 | 宏芯气体与上海华谊能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紫光展锐荣获2024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5、总投资20亿元 悉智科技宽禁带功率模组生产基地项目签约杭州


1、机器人+AI融合深化 机器人芯片企业一微科技战略升级进入机器人技术平台新征程

在全球智能芯片技术突破与AI算力爆发双轮驱动下,“机器人+AI”的深度融合正加速重构全球机器人产业格局——从家庭服务到工业制造,从商用场景到特种作业,机器人的“智能移动”能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至千行百业,推动产业边界持续拓展。在行业变革关键节点,深耕机器人核心芯片与算法技术十余年的珠海一微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8月26日在横琴举办的“机器芯·万象新”品牌焕新盛典暨全场景智能机器人技术平台新品发布会上,宣布“一微半导体”品牌焕新为“一微科技”,旨在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共筑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平台发展新生态。

作为国内较早聚焦机器人核心芯片研发的企业,一微科技的技术积淀与市场地位在行业内早有共识。活动现场,一微科技总裁姜新桥在回顾企业十一年发展脉络时透露,自成立以来,一微始终以“用芯定义机器人”为核心理念,以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主控芯片为技术底座,持续向下深耕传感器、算法等底层创新,同步布局家用、商用及工业级全场景应用,逐步成长为机器人专用芯片领域市场份额领先的企业。其技术积累不仅支撑了下游产品智能化水平的跃升,更推动了“智能移动”能力从单一功能向多场景适配的跨越,为用户探索机器人应用边界提供了关键底层支撑。

此次品牌焕新与行业首推AM970和uSLAM(ultra fusion SLAM)技术平台,被业内视为企业从“技术深耕者”向“平台引领者”转型的标志性动作。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在机器人产业从“单品智能”向“系统智能”升级的关键期,一微科技通过战略升级与新品推出,有望进一步打通芯片、算法与场景应用的协同链路,为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平台的标准化、生态化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随着其在全场景技术平台的持续布局,或将对全球机器人产业链分工与技术迭代产生深远影响。

uSLAM(ultra fusion SLAM)技术平台,重塑全场景智能边界

作为本次发布会的技术重头戏,一微科技新产品AM970全场景智能机器人技术平台产品正式亮相,标志着一微在机器人感知与决策核心能力上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以行业领先的AI技术,不断产业从全局建模时代向AI语义地图时代跨越。

一微科技新推出的AM970全场景智能机器人主控SoC,以先进工艺实现5T NPU强劲算力,可同步处理6路高清视频流,有效破解机器人复杂环境感知与实时决策的算力瓶颈;支持的芯片级联扩展特性,既能满足消费级机器人轻量化、低功耗需求,也能通过级联应对工业级高负载场景,实现从消费端到工业端的全场景无缝适配,为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平台升级提供关键硬件支撑。

多维感知方面,AM970全场景智能机器人技术平台实现了毫米级精度环境模型构建,且全速运转时对CPU算力零侵占。搭载了高鲁棒性、高精确度、高帧率三擎驱动下的六目融合相机,可以在复杂光线条件下对静态或动态障碍物进行高精度避障,做到“全方位无死角捕捉盲区”,赋予机器人“看懂”世界的深度感知能力;其配套视觉模组适配全场景机器人应用,实现即装即用,大幅提升开发效率与产品落地速度。

锻造全栈技术链,赋能千行百业

以AM970全场景智能机器人技术平台产品的发布为最新注脚,一微科技从早期用‘芯’串联‘芯片-算法-系统解决方案’全链路技术链,真正升级为以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平台为核心的开放赋能体系。

凭借在机器人基础移动技术上的深厚沉淀及其内在的通用性与可迁移性,一微科技的技术平台展现了强大的跨场景赋能潜力。其核心的环境感知算法、运动规划系统、高精度控制执行模块构成的技术引擎,可高效将智能清洁机器人领域验证成熟的技术积累,快速复制适配到割草机器人、商用配送机器人、工业AMR(自主移动机器人)等新兴、高增长品类,持续向更广阔的智能移动机器人领域及具身智能方向拓展边界。

开放平台驱动产业协同跃升

“未来,一微科技表示将持续锚定‘机器人+AI’战略,以‘成为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平台企业’为方向,构建从算法到硬件的全链路能力,持续赋能产业链伙伴打破技术壁垒、共享生态红利。”一微科技总裁姜新桥在阐述新战略时着重强调开放生态的重要性。一微科技机器技术平台生态与联发科手机生态平台、英伟达CUDA生态有异曲同工之处:以高算力“大小脑”(机器人主控芯片+AI算法)为底层引擎;以开放软件平台为连接枢纽,最终构建“算法+传感器+硬件”三位一体的生态体系。

一微科技的生态赋能价值已获市场充分验证。目前,其机器人专用主控芯片及解决方案已深度赋能国内外众多知名品牌,在全球清洁机器人市场,一微科技以超过50%的品牌覆盖度领跑行业,并凭借“SLAM主控”这一核心技术优势稳居全球市场占有率榜首。

升级为技术平台企业后,一微科技将更加致力于联动生态伙伴,共筑产业生态共同体。通过提供模块化、高效部署、适配各类场景的软硬件一体化平台方案,大幅降低合作伙伴在机器人移动能力开发上的技术门槛、时间成本和资源投入,使其能专注于特定场景的应用创新与用户体验优化,共同加速智能移动机器人在各行业的普及与深化。

芯机融合绘就中国智造新图景

从“一微半导体”到“一微科技”,其品牌跃迁的背后,是中国机器人产业从“跟跑”到“领跑”、从“单品爆款”到“平台化生态”跨越的缩影,更是半导体技术与机器人全栈技术深度融合这一赛道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一微科技的品牌升级与AM970全场景智能机器人技术平台产品的发布,不仅是一次技术实力的集中展现,更是一次产业角色的战略重构。它标志着中国机器人核心技术的提供者,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强大的平台化能力,赋能全产业链,驱动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在多场景落地生根。

随着AM970这类具备全场景适应能力和强大AI算力的专用芯片落地,以及一微科技开放技术平台的持续进化,“芯机融合”或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半导体技术将为机器人提供性能跃升的底层基石与算力保障,而机器人复杂多变的应用场景与海量数据反馈,又将倒逼芯片架构与算法持续创新。二者深度协同,将加速推动机器人从单一功能执行向环境深度理解、自主决策与多机协作的智能化高阶阶段演进,为具身智能的未来铺平道路。

2、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布:阿里排名第二,华为控股第四,小米通讯第十六

全国工商联8月28日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控股、比亚迪位居前五。另外,联想位居第十一名、小米通讯位居第十六名、宁德时代排行第十七。

数据显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整体规模持续提升。2024年,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达到43.05万亿元;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的企业共105家,较上年增加8家。民营企业500强中有29家企业入围今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机构指出,民营企业500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实际填报的309家企业已投资627个项目,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细分领域。

研发方面,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创新活力持续增强。民营企业500强中实际填报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171家,超过30亿元的企业有64家,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有37家;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19家,涉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超过3%、超过10%的企业数量分别为349家、191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3%、超过10%的企业数量分别为103家、14家。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详细名单如下:


3、战略协同,共创未来 | 宏芯气体与上海华谊能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8月27日下午,宏芯气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芯气体”)与上海华谊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华谊集团”)旗下的上海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华谊能化”)在上海浦东举行了隆重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在宏芯气体总部会议室隆重举行,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上海华谊能化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必军,上海华谊能化总经理黄荣,宏芯气体董事长白久,宏芯气体首席财务官蒋昌稳等双方高层领导共同出席了本次仪式,双方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全球知名晶圆代工巨头的领导和华谊集团相关部门的同志也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签约仪式前,大家深入了解宏芯气体的发展历程、业务布局及在电子大宗气领域取得的卓越成果,大家对宏芯气体的快速稳健发展表示了高度赞许与认可。

随后,双方围绕核心业务领域展开座谈交流,就深化全方位合作进行深入探讨。双方同意遵循“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组建一流的联合团队,整合双方优质资源,打造聚力攻坚的专业平台,共同开拓中国半导体市场。

双方领导在致辞中均对合作前景充满信心。宏芯气体董事长白久表示:“华谊集团是我们非常尊敬且重要的战略伙伴。此次合作是双方在重大战略机遇面前做出的明智选择。我们坚信,通过1+1>2的效应,未来不仅能迅速突破项目体量,更能极大提升项目质量,为其他广阔领域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上海华谊能化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必军对此深表赞同,他指出:“宏芯气体拥有专业的成建制电子大宗气体团队,这与我们的优势形成了完美互补。此次携手,不仅是商业上的合作,更是双方共同服务国家战略、打造半导体高精尖项目的责任与担当。”

4、紫光展锐荣获2024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8月26日,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紫光展锐凭借“面向行业应用的5G终端芯片研发及规模化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设立,旨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科创领域的权威奖项。

随着全球数字化浪潮的到来,5G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赋能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但规模化的行业应用亟需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并突破5G技术在跨行业应用时面临的兼容性挑战。紫光展锐秉持创新发展理念,围绕5G芯片设计及行业应用,采用创新架构引领和系统寻优手段,成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通过推出高性能、普适性5G行业终端芯片,全面推进贯穿全链路的5G行业应用生态建设,有力支撑了我国5G试商用、商用及行业的规模化应用。公司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充分彰显了行业和社会对紫光展锐以创新技术驱动战略产业规模化应用,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肯定。

作为全球领先的芯片设计企业,紫光展锐始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一方面持续探索前沿技术,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推动5G应用在千行百业落地,持续赋能产业创新。

在技术创新领域,紫光展锐积极推进5G-A终端芯片研发,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快速推动5G-A成熟部署,覆盖手机、PC、XR、手表等泛终端设备。在R18 eRedCap技术演进过程中,紫光展锐首次提出的两项技术方案均被3GPP标准采纳,成为R18 eRedCap核心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产品研发领域,紫光展锐已推出十几款5G产品解决方案,形成高质量的产品矩阵,全面覆盖手机、智能物联、智能汽车等数字经济新领域,并携手全球头部终端品牌发布了多款极具竞争力的5G智能终端,以差异化的产品定位,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在生态应用领域,搭载紫光展锐5G芯片的品牌手机已规模出货到欧洲、拉美、东南亚、南亚等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紫光展锐5G物联网模组已在全球多个市场赋能超百个行业终端应用案例,全面支撑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电力、智慧采矿、智慧交通等行业转型升级。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紫光展锐秉承“专业、共赢、奋斗”的价值观,持续打造高质量产品和创新性解决方案,为全球生态伙伴创造价值,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用芯成就美好世界。

5、总投资20亿元 悉智科技宽禁带功率模组生产基地项目签约杭州

据临平发布消息,8月21日,悉智科技宽禁带功率模组生产基地项目签约落户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临平片区。

该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主要用于建设宽禁带模组生产基地,新建的电驱产线、高端工业壳封塑封产线和汽车电源产线。

资料显示,苏州悉智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1月1日正式运营,是一家专注于车规级宽禁带功率与电源模块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配合智能电动汽车、光储新能源客户的差异化方案要求,提供深度定制化的车规级功率与电源模块产品。该公司布局第三代半导体SiC/GaN,兼顾⾼性能IGBT,专注塑封封装路线,兼容标准模块接口,通过定制开发,为客户推出更优性能、更高质量、更低成本的功率与电源模块创新产品。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芯片#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