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巨头市值狂跌1100亿美元,发生了什么?

来源:爱集微 #汽车#
1230

1、中国业务前景未明 英伟达市值缩水1100亿美元

2、黄仁勋:预计未来五年AI芯片市场规模将扩大到3万亿至4万亿美元

3、格罗方德:芯片法案15亿美元补贴“安全”,未涉及股权

4、日本拟将成熟芯片及LCD技术转移至印度,减少对华依赖

5、人工智能PC需求增长 惠普季度营收超预期


1、中国业务前景未明 英伟达市值缩水1100亿美元

受中美贸易战影响,英伟达中国业务前景未明,其股价8月27日下在盘后交易中下跌3.2%,此次股价下跌使英伟达4.4万亿美元的市值缩水约1100亿美元。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预计,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达成向美国政府支付佣金的协议后,英伟达将获准重启向中国销售芯片。但由于美国尚未出台正式规定,且外界质疑中国监管机构是否会阻止英伟达芯片的采购,英伟达将中国市场的潜在销售额排除在本季度的预测之外。

Running Point Capital首席投资官表示:“英伟达最大的瓶颈不是芯片,而是外交。英伟达的增长曲线仍然令人印象深刻,但不像指数级增长那么迅猛”。

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汇编的数据,英伟达预计第三季度营收为540亿美元,上下浮动2%,而分析师平均预期为531.4亿美元。但其第二财季业绩在其重要的数据中心领域不及部分分析师的预期,一些分析师认为云计算提供商可能在支出方面更加谨慎。

英伟达还表示,尽管本月初已获得部分H20芯片的销售许可,但其展望中并未包含任何H20芯片对华出货量。如果地缘政治问题得到缓解,英伟达获得更多订单,其H20芯片第三季度营收有望增加20亿至50亿美元。

科技咨询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首席执行官表示,尽管英伟达的预测略低于预期,但下季度对华销售的任何数据都将被纳入展望。“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大问号。”

尽管如此,随着各企业竞相争夺这项新技术的主导地位,市场对英伟达先进芯片的需求激增。

英伟达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表示,该公司向世界各国政府销售人工智能芯片和软件的“自主人工智能”计划有望在今年创造200亿美元的收入。克雷斯还表示,仅在今年,人工智能就有望刺激云计算和企业客户支出6000亿美元,到2020年,可能带来3万亿至4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支出。

英伟达表示,在最近一个季度,其41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收入中约有一半来自大型云服务提供商。

根据Visible Alpha的数据,这一数字略低于414.2亿美元的预期。英伟达还预测本季度调整后毛利率为73.5%,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数据,仅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73.3%。

eMarketer分析师称:“数据中心业绩虽然巨大,但也暗示如果人工智能应用的短期回报仍然难以量化,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支出可能会收紧利润率。”

2、黄仁勋:预计未来五年AI芯片市场规模将扩大到3万亿至4万亿美元

8月27日,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驳斥了人们对人工智能芯片支出热潮终结的担忧,并预计未来五年人工智能芯片的市场规模将扩大到数万亿美元。

黄仁勋表示,“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人工智能竞赛已经拉开帷幕,我们预计到本个十年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将达到3万亿至4万亿美元。”

“超大盘股是英伟达受益的资本支出的主要推动力。但显然英伟达仍在增长,有能力出售,”雷蒙德·詹姆斯投资管理公司咨询解决方案主管Matt Orton说道,“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这凸显了(人工智能)这门生意的持久性,这些超大规模企业的业务可以继续加速发展,而且你没有看到英伟达的业绩出现任何放缓的迹象。”

“买得越多,成长得越快,”黄仁勋表示,他认为英伟达的技术进步使客户能够处理越来越多的数据,同时消耗更少的能源。

黄仁勋的预测部分基于他预计微软和亚马逊等主要客户今年将在数据中心资本支出方面达到6000亿美元。

黄仁勋表示,对于一个耗资高达60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英伟达可以获得约350亿美元的收益。

3、格罗方德:芯片法案15亿美元补贴“安全”,未涉及股权

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周三(8月27日)表示,其根据《芯片法案》获得的资金“完好无损”,且该框架不涉及任何形式的股权。几天前,美国政府刚刚收购了芯片制造商英特尔10%的股权。

格罗方德此前获得了15亿美元的芯片法案拨款,用于在纽约和佛蒙特州的扩张,包括在马耳他建造第二家工厂。格罗方德最初计划投资130亿美元,但最近宣布将投资额提高到160亿美元。

格罗方德首席财务官John Hollister在德意志银行科技大会上表示,公司将根据其里程碑式的完成情况,根据该法案获得政府资金。

格罗方德的《芯片法案》框架包括扩大各制造厂的产能。

上周,美国政府收购英特尔10%股份的举动引发了人们对美国企业前景的质疑,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计划进行其他类似交易。

这笔股权,以及美国政府与英伟达和AMD达成的一项史无前例的协议,将这两家公司在中国销售部分先进芯片所得收入的15%返还给政府,都清楚地表明了特朗普政府对企业事务的干预日益加深。

4、日本拟将成熟芯片及LCD技术转移至印度,减少对华依赖

日本和印度正在采取措施,将较成熟芯片和液晶显示屏(LCD)技术的生产转移到印度。

所谓的传统或成熟技术,指的是依赖成熟工具和技术而非尖端技术的技术,是日本和印度减少对华依赖,并加强经济安全合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使用传统技术的产品仍然存在许多应用场景。成熟芯片可用于电动汽车的电压控制,以及用于提高空调和冰箱能效的逆变器。这些技术的生产转移很容易,包括从成本角度来看。

由日本贸易振兴机构 (JETRO) 和印度工业联合会制定的生产转移计划将于8月28日公布。该计划是两国预计将在印度总理莫迪周五访问日本,与首相石破茂举行峰会时达成的经济安全倡议的一部分。

该计划表示,将“推动将因中国低价产品而在日本失去产能的商品生产转移到印度,同时重组和扩大印度的产能”。该计划涵盖半导体芯片、LCD、太阳能设备、蓄电池和压缩机。

印度还将出台类似日本的立法,以打击技术泄漏。

尽管印度电子产业正在增长,但其核心半导体零部件仍然依赖从中国进口。莫迪希望实现这些零部件的国产化。除了引进日本的传统技术外,印度还希望开发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其劳动力成本竞争力的大规模生产模式。

一些公司已经开始根据该转移计划开展相关举措。一家日本蓄电池制造商计划很快与一家印度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以此迈向联合生产。另一家日本电机制造商已开始在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建设一家压缩机工厂。

不过,美国已对印度商品加征25%的关税,而且特朗普表示将对印度征收“对等”关税,使其总关税升至50%。

5、人工智能PC需求增长 惠普季度营收超预期

受人工智能驱动的个人电脑(PC)需求增长和Windows 11升级周期的推动,惠普8月27日公布的第三季度收入超过了华尔街的预期。

微软将于10月停止对 Windows 10 的支持,届时预计将出现强劲的PC更新周期,因为用户和企业希望维护安全性并访问最新功能,这将使惠普和戴尔等PC制造商受益。

“我们仍然对PC市场的巨大机遇充满信心,并预计Windows 11的更新和人工智能PC的采用将持续带来增长势头,”惠普首席财务官Karen Parkhill表示。

这一业绩发布之际,不断变化的美国贸易政策迫使PC制造商不断调整供应链,将更高的成本转嫁给客户,并管理日益加剧的定价不确定性。

惠普首席执行官Enrique Lores表示,惠普已将几乎所有销往北美的生产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墨西哥和一些美国工厂,只保留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小批量产品。

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汇编的数据,惠普第三季度营收增长约3%,至139.3亿美元,远超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37亿美元。第三季度,惠普个人系统部门(涵盖消费和商用PC)的营收增长6%,至99.3亿美元,其打印部门(包括办公打印机和服务产品)的营收下降4%,至40亿美元。惠普预测第四季度调整后每股利润在87美分至97美分之间,与分析师预期的92美分基本持平。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汽车#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