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产学融合发展联盟——重磅展示半导体“产学研用”创新成果

来源:SEMIE半导体 #IC创新展#
5510

即刻报名参观SEMl-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暨2025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展

登记领取免费参观证件!

由CIOE中国光博会携手集成电路创新联盟主办,深圳市中新材会展有限公司与爱集微承办的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暨2025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展将于2025年9月10-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开幕。双展规模将到达30万平米,5000家展商展示最新产品与技术, 吸引超16万专业观众前来参观、采购及商贸洽谈,深度融合“半导体+光电子”产业,扩大协同效应。

本期将介绍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产学融合发展联盟的众多高校,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学集成电路科学与⼯程学院、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浙江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展示半导体“产学研用”创新成果!

部分展品如下:

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产学融合发展联盟

展位号:14E35

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产学融合发展联盟

为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创新集成电路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加快培养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组建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产学融合发展联盟。联盟以深入推动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为目标,不断强化各成员单位之间的紧密合作和联系。通过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实现联盟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共享;通过构建有效的合作方式,突出联盟的整体优势;通过深入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加快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尽快满足国家集成电路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北京航空航天⼤学集成电路科学与⼯程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集成电路相关专业历史悠久,源自1960年开始设置的半导体相关课程,1977年之后相继开设了集成电路与系统分析设计方法、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原理、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等课程,1988年在本科和研究生开展EDA教育与实践(国内最早),1992年建立了EDA实验室。2003年北航获“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21年10月作为全国首批18家单位之一获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2022年学院唯一本科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

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

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是在习总书记做出“促进香港同内地加强科技合作”重要指示的背景下,南方科技大学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和《关于支持有关高校试办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通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以及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相关精神,基于创新的办学理念和机制而创建的。学院于2019年1月获批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深港微电子学院汇聚了大湾区世界著名高校的优势教学资源,目标建设成为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的国际一流的国家级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成立于2021年2月,主要服务国家对高性能通用集成电路和高端专用芯片的重大需求,并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深圳市的微电子产业。学院聚焦制造工艺、装备、材料、设计工具、封装测试及产业应用等集成电路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科研攻关,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努力实现集成电路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学院围绕集成电路领域构建新工科学科体系,重点建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汇聚一流队伍,培养一流人才。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国家关键领域,加快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科的发展,清华大学于2021年4月成立集成电路学院。学院历史可追溯至1956年清华大学设立的半导体专业,是我国最早开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学术高地之一。学院聚焦学科前沿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破学科壁垒,强化交叉,融合重点布局纳电子科学、集成电路设计、EDA 工具、制造工艺、装备材料等方向,致力于攻克关键领域技术瓶颈。学院依托清华大学多学科优势,汇聚顶尖师资力量,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推动前沿科学研究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肇始于1956年我国首批半导体专业,2022年6月正式成立。学院依托全国首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建有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现有中科院院士、IEEE Fellow等高端人才10余人,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近年来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在Nature系列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10余项。学院围绕集成电路材料、器件、设计及制造等关键领域开展创新研究,致力于培养领军人才,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成立于2018年,是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首批建设学院,也是教育部首批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学院已建成全面开放、国内领先的微纳电子平台,包括微纳电子工艺实验室、微纳电子测试实验室、微纳电子封装实验室、微纳电子仿真实验室、教学与创新实验中心。微纳电子平台场地面积4000平米,其中洁净面积2030平米,百级洁净区(包括黄光区)达900平米,主要科研设备价值约3.78亿元,可支撑器件及集成电路从设计仿真、加工、封装到测试的全流程业务,面向射频芯片、智能传感、人工智能芯片、光电集成、功率电子等多学科领域研发需求,为人才培养、科研及技术研发提供具有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全链条集成电路技术。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

复旦大学是我国最早从事研究和发展微电子技术的单位之一,微电子学院成立于2013年4月,成为首批获批建设的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在全国率先试点建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经过多年积累,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支撑了多个国家级平台的建设,奠定了在国内的前列地位。

浙江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2023年,浙江大学作为首批试点牵头建设单位之一,承担国家级基地建设任务,于2023年12月19日成立实体化运行的“浙江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聘请集成电路制造领域领军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汉明教授为院长。学院锚定产业重点方向,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三级政府共同建成全国唯一的产教融合12英寸CMOS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成套工艺技术公共创新平台。学院立足于浙江大学自身学科优势和特点,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于2016年4月成立,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之一(全国28所),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建设规划学科体系中面向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着力建设的精品学院之一。2022年入选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2024年入选教育部集成电路领域“101”计划。服务国家集成电路战略需求,以培养国家急需集成电路创新人才为目标,聚焦“RISC-V芯片设计、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等领域,扎实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通,创设山东大学集成电路未来诺贝尔奖基金;通过“深度产教融合”积极服务山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3年1月,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成立。学院设有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2个本科专业,“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研究方向完整涵盖微纳电子材料与器件、功率半导体与集成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设计自动化、封装与微系统集成四个学科方向,拥有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四川省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四川省功率半导体技术中心、四川省集成电路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学院形成了从材料、器件、设计、工艺、封测到微系统较完善的科研体系,在功率电子、集成薄膜方向国际领先,优势明显。


责编: 爱集微
来源:SEMIE半导体 #IC创新展#
THE END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