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激光雷达大厂,拟港股IPO!

来源:爱集微 #芯片# #半导体# #IPO#
1747

1.禾赛科技港股IPO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2.必易微拟2.95亿元收购兴感半导体100%股权

3.赛微电子上半年营收5.7亿元 MEMS业务收入增长14.09%

4.长盈精密:上半年净利润3.06亿元 同比下降29.37%

5.东山精密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5.21% AI服务器与光模块布局成新亮点

6.沃镭智能启动IPO辅导 聚焦汽车电子与智能驾驶测试装备


1.禾赛科技港股IPO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8月26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HesaiGroup(禾赛科技)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公司拟发行不超过51,236,2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最新业绩数据显示,禾赛科技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7.1亿元,同比增长53.9%;净利润突破4000万元,远超GAAP层面盈利转正目标,实现重要里程碑。

交付量方面,公司二季度激光雷达总交付量达352,095台,同比增长306.9%,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其中,ADAS产品交付量为303,564台,同比增长275.8%;机器人领域产品交付量为48,531台,同比大幅增长743.6%。2025年前六个月,公司激光雷达总交付量达547,913台,同比增长276.2%,已超越2024年全年交付总量。

市场拓展传来新进展,公司近日斩获丰田汽车旗下合资品牌的新定点车型,其新能源车型将搭载禾赛小巧型超高清远距激光雷达ATX,计划于2026年量产。据悉,禾赛ATX搭载了公司最前沿的第四代芯片架构技术,已获多家头部主机厂的多款车型量产定点,并被众多客户规划为2025-2026年量产车型标配。

禾赛科技表示,此次合作不仅意味着公司在激光雷达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市场竞争力再次获得国际知名汽车厂商的认可,同时也标志着公司开启了与日系车企合作的新局面。

公司称,未来将依托前沿的激光雷达研发与制造实力,深度赋能丰田汽车树立合资品牌新能源市场新标杆,携手打造面向大众市场的顶级智能驾驶体验,致力于让辅助驾驶系统更加安全、舒适、智能。

此次获批赴港上市,将为禾赛科技提供新的融资渠道,进一步支持其技术研发和市场扩张计划。根据备案通知书,公司将在完成境外发行上市后15个工作日内,通过中国证监会备案管理信息系统报告发行上市情况。

2.必易微拟2.95亿元收购兴感半导体100%股权

8月26日,必易微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2.95亿元收购上海兴感半导体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完成后,兴感半导体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公告显示,兴感半导体是一家高性能传感器芯片设计公司,专注于全集成式传感器芯片的研发,以电流传感器为核心、延展到磁传感器及信号链芯片,布局三大产品方向。其产品作为能源与电力、工业控制及自动化、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应用领域的关键芯片,广泛应用于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变频器、伺服器、机器人、数据中心、智能汽车等应用场景。

必易微作为行业领先的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设计企业,已形成电源管理、电机驱动、电池管理、信号链、微控制器五大产品矩阵,在电源管理、电机驱动、电池管理的"三电"系统建立了深厚的技术壁垒和市场优势。

必易微表示,本次收购是基于深化核心业务布局、拓宽技术边界、增强系统级解决方案能力做出的战略决策。交易完成后,公司将能够在电流检测与运动感知环节补齐短板,形成涵盖"电流检测—运动感知—电源管理—电池管理—电机驱动"的完整产品体系,成为国内少数可同时提供电流传感器、磁编码器及"三电"核心芯片的集成方案供应商。

技术协同方面,兴感半导体在高精度电流传感器、磁传感器等方向拥有核心IP和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其技术团队在传感器设计、信号处理、数字算法、传感器封测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与公司在电源管理、电机驱动控制、电池管理的架构设计、功率器件驱动、系统控制算法等形成高度互补。

市场拓展方面,兴感半导体在能源与电力、工业控制及自动化、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已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体,与公司业务高度契合。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整合双方的市场渠道和客户资源,将电源管理、电机驱动控制、电池管理等芯片与传感器产品组成整体解决方案,提升客户价值和粘性。

必易微表示,本次交易价款以现金方式支付,资金来源均为公司自有或自筹资金。公司资金储备较为充裕,将根据收购进展情况合理安排支付时间,有效控制资产负债规模,本次交易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3.赛微电子上半年营收5.7亿元 MEMS业务收入增长14.09%

8月26日晚间,赛微电子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3.4%;归母净利润-65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大幅收窄。

上半年,赛微电子继续聚焦MEMS(微机电系统)主营业务发展,MEMS业务实现收入5.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09%。其中,MEMS晶圆制造实现收入3.10亿元,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MEMS工艺开发实现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39.01%。

公司MEMS业务综合毛利率为39.47%,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MEMS晶圆制造毛利率为37.12%,MEMS工艺开发毛利率为42.73%,较上年同期上升5.18个百分点。

分产线看,北京FAB3产线继续处于产能爬坡阶段,从工艺开发阶段转入风险试产、量产阶段的晶圆产品类别持续增加,但由于产线折旧摊销压力巨大且保持较高研发强度,继续处于亏损状态。瑞典产线报告期内订单、生产与销售状况良好,尤其是MEMS-OCS晶圆的生产销售实现大幅增长,保持了良好的盈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已于2025年7月完成出售瑞典Silex控制权的交易交割,瑞典Silex从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转变成为重要参股子公司。公司表示,这一决策是为审慎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最大程度缓解地缘政治环境变化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技术研发方面,赛微电子继续保持高强度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1.99亿元,在上年高基数的情况下继续增长9.85%,占营业收入比例达34.97%。北京产线结合市场需求积极突破传感、射频、光学、生物等主要技术平台各类MEMS器件的生产诀窍,推动客户MEMS微振镜、BAW滤波器、高频通信器件、生物芯片等不同类别晶圆的试产及量产导入。

赛微电子积极把握下游通信计算、生物医疗、工业汽车、消费电子等应用领域的市场机遇,服务于包括硅光子、激光雷达、运动捕捉、光刻机、DNA/RNA测序、高频通信、AI计算等各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

赛微电子表示,虽已完成瑞典Silex控制权出售,但随着北京产线整体运营状态的持续提升,以及正在推进的粤港澳大湾区、怀柔科学城中试产线布局,公司仍拥有不同定位的合格产能,不同产线在产能、市场等方面可以实现协同互补,公司有望在纯MEMS代工领域保持重要地位。

4.长盈精密:上半年净利润3.06亿元 同比下降29.37%

长盈精密8月26日晚间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称,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6.4亿元,同比增长12.33%;净利润3.06亿元,同比下降29.37%。

分业务来看,公司消费电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3.04亿元,保持平稳增长。新能源业务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29.3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7.09%,显著高于行业增速。

长盈精密表示,上半年消费电子行业在复苏进程中呈现结构性增长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在面临关税波动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下,AI与折叠屏等创新技术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公司持续开发应用于AI技术笔记本电脑和可穿戴产品的关键零部件,特别是在符合重量轻、强度高要求的金属及非金属结构件开发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多个重大项目均在同步开发及准备量产阶段。

新能源业务方面,公司积极配合国内及国外新能源电池客户开发多种新型材料电芯结构件项目,多个新项目定点落地工作稳步推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696.8万辆,同比增长41.4%;出口达到106万辆,同比大幅增长75.2%。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提前布局成效显著。2025年上半年海外人形机器人零件实现收入超过3500万元,而2024年全年仅为1011万元,呈现爆发式增长。公司还为海内外人形机器人客户开发多种材料的零件,应用多种成型工艺,为人形机器人的结构件、执行器、传感器等提供核心零部件。报告期内,公司还取得了多个国产人形机器人品牌的量产订单。

在AI算力领域,长盈精密持续看好AI服务器行业及基于铜连接的高速通信模组业务,大力布局相关领域。公司开发的应用于服务器、工作站内部高速背板连接器产品已给国内头部客户送样验证。报告期内,公司收购了深圳市威线科电子有限公司51%的股权,丰富了高速铜连接模组产品线,为海外连接器头部客户及AI服务器客户提供产品。

技术创新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12件,其中发明专利54件;新增申请专利118件,其中中国发明专利53件。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获得授权且有效的专利2081件,其中发明专利685件。

长盈精密表示,报告期内持续推进降本增效相关工作,提升管理效率,优化经营成本,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5.东山精密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5.21% AI服务器与光模块布局成新亮点

东山精密8月26日晚间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9.55亿元,同比增长1.96%;实现归母净利润7.58亿元,同比增长35.21%。

分产品看,电子电路产品作为公司营收主力,实现营业收入约110.59亿元,毛利率17.55%,保持较高盈利水平;精密组件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1.87%,增速领先其他产品。LED显示器件营收则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同比减少34.73%,毛利率为-18.75%,但仍较上年同期改善8.14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内销收入达37.87亿元,同比增长18.13%,表现亮眼;外销收入131.68亿元,同比小幅下滑1.90%,但毛利率同比提升1.26个百分点至16.46%,盈利能力有所增强。

东山精密表示,上半年积极抢抓电子电路行业快速发展机遇,保持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的竞争优势,通过提质增效实现经营效益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为新的战略布局提供资金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AI技术突破推动云厂商加大算力数据中心投入,数据服务器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东山精密凭借在电子电路、精密制造等领域积累的技术能力,快速启动高多层线路板新产能规划,并抓住AI服务器市场机遇,积极推进对索尔思光电的收购,切入高速发展的光模块市场,为公司未来成长打开新空间。

6.沃镭智能启动IPO辅导 聚焦汽车电子与智能驾驶测试装备

8月25日,中国证监会披露了关于杭州沃镭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镭智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其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沃镭智能成立于2008年6月,注册资本约1.54亿元,法定代表人、控股股东为郭斌,其直接及间接控制公司32.79%的股份。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测试及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聚焦汽车电子电控、智能驾驶核心系统及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组检测领域,为行业提供智能测试设备、智能制造生产线及工业数字化软件全套解决方案。

基于在核心测试及制造领域的积累,公司正加速向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战略产业延伸。通过自主创新,沃镭智能已突破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及功率半导体等领域在研发测试与生产检测环节的多项核心技术瓶颈,整体技术水平居国内行业前列,其中智能测试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标准。

融资方面,沃镭智能早年曾获支点投资、瑞丰利合、赛邦创投等多轮投资,并于2015年12月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2018年3月终止挂牌。2025年3月31日,公司完成超亿元Pre-IPO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同创伟业、江夏科技、初辉资本等,为后续发展提供了资本支持。

当前,沃镭智能控股股东为郭斌,直接及间接控制公司32.79%股份。

此次IPO辅导备案的签署,标志着沃镭智能正式向资本市场迈进关键一步。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芯片# #半导体# #IPO#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