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危机加剧 汽车业一年裁员逾5万人

来源:钜亨网 #德国# #汽车#
2079

根据顾问公司安永(EY)的分析报告,德国工业在经济危机中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汽车产业,在过去一年中裁员超过5万人,成为受创最重的工业部门。 这场危机不仅导致大量职位流失,也引发了关于德国是否正走向“去工业化”的激烈辩论。

报告指出,截至今年6月30日,德国工业总雇用人数为542万人,较12个月前减少了2.1%。 这意味着在一年内,德国工业总共裁减了约11.4万个工作岗位。 自新冠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以来,工业雇用人数更是减少了约24.5万人,降幅达4.3%。

汽车业首当其冲,在所有工业部门中,汽车产业所受打击最为严重。 安永的分析指出,在过去一年内,仅汽车业就裁减了约5.15万个工作岗位,几乎占整体产业总劳动力的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由于销售低迷、来自中国的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向电动车转型的压力,汽车产业的营业额也下滑了1.6%。

整体而言,德国工业的营业额在第二季度下跌了2.1%,这是连续第8个季度出现下降。 安永指出,除电气产业外,所有工业部门的营业额都出现了下滑。

德国工业面临的困境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安永管理合伙人 Jan Brorhilker 表示,德国工业不仅受到昂贵的能源成本、繁琐的官僚体系和疲软的国内需求所苦,与美国的关税争端也构成沉重负担。

美国总统特朗普施加的高关税使得德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价格更高,导致德国对美国的出口大幅下降。 此外,由于德国汽车制造商在远东地区面临中国国产品牌日益严峻的竞争,德国对中国的出口也随之减少。

企业纷纷采取应对措施 面对巨大的压力,包括奔驰(Mercedes-Benz)、大众(VW)等汽车制造商,以及博世(Bosch)、马牌(Continental)和采埃孚(ZF)等供应商,都已宣布了削减成本的计划。 保时捷(Porsche)甚至计划大幅停止其电池子公司Cellforce的运营。

Brorhilker表示:“利润大幅下滑、产能过剩和海外市场疲软使得大规模裁员不可避免,尤其是在德国,因为这里集中了管理、行政和研发职能部门”。

其他产业与未来展望 除了汽车业,机械工程和金属生产等产业也未能幸免。 在过去一年内,机械工程产业约流失了1.7万个工作岗位,金属生产产业则减少了约1.2万个职位。 相对而言,化学和制药产业的职位流失则微乎其微。

责编: 李梅
来源:钜亨网 #德国# #汽车#
THE END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