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在NO2传感器方面取得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214

空气中的二氧化氮(NO2)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是危害人体健康与环境的“隐形杀手”。

近日,微系统所程建功团队,基于卤素键协同作用构建新型二氧化氮敏感位点,成功研发出一种高特异性、室温工作的二氧化氮传感器。该传感器依托卤素键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在聚合物与单壁碳纳米管界面构建协同作用位点,实现对NO2分子的精准捕获与感知。室温下检测下限达到1.8ppb,并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和环境稳定性,适用于智能建筑、工业厂房、环境监测站等多场景NO2气体检测。

相关研究成果以“van der Waals heterojunction-based NO2 chemosensor via a synergistic halogen bond site”为题,发表在化工与环境领域顶级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DOI:10.1016/j.cej.2025.166906)。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罗文、刘欢助理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程建功研究员、贺庆国研究员和徐炜副研究员。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以及上海市启明星计划的资助。

图1:基于卤素键协同活性位点的范德华异质结构示意图。

图2:传感器件电学敏感性能图

责编: 集小微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THE END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