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读长电科技2025半年报:前瞻布局持续兑现增量,未来盈利弹性可期
2.工信部: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
3.今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长将超40%
4.特斯拉携手DeepSeek、字节跳动,在华推AI语音助理
1.解读长电科技2025半年报:前瞻布局持续兑现增量,未来盈利弹性可期
2025年上半年,长电科技交出了一份“瑕不掩瑜”的成绩单。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1亿元,同比增长20.1%,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其中第二季度单季营收达到92.7亿元,同比增长7.2%,延续增长的势头。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体现了公司在半导体封测领域的龙头地位,更反映出其战略布局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长电科技正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冲刺进入“收入+盈利”的双升通道。
营收规模创历史新高,结构性增长强劲
回顾长电科技近年来的营收轨迹,其增长态势十分显著。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9.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2%,创下历史新高;进入2025年连续两个季度营收创新高,充分体现了长电科技稳健的经营能力。
当前半导体市场呈现出技术驱动与应用市场复苏的双重特点。一方面,AI 芯片、存储芯片等领域,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据存储需求的不断增长,需求持续攀升。另一方面,各下游应用市场逐渐回暖,长电科技重点布局的计算、车用、工业医疗等领域需求显著增加。
另据爱集微了解,在中国市场上,长电科技凭借本土化优势和技术积累,正在成为国际IDM厂商的重要合作伙伴,随着海外IDM大厂加速推行“在中国,为中国”战略,长电科技在国内的多家工厂,已经加速承接这些国际大厂的新订单,在全球产业再布局红利中为未来增长开辟了新的路径。
利润承压源于战略投入,短期阵痛换取长期价值
尽管营收表现强劲,但长电科技2025年上半年的盈利指标出现了一定波动。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4.7亿元,同比有所下降。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实则反映了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短期投入与长期价值创造之间的平衡。
深入分析利润波动的成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研发投入的大幅增加。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达到9.9亿元,同比增长20.5%,主要投向前沿技术领域,以及车规级封装、高密度集成等应用方向的工艺突破。
其次是新产能建设和工厂爬坡带来的阶段性影响。公司位于上海临港的车规级芯片封测基地已基本完成,预计年底进入客户量产导入阶段;同时,启动“启新计划”,设立全资子公司长电科技(江阴)有限公司聚焦系统级封装等核心业务,以及其他在建项目也处于投入期,这些新项目在初期难免会产生一定的运营成本压力。
最后是财务费用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长电科技上半年财务费用同比增长较多,达到2.3亿元,主要源于并购资金投入和在建工厂的资金需求。同时,国际汇率市场波动带来的汇兑损益达到1.1亿元,也给利润表现带来压力。
尽管面临短期利润压力,但公司毛利率实现小幅改善,2025年上半年平均毛利率为13.5%,同比小幅提升。这表明公司通过提升产能利用率和降本增效措施,正在逐步优化盈利质量。
长远来看,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封装技术的价值日益凸显。长电科技的XDFOI平台等竞争力正稳步提升,高附加值产能的陆续释放将推动规模效应逐步显现,相关产品的利润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届时公司有望实现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因此,今天的“深蹲”正是为了明天更好地“起跳”。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重塑全球封测竞争格局
从长电科技的2025年半年报管理层的表述和公司的投资方向可以看出,公司正在为下一阶段的产业竞争进行全方位布局,直面全球封测行业的激烈竞争。
在技术布局方面,公司持续加码先进封装领域。公司持续提升先进封装的相关收入占比,这一定位与半导体行业技术演进方向高度契合。随着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先进封装成为提升芯片性能的主要路径,长电科技在此领域的投入将为其带来长期竞争优势。
市场布局方面,汽车电子成为重点发力方向之一。公司专门建设了面向汽车电子产品的临港工厂。这个百分百专注于汽车电子的制造基地,预计将在今年投产。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对汽车电子的理解已经超越了传统封装范畴,正积极深入绑定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电子化、智能化发展等更广泛的领域。
结语
短期看,长电科技通过“高景气赛道+产能利用率”双轮驱动,实现了营收的连续突破;中期看,高强度研发投入与前瞻产能布局,正在把技术领先转化为订单与利润;长期看,先进封装价值量提升、车规/高性能计算市场扩容,将推动公司进入“技术溢价+规模效应”的正向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长电科技在中报发布当日披露了“董事长辞任公告”,全华强先生因工作安排调整,辞去长电科技第八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去年11月底,华润正式入主长电科技时,时任华润集团总会计师的全华强也正式出任长电科技董事长。而长电科技新董事候选人,也是今年5月正式出任华润总会计师的周响华女士。爱集微解读,由此看来此番调整是一次正常的人事变动,不代表控股股东华润对长电科技的定位或支持有变。
展望未来,长电科技管理层表现出坚定信心。虽然2025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但半导体行业向先进封装和技术驱动转型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公司将继续加大投入,强化核心竞争力,并在未来两三年内将这些投入转化为强劲的增长动力和长期竞争优势,助推长电科技在全球封测产业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2.工信部: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在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强调,工信部将有序引导算力设施建设,切实提升算力资源供给质量;推动完善算力布局政策体系,优化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引导各地合理布局智能算力设施,持续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扩大基础共性技术供给。
熊继军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 EFLOPS,干线400G端口数量大幅增加至14060个,存力总规模超过1680 EB,全国算力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PUE)降至1.42。
下一步,工信部将有序引导算力设施建设,切实提升算力资源供给质量。推动完善算力布局政策体系,优化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引导各地合理布局智能算力设施,持续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3.今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长将超40%
从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获悉,中国算力平台建设正加速推进。目前,山西、辽宁、上海、江苏等10个省区市的算力分平台已正式接入。数据显示,我国算力总规模年增速达30%左右,智能算力需求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动下迅猛增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表示,将引导各地合理布局智能算力设施,逐步提高智能算力供给质量,满足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智能算力已广泛应用于生成式大模型、自动驾驶、具身智能、智慧城市和工业制造等领域。通过算力应用大赛,累计征集创新算力项目超2.3万个,在工业、金融、医疗、能源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复制推广。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长将超40%。
4.特斯拉携手DeepSeek、字节跳动,在华推AI语音助理
特斯拉近日宣布,计划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电动车中导入DeepSeek和字节跳动(通过旗下云服务平台火山引擎)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根据特斯拉中国官方网站公布的使用条款,未来将整合DeepSeek Chat AI与字节跳动的「豆包」AI至车内语音助理功能。驾驶人只需通过「Hey, Tesla」等语音提示,即可启动相关服务,实现语音控制导航、空调,并查询操作指南、天气或新闻等信息。
目前,特斯拉尚未公布具体上线时间表。根据条款内容,豆包AI将专注于车辆操作,而DeepSeek模型则负责与用户的对话互动。此举源于中国自2023年起要求生成式AI服务必须完成注册,国外产品受限于规范无法直接使用,因此外资车厂纷纷转向采用本地AI方案。
今年4月,本田已宣布将在中国市场的Ye系列电动车中搭载DeepSeek技术;而BMW也表示,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其他AI应用。随着本田、BMW等车厂相继导入DeepSeek等本土AI模型,特斯拉的加入标志着中国电动车市场的竞争正从硬件延伸至软件与AI生态圈。对消费者而言,车机软件的AI功能也逐渐成为购车时的考量因素之一。
此外,随着各大车厂纷纷布局本土AI技术,中国电动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AI技术的整合不仅提升了车辆智能化水平,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驾驶体验。未来,随着更多本土AI方案的落地应用,中国电动车市场有望在智能化领域实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