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揽十亿级订单!这家AI公司拿下中国移动

来源:爱集微 #芯片#
4128

1、昆仑芯中标中国移动AI设备采购,订单规模达十亿级

2、中国算力平台完成10省接入,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

3、三部委联合发布稀土总量调控办法 严管开采冶炼


1、昆仑芯中标中国移动AI设备采购,订单规模达十亿级


8月21日,昆仑芯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公司在中国移动2025年至2026年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推理型)集中采购项目中取得显著成绩。

据悉,本次集中采购主要围绕“类CUDA生态”及“CANN生态”的AI通用计算设备展开。在“类CUDA生态”标段中,昆仑芯的AI服务器产品表现尤为突出,成功在标包1、标包2、标包3中分别拿下70%、70%、100%的份额,三个标包均排名第一,中标订单规模达到十亿级。

此次中标不仅彰显了昆仑芯在AI通用计算设备领域的强大实力,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昆仑芯的AI服务器产品凭借其高性能和稳定性,赢得了中国移动的高度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昆仑芯在过去几年中已在多个重要项目中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此次中标中国移动集采项目,不仅是昆仑芯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里程碑,也为其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昆仑芯有望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中国算力平台完成10省接入,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


8月23日,2025中国算力大会在山西省大同市隆重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在会上详细介绍了我国算力产业的最新进展。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已达1085万架,智能算力规模达到788 EFLOPS,干线400G端口数量大幅增加至14060个,存力总规模超过1680 EB,全国算力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PUE)降至1.42,标志着我国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

熊继军强调,工信部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持续推动多元泛在、智能敏捷、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算力资源使用效率。未来,工信部将着力推动算力网络“点、链、网、面”体系化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信息通信业的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此外,还将有序引导算力设施建设,提升算力资源供给质量,优化算力布局政策体系,引导各地合理布局智能算力设施,并持续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在技术创新方面,熊继军表示,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扩大基础共性技术供给。同时,深入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聚焦计算、存储、网络等重点方向,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推广,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推动构建算力产业良好生态。

据参会专家介绍,我国算力产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算力监测效率不高、算力供需信息不全、算力分配缺乏全局规划、算力生态协同不足等挑战。为破解这些发展瓶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产业各界,自2017年起稳步推进中国算力平台的建设工作。目前中国算力平台已正式完成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区市分平台的接入工作,实现“平台、主体、资源、生态、场景”全面贯通,初步形成了我国“全局总览、分域协同”的算力发展新格局。

中国算力平台成功实现“五大贯通”:一是“平台贯通”,建成全国算力态势感知监测系统,全面采集和动态监测算力设施和数据;二是“主体贯通”,构建算力供需主体精准匹配机制,提供全链路服务;三是“资源贯通”,实现算力资源的灵活调度,构建贯通全域的“算力调度一张网”;四是“生态贯通”,搭建算力生态社区,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联动;五是“场景贯通”,开展算力揭榜行动,聚焦六大方向开展技术创新。

3、三部委联合发布稀土总量调控办法 严管开采冶炼


8 月 22 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新规从即日起生效,同时废止 2012 年的旧文件。办法首次把“稀土开采”与“稀土冶炼分离”同时纳入年度总量双控体系:三部委将综合国民经济发展、资源储量、生态保护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共同拟定年度指标,报国务院批准后逐级分解到具体企业。

文件明确,只有经过工信部与自然资源部共同认定并列入名单的企业,才有资格在指标范围内从事开采或冶炼分离,其他组织和个人一律不得染指。企业必须对本企业的指标执行情况负全责,每月 10 日前把上月产品流向信息如实上传至国家稀土产品追溯系统。为了堵住数据造假和泄露漏洞,新规还要求企业同步建立网络与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在监管与惩处方面,县级以上工信、自然资源部门将开展常态化检查,对违规企业不仅依法处罚,还将在下一年度直接扣减其指标;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官方解读指出,此举意在遏制“黑稀土”流通,防止资源过度开采,为新能源汽车、风电、高端装备等战略产业留出稳定的原料供应空间。年底前,三部委将公布首批“白名单”企业,省级部门须在 12 月底前提交年度监督检查报告,为 2026 年指标制定提供依据。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芯片#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