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眼查显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小米”)与米系有品(晋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米系有品”)相关侵害商标权案件已有新进展,该案件将于9月3日在晋江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工商信息显示,米系有品成立于2024年12月9日,注册资本5万元,法定代表人为丁鸿源,注册地址位于晋江市陈埭镇洋埭村,经营范围涵盖家用电器销售、日用家电零售、互联网销售等多个与小米核心业务重叠的领域。
小米早在2018年便申请了“小米有品”商标,国际分类涵盖07类-机器设备、09-科学仪器、11类-灯具空调、12类-运输工具、38类-通讯服务等。此外,小米还拥有“米家有品”“集有品”等多件核心商标。
商标作为公司重要的无形资产,充当着研发制造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一方面,商标的存在,为研发人员应有的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进而调动其研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商标的品牌化包装下,有助于终端消费者认识并对产品品牌产生粘性,使得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商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米对商标侵权的行为“零容忍”,积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公开信息显示,截至目前,以小米为当事人的法庭公告有447则。其中,案由为“侵害商标权纠纷”的公告345则,“商标权权属、侵权纠纷”15则,“侵害商标权”4则。
小米并获得了有利的裁决,例如今年5月,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对两起涉“小米”商标侵权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小米零度”“凡小米”等标识构成侵权,判决被告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3500万元,并明确将“小米”商标认定为驰名商标。
此次即将开庭的小米与米系有品侵害商标权案件,无疑是小米在商标保护征程中的又一力证。从早期布局核心商标矩阵,到近年来高频次通过司法途径打击侵权行为,小米以实际行动构建起严密的品牌护城河,为国内ICT企业提供镜鉴。(校对/孙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