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产业链的全球布局正迎来关键分水岭,根据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周一(18日)发布的研究报告,去年中国电动车供应链企业海外投资约160亿美元,略超过在中国国内150亿美元投资额,打破多年来约80%投资额集中在国内的格局。
这一转变由多方面因素推动。中国国内车市竞争激烈,产能过剩与持久价格战严重压缩产业链各环节利润空间。
同时,为规避关税以及满足海外客户在地化生产要求,在海外建厂成为中国企业的策略选择。荣鼎集团资深研究分析师Armand Meyer指出,海外投资超过在中国国内投资,除反映中国市场饱和外,也凸显海外扩张有更高回报的战略吸引力。
电池制造商成为出海浪潮的领导者。约四分之三的海外投资来自动力电池制造商,以应对高昂运输成本和本地化供应需求。
全球最大电动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今年6月表示,要将海外扩张列为第一优先,远景能源和国轩高科等也追随大客户在海外布局。
比亚迪也已经在巴西和泰国设厂,也打算在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亚建设新设施,奇瑞汽车亦承诺投资10亿美元在土耳其建造电动车工厂。
然而,海外项目面临诸多挑战。海外项目成本更高、建设周期更长、监管和政治风险更大。
中国电池工厂从宣布到开工通常需要3个月至12个月,海外则需时10个月至24个月,部分工程因外部风险搁浅。
海外电动车制造工程完成率仅25%,远低于国内的45%,像是比亚迪上月便因当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无限期搁置了在墨西哥建厂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