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芯热点】特朗普宣布对半导体征收100%关税;中芯国际上半年产能利用率接近满载

来源:爱集微 #一周芯热点#
5444

特朗普宣布对半导体征收100%关税,但美国境内企业可豁免、中芯国际25H1销售收入同比增22%,产能利用率接近满载......一起来看看本周(8月4日-8月10日)半导体行业发生了哪些大事件?

1、特朗普宣布对半导体征收100%关税,但美国境内企业可豁免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8月7日表示,将对进口到美国的芯片和半导体征收100% 的关税,但有一个重大例外。

在美国生产或承诺在美国生产的企业将无需缴纳关税。由于苹果公司承诺在美国制造业投资6000亿美元,该公司很可能将获得豁免,无需缴纳计划中的芯片关税。

特朗普表示:“如果你在美国建设,或者承诺建设,或者正在建设中,就无需支付任何费用。”他还补充道,如果企业承诺将制造业转移到美国,但未能兑现,关税将被“加计”,并“在日后征收”。

特朗普政府免除了中国和印度等国的半导体和iPhone等衍生产品的互惠关税,但特朗普一直承诺对芯片进口征收高额费用。

苹果的芯片来自台积电,此前有人担心芯片关税可能会对其成本产生重大影响。目前看来,苹果将避免对其设备使用的芯片征收任何额外关税。特朗普是在与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共同出席的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这一消息的,库克在会上宣布了一项额外的美国制造业投资。目前尚不清楚半导体关税何时生效。

2、特朗普要求英特尔新任CEO陈立武立即辞职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在其社交媒体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要求英特尔新任首席执行官陈立武(Lip-Bu Tan)立即辞职,理由是他与中国企业的关系存在高度利益冲突,引发了对这家美国芯片制造巨头未来的担忧。特朗普的言论导致英特尔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下跌近5%。

这一事件起因于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前一天致信英特尔董事会主席,质疑陈立武与中国企业的关系,以及他此前所在公司楷登电子(Cadence Design)涉及的一起刑事案件。据路透社4月份的报道,陈立武通过个人或其创立和运营的风险基金,在2012年3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向数百家中资企业投资了至少2亿美元,其中部分企业与中国军方有关。

陈立武于今年3月接替前任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担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他上任后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计划在年底前将公司员工人数削减至7.5万人,减少约22%。此外,英特尔还承诺在制造投资上采取更为审慎的策略。

英特尔曾一度在芯片制造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在制造技术上落后于中国台湾竞争对手台积电,并且在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几乎没有任何份额,该市场目前由英伟达(Nvidia)主导。此次风波无疑给英特尔正在进行的战略转型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

3、中芯国际25H1销售收入同比增22%,产能利用率接近满载

2025年8月7日晚,中国大陆晶圆代工龙头厂中芯国际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销售收入为22.09亿美元,同比增长16.2%,毛利率为20.4%,销售收入和毛利率均高于此前指引预期。

中芯国际第二季度按应用分类,收入占比分别为:智能手机25.2%、电脑与平板15%、消费电子41%、互联与可穿戴8.2%、工业与汽车占比进一步增加至10.6%。纵观各地区的营收贡献占比,来自中国区的营收占比为84.1%;美国区的占比为12.9%,欧亚区占比为3%。

按晶圆尺寸分类,二季度12英寸晶圆营收占比为76.1%,8英寸晶圆营收占比为23.9%。从产能方面来看,中芯国际月产能由2025年第一季度的97.325万片折合8英寸标准逻辑增加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99.125万折合8英寸标准逻辑。中芯国际的Q2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至92.5%,同比增长13.2%。

4、国产半导体装备重大突破!璞璘科技纳米压印设备交付客户

8月5日,璞璘科技在其微信公众号中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首台PL-SR系列喷墨步进式纳米压印设备已顺利通过验收并交付国内特色工艺客户。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半导体装备制造领域迈出坚实步伐,成功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

据悉,PL-SR系列设备实现了多项关键突破。该设备攻克了步进硬板的非真空完全贴合、喷胶与薄胶压印、压印胶残余层控制等核心技术难题,可支持线宽小于10nm的纳米压印光刻工艺。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技术指标已超越国际巨头佳能同类产品FPA-1200NZ2C(支持14nm线宽)的水平。设备配备自主研发的模板面型控制系统、纳米压印光刻胶喷墨算法系统等核心模块,展现出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比传统EUV光刻技术,纳米压印技术可降低60%的设备投资成本,并将耗电量控制在EUV技术的10%。特别在存储芯片制造领域,该技术因适合重复性图形结构而展现出独特优势,为国内存储芯片厂商突破制程瓶颈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目前,该设备已完成存储芯片、硅基微显等多个领域的研发验证。

5、工信部: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设计收入2022亿元,同比增长18.8%

近日,工信微报发布2025年上半年软件业运行情况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稳健增长,收入70585亿元,同比增长11.9%。

细分来看,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上半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48362亿元,同比增长12.9%,占全行业收入的68.5%。其中,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15.4%;集成电路设计收入2022亿元,同比增长18.8%;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5882亿元,同比增长10.2%。

软件产品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软件产品收入15441亿元,同比增长10.6%,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21.9%。其中,基础软件产品收入903亿元,同比增长13.8%;工业软件产品收入1445亿元,同比增长8.8%。

信息安全收入稳定增长。上半年,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1052亿元,同比增长8.2%。

6、突发!“娃哈哈”系芯片公司解散,宗馥莉任职董事

近期,浙江宏振智能芯片有限公司登记状态由存续变更为注销,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注销日期为2025年7月28日。这是家由宗馥莉担任董事、父亲宗庆后生前控股的企业。

天眼查App显示,浙江宏振智能芯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1月,法定代表人为祝丽丹,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电路模块、软件程序、频率控制器及发生器的技术开发等,由浙江德清娃哈哈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林玺共同持股。

变更记录显示,2025年6月,该公司负责人由宗庆后变更为祝丽丹,并新增宗馥莉任董事。

2025年第二季度资本开支为18.851亿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为14.155亿美元。2025年第二季度研发开支为1.82亿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为1.49亿美元。

7、中国公民被指控违反美方限制对华出口英伟达芯片 外交部回应

8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指出,美国司法部称,两名中国公民被指控违反美出口限制,向中国出口英伟达公司制造的先进人工智能芯片。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表示,中方一贯反对美方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对中国进行恶意封锁和打压。美方应切实保障中国公民的正当合法权益。

8、英伟达回应:芯片不存在后门、终止开关和监控软件

英伟达官方8月6日回应称,英伟达芯片不存在后门、终止开关和监控软件。

7月3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英伟达,要求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对此,英伟达作出回应:“网络安全对我们至关重要。英伟达的芯片不存在‘后门’,并不会让任何人有远程访问或控制这些芯片的途径。”

英伟达最新表示,英伟达GPU作为现代计算的核心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金融、科学研究、自动驾驶系统和AI基础设施等行业。为了降低误用风险,一些专家和政策制定者提出需要在硬件中设置“终止开关”或内置控件,以便在用户不知情和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远程禁用GPU。有人怀疑这种情况已经存在。不过英伟达声明,英伟达GPU不存在也不应该设置终止开关和后门。

英伟达称,将后门和终止开关嵌入到芯片有可能为黑客和敌对势力提供可乘之机,这将会破坏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和业界对领先技术的信任。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既定法律对此也有明确规定,要求公司修正漏洞,而不是制造漏洞。不存在所谓“好”的秘密后门,只有必须被彻底消除的危险漏洞。另外,终止开关和内置后门会造成单点故障,并且违反网络安全的基本原则。

9、台积电2nm技术泄露,传员工向日本Rapidus分享“数百张工艺集成照片”

据报道,被指控窃取台积电即将推出的2nm级制程相关商业机密的员工,据称将他们的发现分享给日本晶圆代工初创公司Rapidus。报道称,这些员工与Rapidus分享了“数百张工艺集成技术照片”,但他们与Rapidus的具体关系尚不清楚,也不清楚这家芯片制造商是否主动索要这些机密。

台积电和中国台湾高等检察署知识产权分局正在调查一起涉及台积电2nm级制程技术商业机密的严重内部泄露事件。至少一名现任员工涉嫌与一位现就职于Tokyo Electron(TEL)的前同事合作,向Rapidus传输敏感数据。目前尚无证据表明TEL公司参与或知晓此事。

台积电计划于2025年底量产2nm技术,该技术被视为目前全球最前沿的芯片制造工艺,其开发过程成本极高,且技术难度极大。由于2nm技术属高度敏感领域,依据中国台湾2022年通过的法案,包含14nm以下制程在内的技术已被列入“核心关键技术”范畴。任何未经授权的获取、复制或泄露行为,依法可构成犯罪。这起案件有可能成为首例适用该法律的重大商业机密案。

台积电的内部系统标记了异常活动,随后展开内部调查,确认公司机密被泄露。此次疑似合作涉及两名人员——一名仍在台积电工作,另一名已转投TEL,后者是台积电和Rapidus的设备供应商。报告称,双方交换了“数百张工艺集成技术照片”,这些照片可能用于微调先进节点生产所必需的制造工具。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双方共享了哪些照片或图片。

10、德州仪器超6万款芯片涨价10%~30%,令中国客户震惊

随着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加速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芯片制造商正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这种压力正席卷全球供应链。德州仪器(TI)已向中国客户推出其史上最大规模的涨价,超过6万种产品的价格上涨10%~30%以上,令分销商和最终用户措手不及。

虽然德州仪器的官方通知将生效日期定为8月15日,但一些中国客户表示,新定价自8月4日就已生效。

此次大幅涨价反映了终端市场日益加剧的“集成电路通胀”,也凸显了中国更严格的芯片追溯规则正在提高进口门槛,促使美国芯片制造商将成本转嫁到下游产品。

与6月份针对3300种产品的定向涨价不同,此次涨价几乎涵盖所有类别——从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到消费和电信芯片。

中国分销商报告称,数字隔离器和隔离驱动器等工业元件的价格飙升25%以上,一些老款低压差稳压器(LDO)的价格甚至上涨30%。

(校对/李梅)

责编: 张杰
来源:爱集微 #一周芯热点#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