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数据看点】Q2全球智能手机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工信部:上半年我国IC设计收入增长18.8%;美关税致显示器需求降2.3%,中企崛起……

来源:爱集微 #一周数据看点# #智能手机# #显示器#
1.4w

1.上半年我国智能手机产量达5.63亿台,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长20.6%

2.SIA:6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9.6%,中国增长13.1%

3.美关税致显示器需求降2.3%,中企崛起

4.AI浪潮推动,全球10大半导体公司年度资本支出将增长7%至1350亿美元

5.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达到3900万台 苹果稳居第一

6.机构:品牌促销备货 8月部分尺寸电视面板止跌

7.Q2全球智能手机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

8.工信部: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设计收入2022亿元,同比增长18.8%

1.上半年我国智能手机产量达5.63亿台,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长20.6%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快速增长,出口稳定向好,效益持续改善,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其中智能手机产量达5.63亿台,同比增长0.5%。

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高4.7个和1.6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1.66亿台,同比增长5.6%;集成电路产量2395亿块,同比增长8.7%。

此外,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6%,其中出口集成电路1678亿个,同比增长20.6%;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8.04万亿元,同比增长9.4%,实现利润总额3024亿元,同比增长3.5%。

2.SIA:6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9.6%,中国增长13.1%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8月4日宣布,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1797亿美元,环比增长7.8%。

SIA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全球销售额达599亿美元,较2024年6月的501亿美元增长19.6%,较2025年5月的销售额增长1.5%。

从地区来看,6月份亚太/除中国、日本外其他地区(34.2%)、美洲(24.1%)、中国(13.1%)和欧洲(5.3%)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但日本(-2.9%)的销售额同比下降。6月份亚太/除中国、日本外其他地区(5.8%)和中国(0.8%)的销售额环比增长,但美洲(-0.2%)、欧洲(-0.7%)和日本(-1.7%)的销售额环比略有下降。

3.美关税致显示器需求降2.3%,中企崛起

研究机构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关税政策将对全球显示器市场产生长期负面影响,预计2025年显示器需求将较此前预测下降2.3%。分析指出,关税将导致显示器供应链重组,制造成本上升,最终影响美国市场需求。

目前,中国企业正积极应对关税影响,将生产线迁移至墨西哥和泰国等国家,面板后加工和原材料生产也将转移到第三国。SigmaIntel总裁Lisa Lee指出,京东方和华星光电(CSOT)在市场份额和利润率上均有所提升,而韩国企业如LG Display和三星显示则在市场份额或盈利能力上面临挑战。

Omdia董事总经理郑允成预测,大尺寸OLED面板出货量将同比增长15.5%,出货面积增长10.4%。郑永哲分析称,韩国企业在大尺寸显示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中国企业正加大力度进入该市场,并向设备制造商提供样品。据Omdia报道,OLED目前占据大屏幕显示器市场的12.1%,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24.1%。

此前Omdia的研究显示,中国面板制造商的成品价格比韩国企业低30%,采用类似在LCD市场击败其他国家的策略。郑永哲强调,韩国显示器行业的成功取决于稳固不断扩大的市场份额,政府与企业的合作至关重要。

4.AI浪潮推动,全球10大半导体公司年度资本支出将增长7%至1350亿美元

机构研究显示,全球10家主要半导体公司的年度资本支出预计将增长7%,达到1350亿美元,这是三年来的首次增长,得益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热潮中先进芯片供应商的推动。

这十家公司中有六家,包括台积电、SK海力士、美光科技和中芯国际,计划2025财年的支出将超过2024财年。

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台积电计划在2025年在全球九个地点破土动工或启动新工厂。近年来,台积电每年约有三到五个工厂开工,主要在中国台湾,但其2025财年的计划扩展到美国、欧洲和日本。该公司预计将支出380亿~42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约30%。

在存储芯片领域,美光公司在截至8月的财年投资约140亿美元,同比增长70%。这其中包括增加用于生成式AI的高带宽存储器(HBM)的支出。该公司正在其位于日本广岛的工厂安装极紫外(EUV)光刻设备,目标是在2026年开始出货下一代内存。

中芯国际计划今年的资本支出达到创纪录的75亿美元。

据行业组织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数据,未来三年,中国大陆整体上将在芯片制造设备上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大陆此前从日本和荷兰进口大量此类设备,目前正加大本土采购力度,以应对美国的出口管制。

据SEMI称,芯片制造商计划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新建108座工厂,比2021年至2023年期间增加30%。

5.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达到3900万台 苹果稳居第一

8月5日,市调机构Canalys(现并入Omdia)在报告中指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达到3900万台,同比增长9%,环比增长5%。这一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中国和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稳定需求。

从厂商表现来看,苹果继续稳居第一,2025年第二季度iPad出货量达到1410万台,同比增长2%。三星以670万台的出货量位列第二。排名第三至第五的厂商则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强劲需求带动下实现了显著增长。华为超越联想升至第三,出货量为320万台,同比增长29%;联想和小米则分别以310万台和300万台出货量跻身前五。得益于其在中国市场强大的线下渠道,小米进一步缩小了与联想之间的差距。

6.机构:品牌促销备货 8月部分尺寸电视面板止跌

电视面板6、7月连续2个月下跌,研调机构集邦科技8月5日公布8月上旬面板报价,除大尺寸电视续跌,50英寸以下已出现止跌信号。

进入第三季度后,集邦分析,液晶显示器(Monitor)面板需求稍有减弱,价格上涨动能暂时消失,虽然部分品牌开始盘算液晶显示器面板价格是否开始走跌,但大部分液晶显示器面板仍处于亏损状态,在缺乏获利诱因下,面板厂也不愿意多生产,部分主流尺寸甚至因为减少供应而出现短缺的问题,因此买卖双方目前皆可接受价格走稳。

第三季度笔记本电脑面板需求截至8月应可以维持稳定,部分品牌客户的需求特别强劲,也增加与面板厂议价的筹码,希望可以得到更多台面下的优惠,但目前面板厂在主流规格上可以给予折让已不多,只能透过高阶机种做调整。

集邦预估,8月主要笔记本电脑规格面板在台面上价格走势依然持平,台面下的优惠则以面板厂各自客户关系做安排。

7.Q2全球智能手机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

近日,市调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在报告中指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收入同比增长10%,超过1000亿美元,创下迄今为止第二季度的最高水平。相比之下,本季度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仅为3%。与此同时,全球平均售价(ASP)也在第二季度创下峰值,2025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7%,接近350美元。

从厂商表现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方面保持领先地位,营收同比增长4%。该品牌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全新升级的中端A系列设备在各地区市场的强劲需求,而Galaxy S25系列以及全新推出的S25 Edge则带动了高端市场的销量增长。

2025年第二季度,OPPO的平均售价同比增长14%,在五大品牌中位居榜首,而其收入同比增长10%。尽管销量有所下降,但由于OPPO在Reno 13系列和Find X8的推动下持续进军高端市场,其平均售价和收入均有所增长。

另外,vivo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出货量同比增长5%。该品牌在印度、中东和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等市场持续扩张,同时在欧洲的份额也在逐步提升。

展望未来,该机构预计高端化趋势将持续,到 2025 年收入增长将超过销量增长。此外,人们对GenAI 智能手机和可折叠外形的兴趣日益浓厚,可能会为智能手机市场带来巨大的增长机会。

8.工信部: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设计收入2022亿元,同比增长18.8%

近日,工信微报发布2025年上半年软件业运行情况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稳健增长,收入70585亿元,同比增长11.9%。

细分来看,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上半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48362亿元,同比增长12.9%,占全行业收入的68.5%。其中,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12.1%,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15.4%;集成电路设计收入2022亿元,同比增长18.8%;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5882亿元,同比增长10.2%。

责编: 李梅
来源:爱集微 #一周数据看点# #智能手机# #显示器#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