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仪器超6万款芯片涨价10%~30%,令中国客户震惊

来源:爱集微 #德州仪器# #ti# #芯片#
2450

随着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加速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芯片制造商正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这种压力正席卷全球供应链。德州仪器(TI)已向中国客户推出其史上最大规模的涨价,超过6万种产品的价格上涨10%~30%以上,令分销商和最终用户措手不及。

虽然德州仪器的官方通知将生效日期定为8月15日,但一些中国客户表示,新定价自8月4日就已生效。

此次大幅涨价反映了终端市场日益加剧的“集成电路通胀”,也凸显了中国更严格的芯片追溯规则正在提高进口门槛,促使美国芯片制造商将成本转嫁到下游产品。

大规模全面涨价令中国客户震惊

与6月份针对3300种产品的定向涨价不同,此次涨价几乎涵盖所有类别——从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到消费和电信芯片。

中国分销商报告称,数字隔离器和隔离驱动器等工业元件的价格飙升25%以上,一些老款低压差稳压器(LDO)的价格甚至上涨30%。

分析师认为,此次涨价是德州仪器定价的结构性转变,提高传统芯片价格是为了推动更新、利润更高的产品的采用。例如,一款2018年推出的DC-DC转换器的价格上涨22%。

工业和汽车行业受创最重

德州仪器的价格调整呈现出三个明显趋势。首先,占其产品组合超过40%的工业控制芯片价格普遍大幅上涨。例如,一款用于工厂自动化的16位ADC芯片的价格从3.20美元飙升至4.10美元,涨幅达28%。

其次,德州仪器最新财报显示,汽车行业实现中等个位数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汽车级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价格上涨 18%~25%,而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隔离器价格上涨22%。

第三,消费电子和电信芯片也受到影响,快速充电IC和射频前端芯片价格上涨5%~15%。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制造成本上升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是主要驱动因素。由于过去的折扣政策,德州仪器在华利润率长期以来一直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新的定价策略表明其将转向盈利能力而非市场份额。

此次涨价也表明库存周转率已恢复正常,自动化和汽车需求的可视性也更加清晰,这使得德州仪器的举措成为市场动态变化的风向标。

中国的追溯规则推高了进口成本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现已规定芯片进口关税应基于晶圆原产地,实际上要求每颗集成电路都必须有“出生证明”。该政策提高了中国的采购透明度,并为未来的反制措施留出空间。

新规给德州仪器、Microchip(微芯)和安森美等美国芯片制造商增加了进口压力,价格上涨几乎不可避免。

分析师警告称,此举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像ADI这样的公司可能会效仿,而下游客户可能会加快库存清仓并调整供应链。

进口集成电路价格飙升为中国模拟芯片制造商提供了机会。本土厂商圣邦微电子、思瑞浦和芯海科技等正在迅速采取行动,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工业和汽车替代方案。

德州仪器于2023年在中国引发一场价格战,挤压了本土竞争对手。此次价格大幅上涨标志着这一阶段的结束,并可能预示着受美国制造成本和中国进口规则推动的更广泛市场格局的调整,中国模拟芯片市场可能即将迎来洗牌。(校对/赵月)

责编: 李梅
来源:爱集微 #德州仪器# #ti# #芯片#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