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门】英伟达回应:芯片不存在后门、终止开关和监控软件

来源:爱集微 #五菱#
912

1.英伟达回应:芯片不存在后门、终止开关和监控软件

2.三星延长DDR4内存生产至2026年,原计划今年停产

3.机构:韩国需培育无晶圆厂初创企业,促进半导体产业发展

4.乘联分会:预估7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达118万辆

5.五菱汽车上半年预盈8400万元,同比预增298%


1.英伟达回应:芯片不存在后门、终止开关和监控软件

英伟达官方8月6日回应称,英伟达芯片不存在后门、终止开关和监控软件。

7月3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英伟达,要求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对此,英伟达作出回应:“网络安全对我们至关重要。英伟达的芯片不存在‘后门’,并不会让任何人有远程访问或控制这些芯片的途径。”

英伟达最新表示,英伟达GPU作为现代计算的核心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金融、科学研究、自动驾驶系统和AI基础设施等行业。为了降低误用风险,一些专家和政策制定者提出需要在硬件中设置“终止开关”或内置控件,以便在用户不知情和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远程禁用GPU。有人怀疑这种情况已经存在。不过英伟达声明,英伟达GPU不存在也不应该设置终止开关和后门。

英伟达称,将后门和终止开关嵌入到芯片有可能为黑客和敌对势力提供可乘之机,这将会破坏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和业界对领先技术的信任。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既定法律对此也有明确规定,要求公司修正漏洞,而不是制造漏洞。不存在所谓“好”的秘密后门,只有必须被彻底消除的危险漏洞。另外,终止开关和内置后门会造成单点故障,并且违反网络安全的基本原则。

英伟达进一步强调,始终支持开放、透明的软件,在用户知晓并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帮助客户充分利用其GPU驱动的系统(包括诊断、性能监测、错误报告和及时修补) 。公司坚持负责任且安全的计算,帮助客户脱颖而出,并保持行业领先。

网信办近期公告指出,近日,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此前,美议员呼吁要求美出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透露,英伟达算力芯片“追踪定位”“远程关闭”技术已成熟。为维护中国用户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关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5年7月31日约谈了英伟达公司,要求英伟达公司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2.三星延长DDR4内存生产至2026年,原计划今年停产

据报道,三星原计划在今年内结束DDR4 1z DRAM的生产,但目前已决定将其生产期限延长至2026年。

三星此前曾告知其客户,计划在2025年底前逐步停止1z节点DDR4 DRAM的生产。

然而,该公司最近取消了这一计划,并决定继续生产至2026年12月。

消息人士称,该公司计划很快通知客户今年的情况。

三星在高带宽存储器(HBM)的认证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SK海力士和美光,目前正加大产能。由于HBM内存芯片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应用,因此需求旺盛。

这影响了三星继续运营其DDR4生产线以充分利用现有产能的决定。1z生产线已完全折旧,因此成本较低,DDR4生产可以为芯片业务的盈利能力做出重大贡献。

另一个因素是近期DDR4 DRAM价格飙升。这是因为芯片供应下降,导致短期需求增加。主要DRAM制造商SK海力士和美光为了提高HBM的产量,大幅降低了DDR4 DRAM的产量。一些设备制造商也在囤积DDR4 DRAM,为应对美国关税做准备。

据DRAMeXchange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PC级DDR48Gb(1Gx8)固定价格环比上涨50%,至3.9美元。此前三个月,该芯片价格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4月份环比上涨22.22%,5月份环比上涨27.27%,6月份环比上涨23.81%。TrendForce数据显示,7月份DDR4 8GB模块合约价也为26.5美元,高于DDR5模块的25.5美元。

三星决定延长DDR4生产周期,或将缓解这一短缺。消息人士称,虽然价格不太可能下降,但预计涨势将放缓。他们补充说,相反,此次延期间接证明三星扩大HBM生产的计划并未按计划顺利进行。


3.机构:韩国需培育无晶圆厂初创企业,促进半导体产业发展

韩国国际贸易协会国际贸易研究所报告指出,随着人工智能 (AI) 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韩国需要培育无晶圆厂初创企业,以增强其在系统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其半导体产业的持续增长。

根据一份题为《激活无晶圆厂初创企业和连接出口的战略》的报告,尽管由于AI产业的扩张,系统半导体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但韩国的竞争力却远远落后。事实上,2024年韩国系统半导体的全球市场份额仅为2%,远远落后于美国(72%),也落后于中国台湾(8%)、日本(5%)和中国大陆(3%)。

截至 2025年5月,以系统半导体为代表的非存储芯片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销售额占比为 75.3%。预计到2028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 80%左右。这意味着专注于定制设计的无晶圆厂初创企业的市场准入机会也在不断扩大。系统半导体的生产流程分为专注于设计的无晶圆厂公司和生产定制产品的代工厂。

韩国无晶圆厂初创企业数量排名第四(61家),仅次于中国大陆(567家)、美国(323家)和印度(104 家)。此外,42.6%的韩国无晶圆厂初创企业拥有一项或多项专利,这一比例仅次于以色列(68.8%),位居全球第二,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然而,报告指出,韩国国内与无晶圆厂相关的生态系统仍然薄弱。在全球无晶圆厂初创企业中,韩国企业仅占3.8%,远远落后于中国大陆(35.5%)和美国(20.2%)。此外,95%的韩国无晶圆厂初创企业仍处于投资初期,专注于产品发布或大规模扩张,而美国(29.9%)和中国大陆(14.8%)的许多案例已进入维持投资的成熟期,向第四产业扩张或进军海外。报告还指出,韩国无晶圆厂初创企业在包括设计资产(IP)和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在内的整体委托生产流程中高度依赖外国来源。

报告指出,为了激活无晶圆厂初创企业并增强系统半导体的竞争力,必须同时开展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出口支持。为此,报告建议简化目前由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以及中小企业和创业部划分的预算渠道,并在“半导体生态系统基金”等政府基金中明确分配无晶圆厂行业的配额。报告还建议放宽与战略物资出口相关的自主合规贸易商的要求,并通过联合开发项目扩大合作,使韩国国内无晶圆厂产品能够通过国内代工厂进行生产和出口。

韩国国际贸易协会研究员Heo Seol-bi表示,“政府应带头打造生态系统,从长远来看,应以民间部门为主导实现自主增长”,并补充道,“如果韩国集中精力发展其具有优势的神经处理单元(NPU)和边缘(小型)设备领域的能力,就一定能在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


4.乘联分会:预估7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达118万辆

8月4日,乘联分会发布2025年7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快讯,在多部门“价值竞争”引导下,预估7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18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下降4%。今年1-7月累计批发763万辆,同比增长35%。

其中比亚迪以341030辆遥遥领先,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分别为130124辆、76765辆分列二、三位。

特斯拉中国排名第四,7月批发销售新车67886辆,上通五、奇瑞汽车、零跑汽车分别以62395辆、59900辆、50129辆分列5-7位,赛力斯、小鹏汽车、长城汽车分别为41676辆、36717辆、34593辆。

批发销量垫底的6家车企分别为广汽本田、上汽大通、东风本田、创维汽车、合创汽车,销量分别为642辆、431辆、414辆、279辆、192辆、21辆。

乘联分会次日还预估,2025年乘用车零售2,435万辆,增长6%;2025年乘用车出口546万辆,增长14%;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548万辆,增长27%;2025年汽车批发3,404万辆,增长8%。


5.五菱汽车上半年预盈8400万元,同比预增298%

8月5日,五菱汽车在港股发布预盈公告称,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将录得净利润约84,000,000元,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之净利润21,125,000元相比,增加约298%;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1,586,000元相比,亦将大幅增加至约38,000,000元。

据介绍,五菱汽车上半年业绩改善主要由于毛利率之改善及因本集团持续实施成本控制措施致一般及行政开支减少所致。加上应占联营公司亏损之减少,致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净利润及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与上年度同期相比,均显著增加。

五菱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主要业务为从事商用整车、汽车零部件及汽车动力系统之销售及制造业务,其中主要附属公司已获认可为中国之高新技术企业。本集团以把握全球汽车产业链市场迅速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商机为集团的经营发展目标,主要制造设施设于柳州、青岛、重庆、荆门、南宁、印度及印度尼西亚。

此前,五菱汽车分析认为,2025年将是市场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一年,也是母公司—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为整个集团制定之「菱势工程」的开局之年。就「菱势工程」之实施,集团已定下「131战略」,即包括打造代表集团新能源整车之「菱势」产品品牌;打造三项包括轻微型驱动桥、汽车车架及小排量节能混合动力系统产品达致国家冠军级别企业之经营目标;与及打造一个由广西汽车集团主导经营之汽车生态链之发展目标。据此,本集团将配合广西汽车集团之发展策略,加快落实「菱势工程」规划,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完善产品谱系提升产品质量,积极拓展海内外市场,为用户提供更具价值、更加环保的产品。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五菱#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