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苹果iPhone“印度制造”是假象?外媒:供应链难逃中国牵制
2.曝特斯拉拖欠账款,拖垮美国小型企业
3.本田汽车第一财季营业利润惨遭“腰斩”,因美国关税和日元升值
4.TPG将以6.5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汽车软件制造商Infomedia
5.韩国和美国将就下调汽车关税的具体时间作进一步讨论
1.苹果iPhone“印度制造”是假象?外媒:供应链难逃中国牵制
尽管有报导称,为了迫使苹果(AAPL-US)iPhone生产撤出中国,苹果正积极在印度扩张组装工厂,且美国销售的多款iPhone机型都产自印度,但外媒分析指出,苹果的供应链仍高度依赖中国,完全转型恐需数年时间与数十亿美元投入。
根据报导,尽管苹果CEO库克近两个会计年度多次强调,销往美国的iPhone主要由印度生产,确实避免了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的高额关税,但未提及印度生产背后仍深度依赖中国的事实。
《苹果在中国》(Apple in China: The Captur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Company)一书作者Patrick McGee就指出,印度是iPhone的“来源”仅指最后组装阶段在印度完成,产品的核心供应链依然由中国掌控。
McGee表示,iPhone由上千个精密零件组成,这些零件主要在中国经过切割、塑形、镭射焊接、蚀刻等复杂工序,由数百万中国工人负责生产。
最后,这些子组件会被运往印度,由数万名工人负责最终组装与包装,成为名义上的“印度制造”。
McGee指出,若苹果强行将生产线完全迁出中国,不但需要数年时间、耗费数百亿美元,还会为苹果与中国政府和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摩擦”。
对于iPhone生产回流美国的可能性,《彭博》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则表示,“任何宇宙都不存在这种可能性,”因为这涉及庞大时间和成本,在现实中难以实现。
报导同时揭露,中国政府并未袖手旁观,而是正不断加强对苹果供货商设备的出口管控,企图阻止生产设备离开中国。(钜亨网)
2.曝特斯拉拖欠账款,拖垮美国小型企业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长期拖欠账款,正在摧毁美国小型企业,目前已导致至少两家美国小型企业破产。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过去5年,在得克萨斯州,承包商针对特斯拉提起的留置权索赔总额超过1.1亿美元。其中,仍有超过2,400万美元据称尚未支付,涉及数十家企业。
在两起案件中,承包商(其中多数是美国小型企业)因账款被拖欠而不得不申请破产。
2022年,一家小型管道焊接企业与特斯拉签订了一份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合同,为特斯拉在得州奥斯汀的超级工厂施工。
特斯拉奥斯汀超级工厂;图片来源:特斯拉
该小型企业的负责人Jennifer Meissner为此项目倾注全部资源:不仅调配整个团队服务12个月,还额外扩招员工并斥资购置新型设备——其中一些设备款项来自其个人信用担保的银行贷款。
Meissner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在公司运营的前7年里,她从未拖欠过员工工资。2022年与特斯拉达成合作后,公司年收入呈指数级增长,于是又雇了更多员工。
然而,当特斯拉停止付款时,这给Meissner的公司带来了巨大压力,她不得不申请更多贷款,并始终认为特斯拉最终会付清欠款。
最终,她因无法支付员工和分包商的费用,导致公司走向破产。特斯拉最终支付了65万美元来偿还她的分包商,但声称自己“被多收费了”。
另一家当地小型企业Full Circle Technologies也遭遇了类似情况:该公司为特斯拉工厂安装安保系统后,特斯拉拖欠60万美元未付。
在破产申请文件中,Full Circle Technologies表示,特斯拉拖欠其近60万美元款项,导致该公司“被迫借入短期高息贷款,以填补为特斯拉完成工作与收到付款之间的资金缺口”。当债权人开始冻结公司银行账户时,该公司表示别无选择,只能申请破产。特斯拉随后在破产听证会上提出反诉,称Full Circle实际上因涉嫌违约而欠特斯拉款项。双方最终达成和解,但Full Circle首席执行官Abheeshek Sharma向CNN透露,特斯拉未支付一分钱就解除了债务责任。
还有一个案例涉及“Sun Coast Resources”公司,该公司为特斯拉工厂配送燃料,声称特斯拉拖欠其数百万美元的账款。
在这起案件中,特斯拉从未否认收到过燃料,也未否认服务存在问题,而是找了一大堆程序性理由来解释为何不付款。
这起案件在今年早些时候被曝光,据报道,在曝光后问题得到了解决。
在其中一起留置权案件中,特斯拉的外部法律顾问也承认,特斯拉确实不擅长按时付款。
有人指出,这是马斯克的一贯做法,他旗下的其他公司也面临着大量留置权索赔。据报道,马斯克收购推特后,推特直接停止支付部分款项,导致7家合作企业申请破产。
特斯拉的一家分包商在谈及对马斯克的印象时表示:“他现在的目标是不顾一切地推进所有事情——无论波及何人何事——只为践行他心目中拯救世界的使命。”这位分包商称自己仍然是马斯克的粉丝,但特斯拉在奥斯汀当地素有“拖欠账款”的恶名,其公司曾因特斯拉拖欠账款被迫申请多项信贷额度,“在我们所有合作对象中,特斯拉是唯一让我感觉他们根本不在乎把分包商逼到破产的企业。”
3.本田汽车第一财季营业利润惨遭“腰斩”,因美国关税和日元升值
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本田周三公布第一财季营业利润同比下降50%,低于预期,原因是美国汽车关税和日元走强的影响。
该公司当季营业利润为2441.7亿日元,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3234.8亿日元。营收为5.34万亿日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5.25万亿日元。
不过,本田将本财年的营业利润预期从此前的5000亿日元上调了2000亿日元,至7000亿日元,上调幅度达40%。
今年上半年,美国约占本田从日本出口的汽车的四分之一。受中国、亚洲和欧洲市场下滑的影响,该公司同期全球销量下降了5%。
4.TPG将以6.5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汽车软件制造商Infomedia
澳大利亚汽车软件制造商Infomedia周三表示,已同意被资产管理巨头TPG旗下专注亚洲的私募股权部门以6.51亿澳元(合4.21亿美元)的股权价值收购。
根据协议,这家在澳大利亚证交所上市的公司的股东将获得每股1.72澳元,较该股周二收盘价溢价逾30%。
周三早盘交易中,Infomedia股价大涨近28%,至1.6875澳元,为去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Infomedia为全球汽车和汽车服务行业提供“软件即服务”(SaaS)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数据驱动的解决方案。该公司的网站显示,其客户包括BMW(29.2, 0.00, 0.00%)YY>宝马、奥迪和凯迪拉克等全球汽车制造商。
5.韩国和美国将就下调汽车关税的具体时间作进一步讨论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金正官周三表示,韩国需要与美国就对美出口汽车关税从目前的25%下调的时间进行进一步讨论。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表示,美国将对包括汽车在内的韩国进口商品征收15%的关税,这项协议暂时缓解了美国与韩国之间的紧张关系。美国对进口自韩国的大部分商品征收15%关税的措施将于周四开始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