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SiFive:以 RISC-V 为笔,绘就全球半导体新画卷

来源:爱集微 #RISC-V# #SiFive#
1859

RISC-V架构的出现,对于从微控制器到高性能计算在内的广泛应用领域带来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它正以迅猛之势崛起,并引领着新一轮的技术浪潮。而 SiFive,作为这场变革中的关键推动者,不仅是 RISC-V架构演进的奠基者之一,更是其商业化进程中的主力军。

在2025 RISC-V中国峰会期间,SiFive 全球业务发展、销售与客户体验高级副总裁 Jack Kang(刚至坚)在接受集微网专访时,全面剖析RISC-V 的独特价值、生态演进路径、技术应对策略以及 SiFive 在中国市场的深度布局。

RISC-V 的崛起:技术革新与开放生态的双轮驱动

在Jack Kang看来,RISC-V 的成功并非偶然,它具备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可从技术与标准两个维度进行剖析。在技术层面,RISC-V 作为后发架构,具有与生俱来的现代应用适配性。其架构设计简洁,可扩展性强大,在功耗与性能的平衡上表现卓越,这使其在 AI、边缘计算、服务器等新兴技术领域大放异彩。随着 AI 等新兴应用对芯片架构灵活性和模块化程度的要求日益提高,RISC-V 的优势愈发凸显,完美契合了技术发展的潮流。更为关键的是,RISC-V作为开放标准(Open ISA)的本质属性,赋予了它独特的产业价值。 

RISC-V 的开放性与可延展性,使其成为产业共识的平台型基础设施,吸引了全球众多企业投入资源构建生态系统,形成了 RISC-V 持续增长的强大飞轮。这种飞轮效应在今年的RISC-V中国峰会上得到了有力印证,本届参会企业数量同比激增了50%,展现出 "开放标准 → 更多企业投入 → 生态成熟 → 市场扩张" 的商业正循环的强劲动力。

此外,Jack Kang 还提到,RISC-V 的全场景覆盖能力同样令人瞩目。从物联网终端到数据中心服务器,它展现出强大的可扩展性,在 AI 等新兴领域具备天然适配性。当需要新增 AI 指令集或矩阵运算扩展时,RISC-V 的模块化设计让定制化开发效率提升数倍,这种技术优势为 RISC-V 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RISC-V 生态的破局之路:SiFive 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尽管 RISC-V 拥有诸多优势,但其生态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当前,RISC-V 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将这些能力真正落地到垂直行业的商业化产品中。早期 RISC-V 的生态建设主要集中在基础工具、编译器、开源项目和高校研究上,为其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随着进入第二阶段,尤其是在汽车、工业、移动计算等细分领域,市场的诉求已经从 "能用" 变为 "好用" 乃至 "最优解"。

Jack Kang 介绍称,为应对这一挑战,SiFive 制定了 "垂直整合 + 协同定制" 的战略路径。一方面,SiFive 与客户深度合作,打造高度定制化、垂直优化的产品方案;另一方面,联合 EDA、软件生态、加速器等上中下游企业,共同打磨完整的商业交付路径。这种策略使 SiFive 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 AI 与汽车两个关键增长点上,SiFive 已经实现了真实落地。例如,SiFive 为北美大型客户提供了具有 AI 加速接口的处理器核心,通过将控制与加速任务解耦,客户能够灵活搭建多种异构算力架构,充分体现了 RISC-V 在应对快速变化需求中的强大弹性。此外,SiFive 还构建了全栈产品矩阵,覆盖从嵌入式控制器、实时处理内核到 AI 加速核、数据中心级高性能处理器的全场景 IP 组合。SiFive Intelligence 系列,通过定制化接口连接异构加速器,实现单指令架构统一编程,为客户大幅降低软件维护成本。

在垂直行业拓展方面,SiFive 在智能汽车领域与中国头部车企合作域控制器,计划于 2027 年量产;在 AI 计算领域,助力北美客户部署千卡级训练集群;在数据中心领域, 第三代高性能服务器 CPU  IP计划于 2026 年商用,PPA 指标有望超越 ARM 同类产品。同时,SiFive 还建立了分层开发体系,基础层由高校和开源社区驱动,应用层联合商业伙伴优化落地,并主导 RISC-V 国际标准扩展制定,确保硬件差异不影响软件兼容性,有效避免碎片化,为 RISC-V 生态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市场:RISC-V 高性能应用的强劲引擎

中国市场在 RISC-V 生态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成为 RISC-V 高性能应用的重要推动力量,尤其是在汽车和服务器两个领域。在这种背景下,SiFive 已与多家中国企业达成合作,包括汽车电子厂商以及布局服务器和 AI 加速的初创芯片公司。

Jack Kang 以中国汽车企业的自研芯片推进速度为例,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市场的独特动能:"中国车企在电动汽车架构重构方面比欧美市场提前 3 - 5 年,2027 年量产新车将规模使用RISC-V 域控制器,而欧美需等到 2030 年后。"

尽管中国市场存在竞争激烈、价格敏感等现实压力,但 Jack Kang 认为这恰恰为 RISC-V 提供了机遇。Arm 的授权成本较高,在国产车厂降本增效的前提下,RISC-V 凭借其开放可控、灵活、更具成本效益的优势,更受青睐。

此外,中国市场在高性能芯片领域的爆发力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越来越多的初创芯片公司开始布局服务器和 AI 加速领域,选择 RISC-V 架构进行研发。

高性能 RISC-V 一直是业界关注焦点,尤其在 CPU 性能接近甚至挑战 Arm 的话题上。Jack Kang 指出,目前市面上虽有许多公司在谈高性能 RISC-V,但真正能将高性能核产品做出来的公司却寥寥无几。SiFive 是其中为数不多已完成高性能 RISC-V 多代迭代的公司,目前正推进第三代产品,并与客户联合部署。这种长期持续的研发投入,并非所有公司都有能力承担。Jack Kang 直言:" 有些公司还停留在高性能处理器IP开发的早期阶段,但我们已经有IP 交付,有客户在产品里用了。"

当前市场中存在一定程度的 "虚火", Jack Kang 呼吁应当关注 "谁真正有产品,而不是谁宣传的好"。SiFive 坚持以真实的商业产品为基础,脚踏实地推动 RISC-V 生态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SiFive 持续加码投入,目前已在上海、北京、深圳设立团队。重点支持车企和服务器客户实现架构自主、工具链自主和供应链自主,助力中国企业实现自主可控。

采访中,Jack Kang再次强调生态繁荣需以真实产品交付为基础。SiFive 采用严苛的车用 IP 研发流程和测试规范,通过了ISO26262 和 ISO21434 的双重认证。2025 年将有中国客户的 RISC-V 芯片通过 ASIL-D 认证,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国 RISC-V 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全球合作与生态共建,锚定 "终极 ISA" 的长期主义

SiFive 并非孤军奋战,而是积极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推动 RISC-V 生态发展。Jack Kang指出,目前产业链中的 "几乎所有公司都是我们的客户或合作伙伴",无论是上游的 EDA 工具商,还是软件生态、调试工具,SiFive 都保持着紧密合作。SiFive 不仅在做 IP 授权,更承担着 "推动 RISC-V 生态壮大" 的责任。在全球范围内,SiFive 积极牵头构建 RISC-V 在各个垂直行业的开发框架、标准接口和参考平台,为整个产业提供可商用的路径。

展望未来,SiFive 将持续加大在技术纵深方面的投入,将矢量计算(Vector)与矩阵扩展(Matrix Extension)深度集成,攻克大模型端侧部署瓶颈,进一步提升 RISC-V 在 AI 等领域的性能表现。在生态建设方面,SiFive 将继续坚持长期主义,不为短期的市场热度所迷惑,而是专注于真实产品的研发与交付,以推动 RISC-V 生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当全球新增越来越多AI 芯片采用 RISC-V 架构时,这个开放生态将重塑半导体产业规则。SiFive 将继续以开拓者的姿态,引领 RISC-V 技术与生态的发展潮流,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带来更多的创新与变革。

毫无疑问,RISC-V 的出现是一次系统性变革,其开放、灵活和技术先进性的独特组合,使其具备挑战传统半导体体系的强大潜力。而 SiFive 作为这场变革的先行者,早已从 "开放标准布道者" 转变为推动商业化落地的核心力量。无论是全球高性能 IP 的布局,还是中国新能源汽车 IP 的加速落地,SiFive 都以卓越的执行力将开放标准转化为现实能力。

Jack Kang 说:"RISC-V 是世界共同的架构,而中国,正是推动它向前奔跑的关键引擎。"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SiFive 将继续携手全球合作伙伴,以中国市场为重要支撑,共同书写 RISC-V 生态发展的壮丽篇章,推动全球半导体产业迈向更加开放、创新的未来。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RISC-V# #SiFive#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