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勤技术:受让晶合集成6%股权是公司产业首次延伸至半导体晶圆制造领域
2.海外芯片股一周涨跌幅:美两周内公布芯片进口调查结果,费城半导体指数跌2.09%
3.图像传感器业务推动业绩提升,豪威集团H1净利润同比预增39.43%-49.67%
4.芯导科技拟收购吉瞬科技及瞬雷科技股权
5.铭普光磁拟1.18亿元收购深圳ABB电动交通,助力国际化进程
6.中芯国际:华夏基金减持65.18万股
1.华勤技术:受让晶合集成6%股权是公司产业首次延伸至半导体晶圆制造领域
8月3日,华勤技术在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公司受让晶合集成6%股权的战略投资,交易金额达到23.9亿元,是华勤技术首次将产业触角延伸至半导体晶圆制造领域,实现"终端产品+芯片制造"的垂直整合。
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华勤技术成为晶合集成重要战略股东及伙伴,这一战略布局不仅延续了华勤技术一直以来向产业链上游拓展和协同的战略,更向产业链核心环节深入,将增强技术实力与产品竞争力,提高经营韧性与抗风险能力。
同时,晶合集成作为国内头部半导体晶圆制造厂,其下游代工制造产品包含显示驱动芯片、图像传感器、电源管理芯片以及微控制单元等各类半导体芯片,上述芯片被广泛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个人电脑、工控显示等各类消费电子及办公场景终端产品中,终端应用产品与与华勤技术现有“3+N+3”产品队列高度重合。
此前,华勤技术通过收购华誉精密、河源西勤、南昌春勤强化智能终端结构件自主生产,持续增强整机竞争力;通过收购易路达控股切入声学模块领域,借助其客户优势及海外基地完善华勤技术全球客户队列布局;通过收购昊勤机器人切入新兴业务领域,推动公司产品战略布局的升级。而此次涉足晶圆制造领域,是持续深化公司产业布局的重要举措。
2.海外芯片股一周涨跌幅:美两周内公布芯片进口调查结果,费城半导体指数跌2.09%
编者按:一直以来,爱集微凭借强大的媒体平台和原创内容生产力,全方位跟踪全球半导体行业热点,为全球用户提供专业的资讯服务。此次,爱集微推出《海外芯片股》系列,将聚焦海外半导体上市公司,第一时间跟踪海外上市公司的公告发布、新闻动态和深度分析,敬请关注。《海外芯片股》系列主要跟踪覆盖的企业包括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全球半导体主要生产和消费地的上市公司,目前跟踪企业数量超过110家,后续仍将不断更替完善企业数据库。
上周,全球重要指数涨少跌多。美股方面,道指跌2.92%,纳指跌2.17%,标普500跌2.36%。欧洲地区,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57%,法国CAC40指数跌3.68%,德国DAX30指数跌3.27%。亚洲地区,日经225跌1.58%,韩国综合跌2.40%,台湾加权指数涨0.30%。另外,费城半导体指数跌2.09%。
整体行情:美两周内公布芯片进口调查结果
北京时间8月2日凌晨,美股周五收跌,标普500指数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下滑。市场关注特朗普政府调整后的关税方案与科技巨头财报。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远逊预期,显示劳动力市场正加速恶化,使交易员加大了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押注。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周日表示,特朗普政府将在两周内公布针对半导体进口的国家安全调查结果,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则暗示即将提高关税。在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会晤后,卢特尼克告诉记者,此次调查是欧盟寻求谈判达成一项更广泛的贸易协定以“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原因”之一。
特朗普表示,许多公司将在美国投资半导体制造业,其中包括一些来自中国台湾和其他地方的公司,以避免受到新关税的打击。他说,冯德莱恩“以更好的方式”避免了即将实施的芯片关税。特朗普和冯德莱恩宣布了一项新的框架贸易协定,其中包括对进入美国的欧盟进口产品征收15%的全面关税。
特朗普表示,该协议包括汽车,根据单独的行业关税行动,汽车将面临更高的 25% 的关税。特朗普政府今年 4 月表示,正在调查过度依赖外国进口的药品和半导体是否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芯片架构提供商Arm Holdings首席执行官Rene Haas周三(7月30日)表示,该公司正在投资开发自有芯片,这标志着其向其他公司授权设计蓝图的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近几个月来,市场由于预期该公司将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参与者,Arm股价飙升。Arm发布的季度业绩预测未能令投资者满意,周三盘后交易中,Arm股价下跌约8%。Arm加大对自有芯片开发的投资计划,标志着其背离了长期以来为包括英伟达和亚马逊 在内的多家公司提供知识产权的长期业务,这些公司都已在设计自己的芯片。Haas表示,成品芯片是Arm已在销售的计算子系统 (CSS) 产品的“物理体现”。
据报道,两位消息人士透露,英伟达上周向代工厂商台积电订购了30万片H20芯片组,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补充称,中国的强劲需求促使英伟达改变了仅依赖现有库存的策略。特朗普政府本月允许英伟达恢复向中国销售H20图形处理器(GPU),推翻了4月份因国家安全担忧而实施的一项有效禁令,该禁令旨在阻止中国获得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在美国于2023年底对其其他人工智能芯片组实施出口限制后,英伟达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了H20,这款芯片的计算能力不如英伟达在中国以外市场销售的H100或其新的Blackwell系列。消息人士称,台积电的新订单将增加英伟达现有60万至70万枚H20芯片的库存。
特斯拉已签署一项价值165亿美元的协议,从三星电子采购芯片。此举或将提振三星电子尚未盈利的晶圆代工业务,但不太可能帮助特斯拉提高电动汽车销量或加快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表示,三星位于得克萨斯州泰勒市的新芯片工厂将生产特斯拉的下一代AI6芯片。这可能会重振三星的项目。由于难以留住和吸引大客户,该项目一直面临长期拖延。三星股价上涨,因市场预期这笔交易将帮助这家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制造商在人工智能(AI)芯片生产领域取得进展。目前,三星在AI芯片生产领域落后于台积电等竞争对手。
联发科30日举行法说,释出未来展望,执行长蔡力行指出,持续深化AI芯片战略,首批2nm芯片9月试产。第二季因不利汇率因素影响,营收呈现衰退,每股税后纯益(EPS)17.5元新台币;第三季则因需求提前满足,联发科预估将中位数季减7%~13%。尽管外在环境持续纷扰,但在高端机型渗透率提升、与英伟达深度合作下,蔡力行对中长期成长保持信心。展望第三季,蔡力行对天玑9500和GB10量产充满期待;然而,由于部分需求已提前上半年反应,造成季度模式改变,联发科预期第三季营收季减,新台币合并营收区间为1301亿至1400亿元。
个股方面:欧美地区势态较差,亚洲地区涨少跌多
爱集微跟踪的106家境外半导体上市公司表现较差,其中30家上涨,76家下跌,费城半导体指数跌2.09%。
美股57家公司涨少跌多,13家上涨,44家下跌,其中涨幅居前的是泰瑞达(15.54%)、蓝博士半导体(15.21%)、MONOLITHIC POWER SYSTEMS(9.93%),跌幅居前的是英特格(-17.54 %)、FORMFACTOR(-15.14%)、INDIE SEMICONDUCTOR(-10.53%)、奇景光电(-9.33%)、SYNAPTICS(-9.00%)、莱迪思半导体(-8.92%)。
欧洲方面,8家公司,2家上涨,6家下跌,其中涨幅居前的是北欧半导体(3.22%),跌幅居前的是德国世创(-12.84%)、SOITEC(-9.31%)。
日韩地区,13家公司,2家上涨,11家下跌,其中涨幅居前的是WONIK IPS(12.27%),跌幅居前的是TOKYO ELECTRON(-19.87%)、爱德万测试(-11.14%)、LASERTEC半导体(-11.12%)。
中国台湾及中国香港地区28家公司中,13家上涨,15家下跌,其中涨幅居前的是京元电子(7.14%)、信骅(4.68%)、景硕科技(3.00%),跌幅居前的是ASMPT(-7.65%)、力成(-7.11%)、旺宏(-6.22%)、硅力-KY(-5.76%)。
3.图像传感器业务推动业绩提升,豪威集团H1净利润同比预增39.43%-49.67%
8月4日,豪威集团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称,预计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37.22亿至140.22亿元,同比增加13.49%到15.97%。
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9.06亿至20.46亿元,同比增加39.43%到49.6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78亿至20.18亿元,同比增加36.89%到47.09%。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0.9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3.6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72亿元;每股收益为1.14元/股。
公告称,2025年上半年,伴随着公司图像传感器产品在汽车智能驾驶,全景、运动相机等应用市场的持续渗透,相关领域的市场份额稳步成长,公司的营业收入持续增长,第二季度的营业收入创下历史新高。公司营收规模增长的同时,得益于管理效率提升,有效促进了净利润增长与盈利能力的释放。
4.芯导科技拟收购吉瞬科技及瞬雷科技股权
8月3日,芯导科技(688230)晚间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吉瞬科技100%股权和瞬雷科技17.15%股权,从而实现对瞬雷科技的100%控制。本次交易价格暂定为4.03亿元。
根据公告,芯导科技计划向盛锋、李晖、黄松、王青松、瞬雷优才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并支付现金,以购买吉瞬科技100%股权和瞬雷科技17.15%的股权。通过此次交易,芯导科技将直接及间接持有瞬雷科技100%股权,实现对后者的全面控制。
公告显示,瞬雷科技主要从事功率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而吉瞬科技则直接持有瞬雷科技82.85%的股权,仅为瞬雷科技的持股主体。
此次收购的背景在于芯导科技进一步拓展其在功率器件领域的业务布局。通过收购瞬雷科技,芯导科技将能够整合双方的研发和生产资源,提升市场竞争力。
对于公司及投资者而言,此次收购有望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首先,芯导科技将借此完善其在功率器件领域的产业链布局,增强产品线多样性。其次,瞬雷科技的技术和市场份额将为芯导科技带来新的增长点,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为应对此次收购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芯导科技表示将积极整合双方资源,优化管理结构,确保收购后的顺利过渡和业务协同效应的发挥。
目前,相关交易尚需经过监管部门审批,芯导科技将持续更新相关进展,确保信息透明。
5.铭普光磁拟1.18亿元收购深圳ABB电动交通,助力国际化进程
8月3日,铭普光磁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约1.18亿元购买深圳ABB电动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标的公司”)60%股权。
本次股权购买完成后,铭普光磁将持有标的公司60%股权,并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2025年8月1日,铭普光磁与卖方签署了《有关出售及购买深圳ABB电动交通科技有限公司60%股权之股权出售和购买协议》和《关于深圳ABB电动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协议》。
据介绍,标的公司是ABB电动交通的全球交流充电和中国直流充电业务,具备完整的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为全球逾70多个国家的、包括ABB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客户提供一站式充电解决方案,包括硬件(交流、直流等)、软件(CPMS充电桩管理软件)与服务(安装、CaaS充电即服务);2024年近三分之二销售收入来自海外市场。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标的公司资产总额为66,958.87万元,负债总额为41,800.31万元,净资产为25,158.56万元,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6,372.16万元,利润总额负8,643.91万元,净利润为负8,328.34万元。
截至2025年3月31日,标的公司资产总额为72,344.75万元,负债总额为45,473.74万元,净资产为26,871.02万元,2025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5,422.77万元,利润总额1,638.79万元,净利润为1,712.46万元。
基于市场化交易原则谈判最终确定本次交易标的公司100%的企业价值确定为1.4亿元,标的公司100%的股权价值确定为1.97亿元,本次收购60%的股权对应的股权价值约为1.18亿元。
标的公司与铭普光磁在供应链和渠道方面都有较强协同。充电桩单桩需配置多组磁性元器件(如变压器、电感、滤波器等),市场规模与充电桩增量直接挂钩。铭普光磁核心业务之一为磁性元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希望可以充分利用产业协同的方式,获得行业发展红利。结合标的公司的海外销售渠道与铭普光磁出海渠道搭建的战略互补性,未来公司海外业务将稳健发展,在欧洲、东南亚等核心海外市场持续深耕,助力推进公司国际化进程,符合公司全体股东利益。
6.中芯国际:华夏基金减持65.18万股
日前,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华夏基金旗下的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近期通过证券交易所交易减持中芯国际境内股票65.18万股,变动比例为0.03%。变动后,该基金持有中芯国际股票9882.79万股,占公司境内总股本的比例为4.97%,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24%。本次持股变动是基于基金投资策略进行的正常调整,不影响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