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击】理想i8撞击重卡测试,引发争议

来源:爱集微 #汽车#
4031

1.理想i8与乘龙卡车对撞事件再发酵,理想汽车声明为无心之举

2.丰田在泰国采购中国零部件,供应链迎重大转折

3.余承东:尊界S800上市67天大定突破10000台

4.曝吉利对多品牌智驾团队大调整:极氪将并入千里科技,smart团队要转岗

5.宝马集团H1收入同比下滑8%,中国市场销量下降

6.小马智行Robotaxi服务正式启动,上海浦东迎来自动驾驶出行新体验


1.理想i8与乘龙卡车对撞事件再发酵,理想汽车声明为无心之举

日前,一个关于理想新车i8与乘龙卡车对撞的视频引发广泛争议,理想汽车于8月3日发布《关于理想i8安全性碰撞测试的说明》,具体如下:

1、为什么要做这次测试
理想汽车始终将用户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致力于为每一位家庭用户打造安全、安心的出行空间。为此,在理想i8开发过程中,团队采用“短前悬安全结构”设计,既保障了为用户提供“媲美MPV”的宽敞驾乘空间,又兼顾了车辆的被动安全表现。
为了确保新设计的安全可靠性,理想汽车决定通过主动模拟现实生活中对用户安全极为关键的对撞场景,科学验证并持续提升理想i8的被动安全性能。本次理想汽车特别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执行高强度碰撞测试,并通过视频形式,透明、真实地向用户展示测试过程和结果,理想汽车的初衷就是让用户看到理想i8在提升车辆安全性上的努力与成果。
面对复杂、不可预知的真实道路环境,理想汽车深知“小车对撞大车”的危险工况,对于车辆安全性的极高要求,“小车碰撞大车”一直是广大乘用车用户最关心的安全话题之一,也是全球众多重视安全性的主流车企广泛采用的测试和宣传方式。
2、碰撞测试的表现
本次测试参照普通公路高频发生的交通事故情形制定测试要求,委托中国汽研执行。中国汽研作为国资央企、国家一类科研院所,是中国汽车行业产品开发、试验研究、质量检测的重要平台。理想汽车高度认可中国汽研的专业能力和测试公正性,坚信其碰撞测试的数据和结果具有科学权威性。
理想i8创新的短前悬安全结构,前向有3条纵向力传递路径,前舱中密布11个环形吸能结构,有效化解正面撞击带来的冲击力,提升了车辆的被动安全水平。经本次测试,理想i8的A柱、B柱、C柱、门梁均未发生明显变形,9个安全气囊全部正常展开,电池包无漏液无起火,车门自动解锁、门把手自动弹开,充分展现了理想i8的安全性。
3、关于此次事件的舆论影响
本次测试目的只是为了验证和提升理想i8的被动安全性能,并非针对其他任何品牌进行产品质量评价,测试结果也不应被解读为对其他品牌产品质量的论断。测试所用东风柳汽乘龙品牌二手卡车仅作为移动式壁障物,理想汽车称,公司无意、也没有对其做出质量方面的引导性评价。对于测试过程导致东风柳汽乘龙品牌被意外卷入舆情争议,理想汽车实属无心之举。针对网络中因对测试目的和过程不了解而出现的误解和片面解读,理想汽车希望通过此次声明还原事实,为行业健康交流提供更多真实依据和参考。
东风乘龙作为中国卡车行业的标杆品牌,品质和安全始终值得广大卡友信赖。为此,理想汽车特别澄清,理想汽车与东风柳汽乘龙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理想汽车专注于家庭乘用车,而对方是中国卡车领域的杰出代表、拥有数十年历史的央企行业标杆,理想汽车一直秉持敬重之心。理想汽车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反内卷的号召,为营造公平有序的行业环境、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
4、关于网友讨论的热点话题
理想i8开发阶段,按照最新发布的国标(GB 11551-2014《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20071-2025《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20072-2024 《乘用车后碰撞安全要求》)等国家标准开发。同时,理想i8也按照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 24版规程五星标准和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 23版规程G+G+G+A等级要求开发,并涵盖了“钻卡”、“卡车夹击”等100多项企业测试工况。在此之前,理想汽车全系车型均获得包括中汽中心、中保研等权威第三方测试的最高评价。
理想汽车对理想i8的安全性充满信心,也相信它能够通过各种严苛检验。同时,理想汽车对中国汽车行业整体的安全开发水平和持续进步也有坚定信心。理想汽车表示,未来,公司将与行业同仁一道,不断推动汽车安全技术创新,共同守护每一位用户的出行安全。

中国汽研声明:理想i8碰撞测试仅验证理想i8车辆安全性

8月3日,中国汽研关于理想i8的碰撞测试引发舆论事件发布声明函件称,该测试项目仅验证理想i8车辆安全性,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不涉及其他品牌车辆的安全性能评价。

中国汽研于2025年6月27日在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性能路对理想i8(VIN:HLX13B172S1200081)进行测试。

该测试项目仅验证理想i8车辆安全性,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不涉及其他品牌车辆的安全性能评价。

企业依据中国典型交通事故普通公路场景下的事故形态制定测试大纲,由中国汽研试验团队执行。根据搭建交通事故场景的需要,仅以卡车整备质量作为选择标准,在市场端随机购买了二手卡车作为移动式壁障车。

测试前,试验团队对样品车辆理想i8进行了查验确认,并对移动式壁障车进行了整备:外饰伪装(车身红色改白色、伪装粘贴)、安装自动驾驶装置,并配重至8吨。测试过程中,理想i8的碰撞速度为60±2km/h,移动式壁障车相向速度为40±2km/h。

测试结束后,理想i8的乘员舱无明显变形,气囊展开正常、电池包无漏液无起火、车门自动解锁、门把手自动弹开。移动式壁障车经高强度碰撞后,驾驶室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形整体结构完整、车门可以正常打开。

以上为整个交通事故场景模拟的测试情况。截至发文前,中国汽研未在任何平台、媒介发布测试数据、报告和影像资料,也未就此次事件做出任何官方回应。对此,中国汽研倡议行业、媒体和公众平台客观理性,共同维护行业生态,维护网络清朗。同时,中国汽研将保留对恶意解读、误导传播的平台和个人媒体的法律、声誉的追诉权。

2.丰田在泰国采购中国零部件,供应链迎重大转折

据报道,丰田泰国生产基地将从中国厂商采购零部件,在2028年开始在当地生产的新款电动车上采用中国零部件。

丰田通过采用中国厂商的零部件来提升成本竞争力,这将成为以日系企业为主轴的东南亚日本汽车供应链的重大转折点。

多位相关人士透露,丰田已开始在泰国正式采购中国企业生产的零部件。

丰田向其主要交易对象、当地大型零部件企业森密集团(Summit Group)介绍了中国的内饰材料制造商“芜湖跃飞新型吸音材料”。两家企业于2025年1月在泰国新设了合资企业,打算今后在当地设立工厂,为丰田供应零部件。这被认为是日本大型车企首次主导推动中国大型零部件企业进驻当地市场。

丰田还在呼吁日系零部件企业采用中国企业的产品,包括生产模具的浙江凯华模具以及生产树脂材料的金发科技。方针是采用更多具有价格竞争力的中国零部件,此举的另一个意图被认为是促进日系企业降低成本。

与此同时,2025年1月~5月,日系车在泰国新车销量中的份额已有90%降至71%,而中国车的份额则上升至16%。

3.余承东:尊界S800上市67天大定突破10000台

8月4日,余承东宣布尊界S800上市67天大定突破10000台!另有消息称,该车将于8月中旬开启大规模交付。

资料显示,尊界S800是华为与江淮合作推出的尊界品牌首款车型,定位百万级的超豪华车,于2025年5月30日正式上市,售价70.8万元至101.8万元。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形式,双电机和三电机可选。其中增程版搭载1.5T增程器,最大功率115kW。双电机版纯电续航里程为311km和302km,三电机版纯电续航里程为276km、271km和258km。支持6C倍率快充,SOC 10%-80%充电时间为10.5min。

纯电版搭载94.364kWh电池包,双电机版CLTC纯电续航里程为622km,三电机版CLTC纯电续航里程为702km。支持5C倍率快充,SOC 10%-80%充电时间为12min。

该车搭载途灵龙行平台,采用全域融合架构,配备HUAWEI ADS 4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拥有36个传感器,云端世界引擎AI技术生成数据,车端世界行为模型能够实现端到端类人智能辅助驾驶体验。

车身方面,该车采用全新玄武车身架构设计,1500MPa+热成型钢占比超24%、超高强钢与铝含量占比超92%。车身架构采用10横9纵布局,侧车顶最大承压达16吨,整车扭转刚度达53300N·m/deg。

尊界S800自5月30日发布上市以来,迅速吸引无数目光,上市首个小时大定突破1000台,70%为百万顶配版,上市19天累计获得大定超5000台。6月18日,“合肥发布”披露,当日上午,位于肥西的尊界超级工厂内,江淮汽车与华为联手打造的首款百万级旗舰轿车尊界S800正式开启批量投产。

4.曝吉利对多品牌智驾团队大调整:极氪将并入千里科技,smart团队要转岗

8月4日,公众号StrongerTang报道称,吉利汽车将对旗下智驾团队进一步整合,其中极氪智驾团队整体并入到千里科技,smart智驾团队员工可选择转岗到千里科技、吉利研究院等,路特斯暂时维持原状。

此次调整涉及极氪约1300人,smart约100人,调整后,工作地点、薪资待遇保持不变。

另据《21汽车·一见Auto》报道,目前极氪智驾团队将近1500人、吉利研究院将近1000人,迈驰智行约500人(旷视科技成立的智驾公司),合计约3000人规模。近日,千里科技CEO印奇、千里科技联席总裁王军、吉利汽车CEO淦家阅、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陈奇等沟通明确未来吉利只有一个智驾团队(即千里智驾公司),吉利研究院、极氪智驾团队等都整合进新智驾公司。

吉利目前除了旗下研究院,还有极氪、路特斯、亿咖通、福瑞泰克等多个智驾团队,整合难度较大。今年3月,吉利明确将其智驾方案统一为“浩瀚架构”,共分5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价位车型。

2024年下半年以来,力帆科技调整幅度很大:2024年7月印奇斥资通过江河汇曲线入股,同年11月印奇当选为力帆科技董事长,同时提出全新的"AI+车"发展理念。

今年2月12日,在力帆科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公司《关于变更公司名称、证券简称及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获得参会股东一致通过。2月12日下午,力帆科技正式完成关于公司名称变更的工商登记并发布相关公告。

3月2日,千里科技同意公司与两江产业基金、重庆产业母基金、江河汇、吉利、迈驰、路特斯共同签订《车BU投资框架协议》,指定公司全资子公司与两江产业基金或其指定关联方、重庆产业母基金及江河汇指定主体共同出资15亿元发起设立有限合伙企业。

千里合伙企业设立后,将以15亿元现金向由关联方吉利或其指定主体、关联方迈驰、关联方路特斯或其指定主体及为员工激励目的设立的员工持股平台共同投资设立的重庆千里智驾有限公司进行增资。

6月27日,千里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智骐鑫旺与两江产业基金、重庆产业母基金及江河乾达,依照前期协议约定共同设立重庆江河启兴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册资本15亿元,并已于6月27日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取得重庆两江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

千里科技的汽车销量也在此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最新数据显示,千里科技7月公司汽车整车合计销量10222辆,同比增长142.34%;本年累计销量48950辆,同比增长73.7%。

5.宝马集团H1收入同比下滑8%,中国市场销量下降

7月31日,宝马集团发布业绩报告称,宝马集团2025年上半年的收入为677亿欧元,同比下降8%;税后净利润为40亿欧元,同比下滑29%。

宝马汽车上半年全球总销量为1,207,388辆,同比下降0.5%。从地区来看,在欧洲,宝马集团的销量稳健增长8.2%,销量为498,670辆;在美洲地区,宝马交付量增长3.4%至237,972辆;在美国市场,交付量同比增长2.7%,共交付客户193826辆;在中国市场,宝马上半年销量为317,862辆,同比下降15.5%。

从新能源车型来看,纯电和插电混动车型合计销量318,949辆,同比大涨18.5%。其中纯电动车型全球销量220,540辆,同比增长15.7%,

宝马集团CEO Oliver Zipse表示,9月,NEUE KLASSED的首款车型iX3将在慕尼黑车展上首次亮相。到2027年,宝马将在所有细分市场和驱动类型中推出40多款全新和改进车型。每辆车都将体现创新技术集群和新设计语言。通过这种方式,公司可以实现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6.小马智行Robotaxi服务正式启动,上海浦东迎来自动驾驶出行新体验

8月4日,小马智行发文称,8月1日起,小马智行正式在上海浦东启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目前服务范围包括上海浦东新区金桥和花木区域。

小马智行作为首批获得上海新一批智能网联示范运营牌照的企业,与锦江出租合作率先推出了面向公众常态化运营的Robotaxi服务。每周一至周五早7:30至晚9:30,市民通过“小马智行”手机App或打车小程序,均可呼叫Robotaxi作为出行交通工具。

Robotaxi服务的运营线路覆盖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啦啦宝都购物中心、世纪公园、浦东足球场地铁站等核心商圈、地标场所及热门地铁。

据悉,小马智行现已通过全球累计超5000万公里的自动驾驶路测,在包括极端天气、复杂路况在内的各类场景中,验证了其技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汽车#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