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边缘 AIoT 技术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跨越,安防监控正经历从 "被动记录" 到 "主动感知" 的范式革新。在这一进程中,AOV(Always On Video)全时录像技术因其 "7×24 小时无间断感知" 的核心能力,成为无网无电场景、长效值守需求的关键解方。作为君正 T41 AOV 技术 2023 年的首批开发者,捷高电子凭借对安防场景的深刻理解与持续研发投入,基于君正新一代 T32 芯片推出 DL32A-4G 双目 AOV 枪球新品,再次定义边缘智能安防的技术边界。
从先行者到引领者
捷高的 AOV 技术积淀与研发定力
早在 2023 年,捷高便敏锐捕捉到安防市场对 "全时感知 + 低功耗" 的迫切需求,成为君正 T41 AOV 技术的先行开发者。彼时,其基于 T41 打造的初代 AOV 产品已实现 "事件触发无漏录" 的突破,却也发现了传统方案的三大痛点:极端环境下续航不足、复杂场景误报率高、多摄协同响应滞后。
为此,捷高组建专项研发团队,围绕 "功耗、智能、协同" 三大方向持续攻关。通过与君正深度联合调试,其研发人员将 T41 的 NPU 算力与场景算法深度耦合,在人形侦测准确率上实现从 95% 到 99% 的跨越;针对多摄同步问题,独创 "动态帧对齐" 技术,使双摄响应延迟缩短至 20ms 以内。这种 "芯片能力 + 场景算法" 的协同研发模式,为新一代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君正 T32 芯片发布时,捷高已积累超过 1500 小时的 AOV 场景实测数据,涵盖从 - 30℃极寒到 60℃高温的极端环境,为快速落地新一代产品提供了关键支撑。
DL32A-4G
以场景痛点为导向的技术突破
基于 T32 的技术升级,捷高 DL32A-4G 实现了三大维度的突破,重新定义 AOV 产品标准。
全时续航与智能节电的平衡:搭载 T32 的 RISC-V 协处理器,DL32A-4G 实现 "休眠 - 唤醒" 的无缝切换 —— 休眠时以 1 帧 / 秒低帧率录像,功耗低至 50mW;触发事件后 0.1 秒内切换至全帧率,较上一代方案功耗降低 30%。配合 12 节 18650 电池(24000mAh)与 15W 太阳能板,即使连续 15 天阴雨天仍能保持续航,真正实现 "全年无间断值守"。这种优化不仅依赖芯片本身的低功耗特性,更源于捷高对电池充放电曲线的精准建模,通过算法动态调节录像帧率,使电量利用效率提升 25%。
智能侦测与低误报的双重保障:依托 T32 的 1T 算力与 Magik 2.0 平台,捷高升级了 "多特征融合" 侦测算法。相比传统仅依赖轮廓识别的方案,新算法融合人形骨骼特征、运动轨迹与环境光特征,使 30 米内人车侦测准确率达 99.9%,误报率降低 90%。在农村路口等复杂场景测试中,对家禽、树叶晃动等干扰因素的过滤能力提升 4 倍,大幅减少无效告警对用户的干扰。
双目协同与细节追踪的无缝衔接:针对传统枪球联动 "视角断层" 问题,DL32A-4G 采用 "广角监控 + 细节追踪" 的双摄架构:4mm 广角枪机覆盖 120° 范围,6mm 变焦球机精准追踪目标。借助 T32 支持的 MIPI-2Lane+2Lane 多摄接口,捷高研发的 "智能视场切换" 算法可根据目标距离自动调节球机倍率,从发现目标到锁定细节仅需 0.5 秒,较行业平均水平快 1 倍。
此外,为解决偏远地区联网难题,该产品内置全网通 4G 双卡模块,支持电信 / 移动信号智能切换,在无网山区的信号接通率提升至 98%,远超行业 85% 的平均水平。
芯片与方案的协同
君正技术的场景化赋能
捷高产品的突破,离不开君正 T32 芯片的技术支撑。其新一代 ISP Tizano-v4.0 为 DL32A-4G 的 "日夜全彩" 提供关键能力 —— 通过优化暗区色彩矫正算法,使弱光环境下色彩还原度提升 40%,配合 F1.0 超星光镜头,实现 "0.01lux 照度下全彩成像";Hera-V1.2 编码器则让低码率场景下的画质细节提升 10.7%,在 4G 传输带宽有限的偏远地区,仍能保证关键细节清晰可辨。
更重要的是,T32 的内存优化能力(如 6M 分辨率仅需 512Mb 内存)为捷高的多摄方案提供了灵活性。通过将双摄数据处理与 AI 算法运行的内存占用动态分配,使系统在复杂场景下仍保持流畅运行,这正是捷高 "硬件 - 算法" 协同研发理念的最佳体现。
从 T41 到 T32,从初代 AOV 到 DL32A-4G,捷高的演进之路不仅是技术迭代的缩影,更展现了专业安防方案商 "以场景定义技术" 的核心逻辑。随着 DL32A-4G 在农田安防、边防监测等场景的落地,其正推动 AOV 技术从 "可选配" 变为 "刚需",为边缘智能安防打开更广阔的应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