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商务部:中美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如期展期90天;总投资5亿元 新锐流铭LED光源及模组生产项目正式开工

来源:爱集微 #本土IC进展#
9686

1.商务部:中美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如期展期90天;

2.总投资5亿元 新锐流铭LED光源及模组生产项目正式开工;

3.芯粤能获颁ISO/IEC 27001:202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证书;

4.英伟达被约谈 商务部、外交部回应;

5.中国科大在二维磁性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6.中国科学院在太赫兹三光梳光源方面取得进展

1.商务部:中美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如期展期90天

7月31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进一步稳定中美经贸关系,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稳定注入更多确定性。

据悉,今年5月,《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此发表谈话,商务部表示,本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这一举措符合两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期待,也符合两国利益和世界共同利益。希望美方以这次会谈为基础,与中方继续相向而行,彻底纠正单边加税的错误做法,不断加强互利合作,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共同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2.总投资5亿元 新锐流铭LED光源及模组生产项目正式开工

据孝感国家高新区消息,7月28日,新锐流铭LED光源及模组生产项目开工仪式在孝感高新区举行,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将建设20条大功率LED生产线,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5亿元,税收1000万元。

该项目投资方隶属于北京北大青鸟环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专业从事高端陶瓷高功率LED光源及模组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照明、汽车、消费电子、舞台照明、手机闪光灯、商业照明、红外安防等领域,主要有陕汽重卡、中国一汽、吉利汽车、雅迪、长春海拉车灯等一批知名客户。

3.芯粤能获颁ISO/IEC 27001:202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证书

广东芯粤能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粤能”)于2025年7月正式获得由国际权威认证机构英国标准协会(BSI)颁发的ISO/IEC 27001:202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此次认证通过,标志着芯粤能已具备系统化、规范化的信息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在信息安全管理领域正式迈入国际标准化水平,为公司有效保护客户及自身重要信息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

芯粤能严格遵循ISO/IEC 27001:2022标准的管理规范与实施细则,将信息安全要求深度融入公司运营流程。通过持续的优化与实践,在信息资产的系统化保护、安全风险的前置识别与有效管控、运营安全的可靠性等方面实现了显著的提升与协同。公司始终致力于推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完善,不断强化全员信息安全意识,规范信息安全工作流程,确保体系的有效落地。

信息资产安全是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石。未来,芯粤能继续严格贯彻“实施动态风险管理,保障信息资产安全,满足相关方要求,实现业务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安全方针,继续深化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不断提升综合管理效能,为业务的稳健运营与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实的基础。

ISO/IEC 27001:2022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ISO/IEC 27001:2022 是国际公认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该标准要求组织建立、实施、运行、监控、评审、维护和改进一套系统化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覆盖信息安全策略、组织结构、人员培训、系统开发维护等关键维度。

4.英伟达被约谈 商务部、外交部回应

商务部在北京举办例行新闻发布会。有媒体记者提问,国家网信办约谈英伟达对中美经贸有何影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关于你提问的问题,目前没有可提供的信息。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7月31日例行记者会。会上有外媒记者提问称:中国今天宣布已约谈美国公司英伟达,讨论其H20芯片相关的严重安全问题,请问外交部有何评论?郭嘉昆对此表示,具体问题请你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进行了解。

据悉,7月31日,网信办发布公告指出,近日,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此前,美议员呼吁要求美出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透露,英伟达算力芯片“追踪定位”“远程关闭”技术已成熟。为维护中国用户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关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5年7月31日约谈了英伟达公司,要求英伟达公司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5.中国科大在二维磁性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我院李鹏教授及其合作者东南大学张晓倩副教授、美国密苏里大学边广教授(斯隆学者)在物理学知名期刊《Reports of Progress in Physics》(影响因子IF=20)上发表综述文章,相关成果以“Advances in 2D magnetic chromium telluride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spintronic applications”为题成功发表。

二维铁磁材料在自旋电子器件、量子传感等诸多领域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潜力,其独特特性有望为未来低功耗、高性能自旋电子器件,以及低温电子学器件与芯片的研发,提供全新的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案,进而推动电子器件及芯片技术向更高效、更节能的方向突破。铬碲化物(CrTeₓ)因其金属性电子结构、强磁各向异性和可调交换耦合等特性而备受关注,是研究自旋电流产生与调控的理想平台。

基于上述潜力,李鹏教授团队系统研究了二维铁磁材料CrTeₓ的生长工艺与器件技术,重点报道了该材料在大规模外延薄膜制备方面的最新突破,特别是高质量、大面积CrTeₓ薄膜的合成方法。团队进一步探讨自插层和异质结构工程在调控这些材料磁性与结构特性中的作用。文章回顾了CrTeₓ的能带结构、磁性特征和自旋动力学,特别强调了厚度依赖的能带色散、磁各向异性以及斯格明子的出现。此外,本文还突出CrTeₓ在自旋电子学中的应用,涵盖了反常霍尔效应、拓扑霍尔效应、自旋阀和自旋-轨道力矩器件,体现了二维磁性材料在自旋电子学及量子器件中的巨大潜力。此篇综述为二维磁性材料在下一代自旋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指导。

图:CrTeₓ:磁特性可调的二维材料及其在自旋电子学中的广泛应用。

相关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同时也得到中国科大微纳研究与制造中心、信息科学实验中心的支持。(文章来源:中国科大微电子学院)

6.中国科学院在太赫兹三光梳光源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黎华研究员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曾和平教授团队合作,在太赫兹(THz)三光梳光源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紧凑型THz三光梳光源的实现方案,构建了由三个THz量子级联激光器(QCL)组成的三光梳系统,提升了信息获取能力与测量精度。研究团队采用片上集成的双光梳(Comb-1和Comb-2)与独立单光梳器件(Comb-3)相结合的三光梳架构(见图1a),在实现样品探测功能的同时,还提升了系统的热稳定性。通过自探测技术,可获得任意两组光频梳多外差混频产生的三光梳信号。该工作不仅为THz光谱学、精密测量等领域提供了高性能光源解决方案,同时也为THz多光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该成果于2025年7月29日以“Terahertz Tri-Comb Laser Sources”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Laser & Photonics Reviews》上。

图1. THz三光梳系统示意图及有限元模拟仿真

研究团队采用三维和二维有限元仿真方法,深入研究了三光梳间的耦合机制。三维模拟仿真显示,对于单面金属波导THz QCL光频梳来说,光场有很大部分存在于衬底中,因此 Comb-1和Comb-2通过衬底实现有效耦合(图1b和c)。针对Comb-1(或Comb-2)与Comb-3的耦合,由于器件纳米级尺寸与厘米级间距的尺度不匹配,研究团队采用二维有限元仿真证实其主要通过自由空间实现耦合(图1d和e)。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产生信噪比超过30 dB的稳定三光梳信号,具有11个梳齿模式。该THz三光梳系统展现了灵活的光谱获取能力:当Comb-3作为快速探测器时,可同步获取Dual-Comb 13和Dual-Comb 23射频谱(图2a);而当Comb-2作为探测器时,则可获得Dual-Comb 12和Dual-Comb 23射频谱(图2b)。相位噪声谱分析证实了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图2c)。

图2. THz三光梳信号表征

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刘彬彬,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黎华研究员和华东师范大学曾和平教授。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325509,62305364,62235019,61927813,62035005,61991430和62105351)、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2023ZD031000)、中国科学院“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ZDBS-LY-JSC009)、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YSBR-069)等支持。(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本土IC进展#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