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创新区紫琅硅谷推介会暨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张江站)活动顺利举行

来源:爱集微 #创新创业大赛# #IC#
4350

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集成电路未来产业发展机遇,加速构建南通创新区IC产业垂直生态,打响紫琅湖科技蓝IP。7月24日,南通创新区紫琅硅谷推介会暨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张江站)活动在张江科学会堂顺利举行。

活动场地比邻“张江科学之门”,这座城市新地标不仅承载着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雄心,也代表着上海不断向上生长的高度,更寓意着在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中,上海以开放姿态,为兄弟城市打开了链接未来的机遇之窗、产业之门。南通地处长江入海口北翼,与上海隔江相望,同属上海“1+13”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两地地域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此次南通创新区紫琅硅谷上海张江站活动旨在与长三角地区的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企业、投融资机构、高校院所专家共探产业前沿、共享创新资源,携手共建产业生态。

“如果紫琅湖只有一种底色,那就是‘科技蓝’”,作为全市“创新创业主阵地、青年友好示范区、活力绽放新中心”,创新区全力打造创新最活跃、人才最密集、资本最青睐、环境最友好的科创区域,着眼于未来三到五年,加快构建轻量化、高新化现代城市产业体系。立足南通创新区集成电路产业战略布局,紫琅硅谷正加速成为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新高地。载体运营上,紫琅硅谷以紫琅科技城1号楼及其裙楼为启动区,其中1号楼1-5层由来自大湾区的蜜蜂科技BEEPLUS运营,聚焦于产业导入、产业培育和产业赋能,依托其深厚的产业资源与全生命周期产业服务能力,为入驻企业提供高品质、一站式的服务体验。由BEEPLUS运营的“IC COFFEE”也在本次活动亮相,让到场嘉宾感受到了“不卡脖子的摩卡燕麦咖啡冰沙”等特制单品的独特科技风味,以咖啡文化助力产才深度融合,以咖啡飘香汇聚IC资源,成为紫琅硅谷别具心裁的一种个性化创新“催化剂”。

要素“堆叠”,构建产业生态“芯”友圈

本次活动上,紫琅硅谷充分展示了对IC 项目全方位创新要素支持的“堆叠技术”。一是为落地项目提供实质性的创业支持,

在企业初创期提供包括但不限于人才奖励、租房补贴、落户保障、科创基金、成长扶持、项目融资等共性政策;面向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提供设计工具租购补贴、流片补贴、IP购买补贴等专项政策;二是为人才落户提供“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安居政策;三是提供最高可达百万级的紫琅湖双创之星人才计划的支持;四是百亿级产业基金加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输血+造血”,全面助力企业和人才在南通创新区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以会为媒、以赛聚力,活动现场,2个优质IC项目落子紫琅硅谷,再度佐证了“政策堆叠技术”的精准施力。

思想交锋,专家洞见解码产业未来

本次活动还邀请到多位行业专家解读当前集成电路产业的机遇与挑战。江苏帝奥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鞠建宏先生以实战经验分享了AI变局下模拟芯片的应变之道,倾情讲述了一家龙头企业矢志创新的宏图追求,也让与会嘉宾们看到了企业与区域的同频共振、双向奔赴。

清华大学何虎教授在题为“拥抱RISC-V,驱动汽车芯片自主未来”的演讲中以自研RISC-V内核为基础的车规芯片设计项目为案例,讲述国产车规芯片的机遇与挑战。

南通大学赵继聪教授则从人才培育角度入手,以“凝‘芯’聚力,构筑‘双创’人才培养新生态”为题给出南通大学在融通集成电路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综合培育方案。

爱集微资深分析师张浩在活动上用实际数据分析了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挑战与趋势。

主旨演讲环节过后,会场迎来一个小高潮,达晨财智合伙人王文荣携手四位分别来自资方和企业的产业“掌舵者”——新微资本合伙人张剑、元禾原点高级合伙人朱斌、南通南里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丹、篆芯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首席数据官王轶,围绕“集成电路领域投资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别从技术创新、资本选择、生态破冰三重维度,进行了“投资人洞察力+企业家执行力”的圆桌对话,为集成电路领域提供了前瞻洞察与实践经验参考。

硬核路演,创新力量验证生态价值

上半场的活动在全年活动启动仪式后暂告一段落,下午的路演延续着创新的火种准时开场。15支硬核创业军团悉数登场,最终评选出一等奖项目1个、二等奖项目2个、三等奖项目3个。

当芯片自主化的烽火点燃企业、资本、平台多方共话发展的激情,南通创新区带着紫琅硅谷这张创“芯”名片蓄势待发,接下来,创新区将走进深圳、西安、成都、武汉等城市,进一步聚焦集成电路专业赛道,做优产业生态布局,奋力构建“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IC产业生态矩阵。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创新创业大赛# #IC#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