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总投资14亿!又一国产滤波器项目通线;晶合集成上半年营收突破50亿大关 净利润最高翻倍增长;中晶微电再获融资,系国产功率半导体研发商

来源:爱集微 #本土IC进展#
5757

1.总投资14亿元 汉天下SAW滤波器项目正式通线;

2.晶合集成上半年营收突破50亿大关 净利润最高翻倍增长;

3.中晶微电再获融资,系国产功率半导体研发商;

4.远景常现完成超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聚焦集成芯片及软件工具链开发;

5.烟山科技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加速全彩Micro LED显示芯片迭代和量产;

6.人人争当创新主角,这家企业把创新改善刻进了DNA

1.总投资14亿元 汉天下SAW滤波器项目正式通线

据汉天下电子微信消息,7月18日,湖州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举行SAW(声表面波)滤波器产线通线仪式,该项目首期月产能1万片晶圆。

汉天下电子创始人杨清华宣布完成“十年技术攻关闭环”,他表示,公司通过“研发-BAW量产-SAW扩产”三阶段路径,实现射频前端双技术整合。依托近500项专利构建技术壁垒,公司同步攻关模组化技术,打通“材料-设计-装备”全链协同。

据悉,该项目位于浙江湖州南太湖新区半导体产业园,总投资14亿元,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2.64亿套移动终端及车规级射频模块的生产能力,达产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资料显示,湖州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2月,注册资本5亿元,位于南太湖新区王家漾路,项目占地49亩,一期总投资8亿元,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1.32亿套移动终端及车规级射频模块的生产能力。湖州汉天下专注于射频前端模组的生产,涵盖超高频、中高频、低频移动终端及车规级射频模块,致力于满足智能手机,模块客户,汽车电子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2.晶合集成上半年营收突破50亿大关 净利润最高翻倍增长

7月21日,晶合集成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经营业绩取得显著提升。根据公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7亿至53.2亿元,同比增长15.29%至20.9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达2.6亿至3.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9.04%至108.55%;扣非净利润1.57亿至2.35亿元,增幅更高达65.83%至148.22%。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三大因素:首先是行业景气度回升带动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其次是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在保持显示驱动芯片(DDIC)优势的同时,CMOS图像传感器(CIS)业务快速成长成为第二大收入来源;第三是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约15%,推动多项技术突破。

在技术创新方面,晶合集成取得重要进展:40nm高压OLED显示驱动芯片已实现批量生产;55nm全流程堆栈式CIS芯片进入量产阶段;28nm OLED显示驱动芯片及逻辑芯片研发进展顺利,预计年底可进入风险量产。这些技术突破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晶合集成表示将继续深化与战略客户的合作,加快推进高阶产品开发。随着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先进制程的突破,公司在特色工艺晶圆代工领域的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当前半导体行业复苏态势明显,公司良好的业绩表现也印证了其把握市场机遇的能力。

3.中晶微电再获融资,系国产功率半导体研发商

近日,中晶微电(上海)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中晶微电”)再获融资,此次投资人为常州创星聚能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公开资料显示,中晶微电的运营主体子公司中晶新源,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强技术导向型功率半导体研发设计公司。公司总部坐落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

中晶新源聚焦车规级功率芯片(SGT- MOSFET、SJ-MOSFET、IGBT等),核心团队来自安森美、德州仪器(TI)、采埃孚、恩智浦(NXP)等国际企业,具备全流程车规产品研发能力,是国内少数掌握多元功率芯片技术的企业,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AI服务器等高增长领域。

4.远景常现完成超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聚焦集成芯片及软件工具链开发

近日,合肥远景常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远景常现”)宣布完成超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产投国正投资、合肥滨湖金投和国华投资等机构共同参与,推动远景常现总部落地合肥。本轮所融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远景常现核心软件工具链及集成芯片产品的研发迭代、扩充高水平研发团队以及支持日常运营。

公开资料显示,远景常现成立于2025年1月,公司致力于突破集成芯片及其设计自动化工具链的关键技术。公司创始人常万里是芯片设计自动化领域的知名专家,现任湖南大学教授并兼任国际计算机学会设计自动化专业组织(ACM SIGDA)主席。其核心团队在芯片硬件架构、系统软件及软硬件协同设计优化方面拥有深厚的积累,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远景常现自主研发的工具链基于先进的芯粒(Chiplet)技术,创新性地通过数学模型对应用层复杂需求进行智能任务分解,并实现对底层多源芯粒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协同调度。该技术能够高效整合不同功能与性能的芯粒模块,提供从模糊需求到精准组件映射的一站式设计工具,同时通过系统级软件深度优化硬件效能,助力客户在显著降低成本和缩短周期的情况下,实现高性能集成芯片的开发。

远景常现计划加速推进其SDA设计工具的商业化进程,为人工智能、智能驾驶、云计算及数据中心等广阔应用场景提供高效能的集成芯片解决方案。

5.烟山科技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加速全彩Micro LED显示芯片迭代和量产

近日,西湖烟山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简称“烟山科技”)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深创投、常春藤资本、莫干山基金及联想创投联合投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烟山科技垂直堆叠单片全彩Micro LED芯片的研发迭代,并在莫干山高新区启动量产线建设,加速其在微显(AR/VR、智能穿戴)与直显(商显、车载等)领域的商业化落地。

公开资料显示,烟山科技成立于2022年5月,依托西湖大学产学研平台,专注于新一代Micro LED显示技术的研发与量产。

Micro LED被视为显示技术的“终极方案”,具备高亮度、低功耗、长寿命等优势,烟山科技独特的垂直堆叠单片全彩技术,区别于主流的光学混色和垂直堆叠方案,可实现100%发光面积,解决传统方案光串扰问题,此外还具有材料体系优势,工艺流程路线短,系统可控性高。目前,公司已成功开发单色及全彩Micro LED芯片,产品覆盖AR眼镜、智能手表、车载显示等场景,并与多家头部客户达成合作意向。

6.人人争当创新主角,这家企业把创新改善刻进了DNA

7月17日——19日,歌尔潍坊总部和歌尔青岛全球研发总部同步举办了歌尔创新大会,通过技术发布会、创新成果展、技术交流论坛、创新者表彰、家属开放日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创新发展的“DNA图谱”,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动力,促进各部门创新技术交流,营造全员创新的文化氛围。

在7月19日的Inno Awards创新表彰仪式上,还为30个团队、3个组织、29位个人颁发表彰,奖项包括科技创新奖、卓越创新者、新锐创新者、持续改善奖、持续改善星火奖、歌尔金点奖、提案达人,激励在技术创新、持续改善方面有卓越表现的团队、组织及个人。

Inno Awards奖杯

最高奖即2025科技创新特等奖,颁发给从0到1开发出全球领先的Micro OLED显示模组项目团队。同时,数字化AI声学测试项目等团队获得科技创新一等奖。

对于科技企业,创新是敢于挑战技术无人区。近年来,歌尔身上“首创”“首款”的标签越来越多:声学领域的全球首款弧形结构扬声器、独创DPS扬声器技术,光学领域的全球首款可调色温的AR-HUD PGU模组,汽车电子领域业内首创UWB车载空间遥控器产品……

歌尔的创新,还从不止于自身——参与制订多个国家和行业标准,先后承担了20余项“国字号”重大专项,不断拓展行业边界。

员工在展板前合影

而改善则是打磨细节、润泽优化的“春雨”。这几年,歌尔涌现出的“改善达人”越来越多。比如,某团队研发智能仿生腕载测温系统,以仿生臂替代真人测试,效率和数据稳定性大幅提升;一线员工化身“提案王”,带动班组开展“找茬会”“点子分享会”,让改善意识深入一线。

本次创新大会专设持续改善展区,详细介绍歌尔持续改善基因的历史传承及成果。歌尔动员全球员工深度参与到每个细节改善之中,2024年以来员工提出有效提案数量超过8.5万件,很多改善提案还转化为专利。

从AI+XR到汽车电子,从精密制造到智能制造,如果说,创新突破代表“从0到1”的颠覆变革,那么持续改善就是“让1成N”的动力。在歌尔,二者就像DNA的双螺旋结构那样相互支撑,推动歌尔稳步向前。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本土IC进展#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