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以来,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额6502.6亿元,同比增长20.3%;外交部回应英伟达H20芯片解禁;总投资约30亿元,奥松半导体8英寸MEMS特色芯片IDM基地项目搬入首台光刻机;湘芯“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项目封顶;张汝京一行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交流访问;宁德时代副董李平夫妇11亿捐赠复旦……
热点风向
海关总署: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额6502.6亿元,同比增长20.3%
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2025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进口8.79万亿元,下降2.7%。
2025年上半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7.8万亿元,增长9.5%。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7027.9亿元,增长3.0%;集成电路出口数量增长20.6%至1677.7亿个,出口金额增长20.3%至6502.6亿元;汽车4287.2亿元,增长9.4%;手机3573.5亿元,下滑7.4%。
外交部回应英伟达H20芯片解禁:中方反对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
7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英伟达宣布将被允许开始向中国销售其较低档的人工智能芯片,因为美国政府将允许他们这么做。请问发言人对此事有何回应?
林剑表示,我们一般不对企业的行为作出具体的评论。我要指出的是中方反对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对中国进行恶意封锁和打压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这种做法扰乱全球产业链的稳定,也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7月17日在第三届链博会上表示,对英伟达而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黄仁勋说:“中国市场非常神奇且有活力,有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他们拥有雄厚的计算机科学实力,能够通过使用英伟达的产品来创造令人惊叹的服务,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独一无二的市场。”
NAND Flash Q3涨价成定局,部分产品预估涨幅超过15%
2025年下半年电子传统旺季来临,NAND Flash市场价格稳步上升,业界最新预测,第三季NAND Flash涨价已成定局。其中,512Gb以下产品预估涨幅超过15%,1Tb以上高容量产品涨幅则落在5%至10%之间。
厂商分析,此次涨价主要受到自2024年下半年起,原厂持续减产的策略推动,包括美光、SanDisk等大厂,陆续大幅缩减NAND晶圆投片量,供给紧缩效应快速显现,带动市场价格明显反弹。根据市场最新报价,256Gb、512Gb与1Tb TLC Flash Wafer价格,已分别上涨至每片2.75美元、3.05美元与5.60美元。
项目动态
奥松半导体8英寸MEMS特色芯片IDM基地项目搬入首台光刻机
7月14日,重庆奥松半导体的8英寸MEMS特色芯片IDM产业基地项目搬入首台光刻机设备,意味着产线正式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距离8月底通线试产、第四季度产能爬坡并交付客户的既定目标指日可待。
奥松半导体项目计划总投资35亿元,涵盖8英寸特色传感器芯片量产线、8英寸MEMS特色晶圆快速研发线、智能传感器创新研发中心、车规级传感器可靠性检测中心、产学研科研中心及奥松半导体研发办公大楼等。技术能力覆盖各类MEMS特色工艺,形成了一个完整、高效的产业生态系统,可实现各类MEMS半导体传感器产品从研发到量产。接下来,该项目将陆续搬入用于晶圆制造、封装测试、模块生产、系统应用等各类工艺和辅助设备,全部设备计划于月底前搬入完成,第2台光刻机也将于8月搬入。待一期项目达产后,将形成每月10000 - 20000片晶圆的产能。
上海临港官微消息,7月14日,舜宇奥来微纳光学(上海)有限公司在临港举行设备搬入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舜宇奥来临港项目首台核心光刻机正式迁入,这一仪式标志着舜宇奥来12英寸AR眼镜微纳光学项目迈入设备安装调试的关键阶段,该项目已从规划蓝图全面转向实质性量产冲刺。
舜宇奥来12英寸透明衬底晶圆AR眼镜微纳光学产品生产线项目是2025年市重大工程项目,总占地面积200余亩。该项目于2023年2月签约落地临港新片区,主要开发建设AR眼镜微纳光学产品,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项目投产后,将助力AR光学显示方案从研发试验向量产制造延伸,并最终实现消费终端应用实践。
7月11日,湘芯半导体生产基地(一期)项目举行封顶仪式,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3万件半导体设备用核心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并建成我国首条大尺寸静电吸盘生产线、碳化硅刻蚀环生产线以及磁悬浮分子泵生产线。
资料显示,湘芯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核心材料与零部件的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也是领衔国家发展改革委碳化硅项目国产化开发企业。
企业动态
机构: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2%,三星、苹果、小米位列前三
市调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 7月17日在报告中指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小幅增长2%。
从厂商表现来看,三星以出货量同比增长8%在2025年第二季度保持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一的位置。继Galaxy S25系列推动第一季度的强劲增长后,本季度增长主要得益于A系列等中端机型在该品牌重点市场的稳定表现。此外,苹果继续位居第二,其出货量同比增长4%,这主要得益于北美地区预期关税影响导致的需求提前激增,以及印度和日本市场的强劲表现;小米2025年第二季度的表现同比持平,紧随其后位居第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官网信息显示,7月4日,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汝京博士一行访问西电。张汝京以“半导体简介 集成电路与芯片”为题作报告,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对最新的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详细介绍。张汝京还着重介绍了国际上在集成电路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们,激励着在场师生为科技创新不懈努力。
7月15日,离子阱量子计算企业华翊博奥(北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北京信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与君联资本联合领投,融资金额达数亿元。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核心量子计算技术的研发迭代及产业应用落地。与此同时,华翊量子将持续展开技术攻坚,包括加速新一代量子计算机的研发、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的应用结合、量子纠错技术研发进程等。
7月15日,小鹏汇天官宣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此轮融资将用于确保小鹏汇天飞行汽车研发、规模量产和商业化进程的顺利实现。
去年8月5日,小鹏汇天曾官宣获得1.5亿美元B1轮融资,并同时启动B2轮融资。此次官宣完成B轮融资,意味着B2轮融资额为1亿美元。据悉,B2轮融资为股权融资,投资方为产业方投资人、财务投资人。小鹏汇天表示,“陆地航母”量产进程正全面提速。小鹏汇天全球首个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已经封顶,正进行设备调试,并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竣工,“陆地航母”也将在2026年量产交付,售价不超过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