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云岗:RISC-V产业落地遇四方面挑战 要让软件开发者获利

来源:爱集微 #包云岗# #RISC-V# #AI#
1591

7月17日,2025RISC-V中国峰会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秘书长、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包云岗做题为《关于RISC-V生态建设的几点观察与思考》的报告分享。

当前RISC-V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期。根据RISC-V基金会预测,2021年到2027年,中国RISC-V内核将占据全球出货量的50%。2030年中国将在全球RISC-V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尽管如此,包云岗指出,当前RISC-V的推广仍然面临现实的各种挑战。比如企业跟下游客户推广时经常会遭遇客户的不了解,对于RISC-V的可替换性,场景定位,软件难度,成本等多方面有诸多质疑。

将上述问题归类,包云岗认为,当前RISC-V产业落地需迫切解决四方面的问题。

一是产品与解决方案。市场上真正有竞争力的RISC-V芯片还很少很少,雷声大雨点小。

二是工具箱。RISC-V软硬件工具箱还不够丰富,不能达到“多、快、好、省”的效果。比如OpenEuler软件包,x86/ARM达到30000个,RISC-V不足3000个。

三是人才。从芯片设计、验证、解决方案、技术支持等各个层次人才均不足。教学、资料、培训、认证等需加强,需要大批量、各层次人才

四是缺少标杆案例。行业缺少过标杆案例建立对RISC-V采用部署的信心,比如规模化部署RISC-V高端芯片案例(服务器芯片、AI芯片等)较少等。

如何去应对RISC-V产业落地遇到的上述挑战,包云岗也分享了五方面的看法和认知。


第一,很多企业认为RISC-V是原位替代ARM,但这样的认知,就把RISC-V真正的优势给埋没了,并没有把它的开放性和可定制化的优势发挥出来。

第二,RISC-V的开放性使能开源实现和开源工具链,这些带来的是结构性的降低成本,从而可以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就像今天软件领域里,开源软件已经成为常态,Linux+RedHat已经是非常成功的解决方案。

第三,RISC-V可定制化意味着我们能做软硬件极致优化,结合敏捷开发降低开发门槛,催生新模式。

第四,AI带给我们新的机遇。AI推理的算力需求新特征,RISC-V+AI将成为未来新组合。

第五,要找到一种新的方式让软件开发者获利。

“当前RISC-V生态当中大家谈得比较多的,真正能拿到钱的还是RISC-V芯片公司,有的IPO了,有的融到很多钱,但是软件开发者并没有从中获利。”包云岗说。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包云岗# #RISC-V# #AI#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