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顶之旅尽显“狂飙” 英伟达如何拱卫四万亿美元市值?

来源:爱集微 #英伟达# #市值#
2427

英伟达的市值已经攀上新顶峰,并创造了全球商业史的奇迹。

当地时间7月9日,英伟达股价一度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达到164美元区间,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约合28.7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这一里程碑的企业,但收盘市值回落至4万亿美元以下。7月10日,英伟达报涨0.75%,市值达4.03万亿美元。

但英伟达的登顶之旅并非一帆风顺,而是起伏跌宕。

对于英伟达市值飙升的原因,主要得益于全球对AI计算能力的爆发式需求,即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竞相投入巨资建设数据中心,初创企业进行模型训推对高端GPU也有高需求。此外,业界对美国限制政策担忧放缓,机构对英伟达看好及目标价上调也推动了其股价上涨。

多数机构分析师对英伟达的前景保持乐观,并且纷纷提高了其目标价,但其未来也面临技术迭代竞争、市场需求波动和科技巨头自芯片或寻求其他合作伙伴等潜在挑战。

登顶之旅尽显“狂飙”

成立至今,英伟达成为全球最快达到4万亿美元市值的企业。

得益于在全球AI芯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英伟达的市值曾于2021年8月突破5000亿美元。而在ChatGPT于2022年11月引爆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后,英伟达的市值也同步开启高歌猛进,即2023年6月突破1万亿美元,2024年3月达到2万亿美元,2024年6月至3万亿美元,直到今年7月创造市值打破4万亿美元关口的奇迹。

行业分析指出,这样的“狂飙”速度,一路见证了科技时代的变迁,算力成为新的“信仰”。英伟达的4万亿美元市值不仅是企业里程碑,更标志着算力成为全球经济核心通货。

此前,苹果在2024年底创下3.915万亿美元的市值高位纪录,但由于在AI方面的进展不及预期和受到关税动荡影响,导致市值持续下降,如今以3.19万亿美元市值位居全球第三。而英伟达与微软交替占据全球市值榜首,最终英伟达一马当先,率先突破4万亿美元。

据统计,英伟达的市值从1万亿美元增至2万亿美元耗时9个月,从2万亿美元增至3万亿美元仅用时约3个月,从3万亿美元增至4万亿美元历经13个月。此外,2025年初至今,英伟达累涨超21%,而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录得239%和171%的年度涨幅。

另外,伦敦交易所LSEG的数据显示,英伟达的市值已超过加拿大和墨西哥股市的总价值,超过英国所有上市公司的总价值,大致相当于日本的GDP。而在全球半导体行业,英伟达的市值也超越了台积电、博通、AMD、高通、英特尔等几乎所有其它公司的市值总和。

值得一提的是,英伟达股价是自5月底财报发布以来,开启了节节攀升的态势。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6财年第一季度,英伟达实现营收达440.6亿美元,同比增长69%;GAAP净利润187.8亿美元,同比增26%。其中,数据中心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实现391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73%,占总营收比例高达89%。

英伟达创新纪录的市值凸显了其GPU芯片是全球人工智能革命的基石。Wedbush分析师Dan Ives)表示:“对于英伟达而言,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而科技领域正在展示自身实力,并表明人工智能革命正在进入由单芯片驱动的人工智能主导的下一个增长阶段。”

“三面出击”拱卫突破

在最近几个月历经特朗普政府引发的关税动荡后,英伟达的股价已经从4月份的低点反弹了约74%,今年上涨22%,市值创下了历史新高,但远低于往年同期的增长速度。

“英伟达芯片的需求显然极为旺盛,”扎克斯投资管理公司客户组合经理布莱恩·马尔伯里(Brian Mulberry)表示,其产品是AI进入下一阶段的必需,而市场在4月以来的快速反弹中已重新聚焦这一点。“(该股)过去90天的表现相当惊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对于英伟达市值飙升的原因,在业界看来,主要得益于全球对AI计算能力的爆发式需求,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竞相建设数据中心,对英伟达高端AI芯片产生持续强劲的需求。

彭博社汇编的分析师平均预期显示,微软、Meta、亚马逊和谷歌等公司下一财年资本支出预计达3500亿美元,高于本财年的3100亿美元。这些公司贡献了英伟达40%以上的营收。同时,新兴科技企业进行模型训练与推理,对英伟达的高端处理器也有高需求。

此外,除了对美国限制政策担忧放缓,机构对英伟达看好及目标价上调也推动了股价上涨。

花旗将英伟达2027财年和2028财年的数据中心销售额分别上调5%和11%,理由是强劲的自主AI需求将为英伟达带来更多拓展机会。花旗分析师Atif Malik预计,“2028年数据中心AI芯片的整体潜在市场将达到5630亿美元,高于先前预估的5000亿美元。2025年仅主权AI业务就有望为英伟达贡献数十亿美元营收,2026年营收占比可能进一步提高。”

今年以来,英伟达不断强调正在向AI基础设施企业转型,并在全球多国探讨AI基建。而加速主权AI建设,加码政府与超大规模合作项目,将有助于其进一步拓展全球化市场。

显然, 英伟达市值创出新高峰,仍然根源于其在行业垄断地位以及产品技术的领先性。

为了维持高增长及开拓更多增长级,英伟达正在产品战略上“三面出击”,即稳固AI领先地位,每年发布新一代AI芯片,依托Blackwell及后续新品不断加强技术优势;为市场提供AI芯片以外的产品,包括软件、云服务和网络芯片在内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发挥AI芯片的作用;以及大力开拓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新兴增量市场,形成更多元增长引擎。

股价暴跌触底反弹

在全球局势变化下,英伟达的市值登顶并非一帆风顺,并且在今年遭遇了两个低点。

今年1月,中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开发的DeepSeek,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高性价比震惊华尔街和硅谷,引发了市场对所需半导体数量减少的担忧,并导致英伟达股价一度暴跌。

但实际上,DeepSeek的出现并未减少市场对英伟达的算力需求。

美国投资银行富瑞集团的最新报显示,DeepSeek不仅没有让大模型军备竞赛放缓,反而让市场对英伟达的需求还在增加。2025年上半年的162天内,中国和美国参与模型竞争的10家科技公司,发布或迭代了至少23版大模型,平均每7天就有一版新的大模型诞生。

另一方面,4月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加剧了全球宏观经济担忧,进一步引发抛售,英伟达的投资者纷纷从该涨幅最高的股票转向防御性板块。此后,随着贸易谈判取得进展,且公司财报显示大客户支出“全速推进”,投资者重拾对风险资产的信心,英伟达股价再度起飞。

不过,受到美国政府监管,英伟达未能在其主要市场之一的中国销售先进AI半导体。今年5月,英伟达CEO 黄仁勋曾指出,由于美国政府禁止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英伟达不仅因库存注销而损失了55亿美元,还将被迫放弃中国市场15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

尽管对中国的销售额在减少,但来自美国以及中东等新兴市场的需求增长,支撑了英伟达的持续发展。据英伟达发布的预测称,2025年5月至7月,其销售额将同比增长50%。微软、Meta等公司持续在AI开发上投入巨资,推动了对英伟达高性能半导体的强劲需求。

同时,英伟达寻求在全球建设“AI工厂”等措施开拓更多机会,包括将向“星际之门阿联酋”项目供应高性能芯片,以在当地建设1吉瓦的“计算集群”。“星门计划”是特朗普1月宣布的一项5000亿美元AI基础设施倡议,被称为扩大美国科技影响力的关键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对中国市场的充分重视,英伟达仍在积极研发针对中国市场的定制AI芯片,据传计划最早于9月推出。该芯片将利用英伟达Blackwell RTX Pro 6000处理器,并去除一些最先进的技术,以符合美国出口管制规定和增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

但在美国政策不确定的背景下,中国客户也越来越担心过度依赖英伟达产品的风险。

前景看好但存挑战

对于英伟达的前景,多数机构分析师保持乐观,并且纷纷提高了英伟达的目标价。

其中,花旗分析师Atif Malik将英伟达的目标价从180美元上调至190美元,同时还有34位华尔街分析师给出“买入”评级,平均目标价为175.97美元。

另外,日本瑞穗证券(Mizuho Securities)的分析师Vijay Rakesh将英伟达的目标股价从170美元提高到185美元,并表示:“我们看到,Rubin(英伟达的下一代AI芯片)将按计划推出,同时英伟达正在为中国开发新的加速器,尽管目前未能发货。”

根据当前态势,突破5万亿美元市值,正在成为投资者对英伟达的新预期。

例如巴克莱银行(Barclays)分析师认为,“英伟达是我们关注的2025下半年最具上涨潜力的公司,因为对英伟达Blackwell系列芯片销售持乐观态度”。巴克莱将英伟达的目标价上调至200美元。这一目标价如果实现,意味着英伟达市值将达到4.9万亿美元。

不过,即便市场对英伟达前景普遍看好,但其未来也面临着技术迭代竞争、市场需求波动和大客户已在自人工智能芯片或寻求其他合作伙伴等潜在挑战,从而促使对英伟达的依赖可能减弱。同时,业界也不乏一些对英伟达乃至全球AI热潮的唱衰声。

华尔街知名大空头Jim Chanos表示,“围绕AI热潮的整个生态系统”让人联想起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他认为,一旦AI市场退缩,各企业很可能减少资本支出,相关项目将会被搁置。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将立刻从令人失望的营收和业绩指引中体现出来。

“虽然市场还没有走到这一步,但许多人低估了相关风险。”Chanos强调。

Bokeh Capital Partners首席投资官Kim Forrest则警告称,人工智能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工具,但目前通过大型语言模型和大型推理模型实现的人工智能不太可能达到预期效果。

无论如何,英伟达第二季度的财报数将成为业界的重要衡量参考。按照交易所日程安排,英伟达将于8月27日公布第二季度业绩,且预计第二季度收入为450亿美元(±2%)。

责编: 张轶群
来源:爱集微 #英伟达# #市值#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