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IC快报】中国最后一座12英寸烂尾厂重组失败!又一巨头中国区裁员:三天走人,赔偿N+3;RISC-V芯片公司倒下;英特尔大裁员、关闭晶圆厂

来源:爱集微 #一周IC快报# #产业链#
1.6w

产业链

*美国要求韩国采取限制中国的措施,外交部回应

7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记者提问,韩国贸易部一名高级官员今日表示,美国在与韩国的贸易谈判中要求韩方采取限制中国的措施。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俄罗斯工程师盗窃28nm芯片技术,被判三年

荷兰一家法院判处恩智浦一名前员工三年监禁,原因是他向俄罗斯联系人泄露半导体公司敏感技术,违反了欧盟制裁规定。鹿特丹法院判处43岁的German Aksenov犯有计算机入侵罪和非法向俄罗斯提供技术援助罪。German Aksenov可以在未来14天内对判决提出上诉。

*沃尔沃汽车中国区裁员!三天走人,赔偿N+3

沃尔沃汽车已开始在其中国业务部门裁员,其中大部分裁员将影响其位于上海的技术和研发中心。受影响的部门包括工程、研发和供应链管理部门。据报道,员工将获得N+3(N为工作年限)的遣散费。

*格罗方德收购MIPS,又一家RISC-V芯片公司倒下

格罗方德将收购处理器开发商MIPS,此举凸显了RISC-V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时代芯存重组失败!中国最后一座12英寸烂尾厂困局难解

6月13日,江苏时代芯存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时代芯存”,AMS)管理人正式公告,原定重整计划遇重大挫折:原重整投资人华芯杰创集成电路制造(广东)有限公司(简称“华芯杰创”)因未能如期支付重整资金,经过延期仍无法履约,双方已解除重整协议。

*三星半导体绩效奖金大幅下滑:存储部门降至25%,晶圆代工部门为0%

三星电子负责半导体业务的设备解决方案(DS)部门,其今年上半年的绩效奖金最高为基本工资的25%。这是由于高带宽存储器(HBM)的市场反应不如竞争对手,以及NAND闪存市场行情恶化导致业绩下滑。

*英特尔以色列裁员数百人 考虑关闭Fab 28工厂

英特尔本周开始在全球进行新一轮裁员,其中包括在以色列的裁员,预计将有数百名员工失业。与其他地方一样,英特尔在以色列的裁员也包括在其位于基尔亚特加特(Kiryat Gat)的主要制造工厂进行裁员。此外,英特尔甚至正在考虑关闭其位于以色列的Fab 28工厂。

国产先进封装设备商湃芯半导体被申请破产审查

近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新增一例破产审查案件,郑志远申请对苏州市湃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破产审查。

*英特尔开启大规模裁员,美国俄勒冈州529名员工将失业

英特尔表示,作为其重组计划中先前宣布的裁员举措的一部分,该公司开始在俄勒冈州裁减数百名员工。

*传Manus大规模裁员,赔偿N+3或2N

近日,有消息称通用AI智能体公司Manus(主体为 “北京蝴蝶效应科技有限公司(Butterfly Effect)”)对旗下部分国内业务进行裁员,并将核心技术人员迁往新加坡总部。

*受中国半导体需求刺激,韩国8英寸晶圆代工厂订单激增

在中美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中国大力推动国内半导体生产,加上全面的“以旧换新”补贴计划,导致流向韩国8英寸晶圆代工厂的订单激增,为中国成熟的芯片制造业带来了意外的利好。

AI热潮推动,英伟达市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

英伟达市值周三短暂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突破这一里程碑的公司,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华尔街最受青睐股票之一的地位。

*蔚来自研神玑NX9031芯片将面向全行业开放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在直播中宣布,公司自研的神玑NX9031芯片将面向全行业开放,欢迎各方合作,并表示这一开放策略有助于降低成本。

*台积电美国厂传爆发集体诉讼

由17人组成的原告团体于过去一周,对在亚利桑那建厂的台积电提起集体诉讼,指控台积电存在种族歧视、报复员工,以及工作环境不安全等。

*三星Q2利润暴跌55.9%至33亿美元,AI芯片供应困境拖累业绩

三星电子公布了令人震惊的第二季度财报,由于其半导体业务难以向主要客户提供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其营业利润同比暴跌55.9%至4.6万亿韩元(33亿美元)。

*比利时氮化镓厂商BelGaN破产损失高达100万欧元

比利时BelGaN氮化镓功率芯片工厂去年关停,预计将导致当局损失超110万欧元。

*英伟达拟9月推出专为中国定制AI芯片,黄仁勋下周将访华

据报道,英伟达计划最早于9月推出一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全新人工智能芯片,以增中国市场影响力。

*美国计划对马来西亚和泰国实施AI芯片限制

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商务部正在起草一项规则,计划限制英伟达等公司向马来西亚和泰国出口人工智能(AI)芯片。

*传关闭一座5代面板厂 群创:产能将整合至其它工厂

日前市场有消息称,群创计划关闭Fab 5(5代厂),将于明年年中正式停产。对此群创回应表示,公司持续应对市场调整产能结构,计划将南科五厂的产能整并至其它工厂。

*DDR4芯片价格暴涨200%超DDR5,部分厂商决定重启生产争取市场份额

由于供应不足,DDR4芯片的价格在过去几个月里稳步上涨。顶级DRAM制造商美光、三星和SK海力士在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将在2025年底前停止生产DDR4内存,中国内存制造商也在5月份决定将停产。因此,DDR4芯片的价格在短短两个月内上涨两倍,目前价格超越DDR5

*韩国减少对日本芯片材料依赖,光刻胶进口依赖度从93.2%降至65.4%

在一场针锋相对的对峙中,日本对关键芯片制造材料——光刻胶、氢氟酸和聚酰亚胺实施出口限制。由于日本企业控制全球90%以上的供应,这一举措威胁到韩国的芯片生产,并暴露了其对外国供应商的深度依赖。

*关税导致供应紧缩,大疆无人机在美国售罄

由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政策,中国大疆生产的无人机正在从美国的数字货架上消失。

*三星评估韩国S&S Tech EUV空白掩膜,接近批准使用

据报道,韩国掩模制造商S&S Tech的极紫外(EUV)空白掩模已接近获得三星批准使用的最后阶段。

*特朗普关税影响,三星电机放弃墨西哥建厂计划并解散子公司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韩国领先的电子零部件制造商三星电机(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放弃了在墨西哥建立新制造厂的计划,并解散了其在墨西哥的子公司。

*三星2纳米代工梦碎 传高通剔除名单,由台积电独吞旗舰大单

据最新市场消息,高通已经决定放弃原先规划的双供应商策略,取消三星作为Snapdragon 8 Elite Gen 2芯片的代工厂商,转而由台积电独家生产这款旗舰处理器。

*美国关税政策未明 马来西亚芯片公司暂缓投资计划

马来西亚半导体行业协会会长Wong Siew Hai(王寿苔)表示,马来西亚的芯片公司正在抑制投资和扩张,因为他们正在等待美国关税政策的明确性。

*传三星电子将2nm芯片量产推迟至2029年

三星电子代工业务部已修改其下一代2nm工艺的路线图,将2nm芯片量产日期从2027年推迟两年至2029年。业内人士解读为三星放弃了之前注重速度的策略,转而更加强调实质性成果和稳定性。

*台积电芯片霸主背后面临地缘政治“三难”

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享有称霸先进芯片制造市场的地位,却也带来相应的负担:在多国争取设厂下,难以同时兼顾在多国扩张产能的承诺,并且遭遇其他两大棘手难题。

*联电6月营收环比降3.3% 与英特尔合作12纳米制程进展顺利

联电公布2025年6月营收达188.2亿新台币,环比下降3.3%,同比增长7.26%。受新台币大幅升值影响,第二季度营收为587.58亿元,较第一季度增长1.55%,同比增长3.44%。上半年累计营收达1,166.16亿新台币,同比增长4.65%,创历史同期次高纪录。

*美国“大而美”法案或助台积电亚利桑那厂加快兴建

日前,有媒体引述分析师表述,指随着美国“大而美”法案通过,将提供更高额的税收抵减,可能一方面提高台积电亚利桑那厂的毛利率至少4个百分点,也可能加快台积电未来两年在美国的建厂速度。

*台积电加速美国布局,2028年先进封装厂动工

业界传出,台积电在美国所规划的两座先进封装厂计划于2028年动工,规划扩充最先进的SoIC、CoPoS封装技术,以应对当地生产AI、HPC芯片封装需求。

*富士康6月营收5402.4亿新台币 同比增长10.09%

7月5日,富士康公布了2023年6月份营收数据。数据显示,富士康6月实现营收5402.4亿新台币,较去年同期的4907.3亿新台币同比增长10.09%。

*2026年日本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将增长10.0%突破5万亿日元

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协会(SEAJ)公布的最新的报告显示,因AI服务器用GPU、HBM需求旺盛,中国台湾先进晶圆代工厂(台积电)将开始量产2nm,对2nm的投资增加,加上韩国对DRAM/HBM的投资增加,预计2025年度(2025年4月-2026年3月)日本制造的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自前次(2025年1月)预估的46,590亿日元上修至48,634亿日元,将较2024年度增加2.0%,年销售额将连续第二年创下历史新高纪录。

*SIA:5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9.8%至590亿美元,中国增长20.5%

7月7日,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宣布,2025年5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590亿美元,比2024年5月的492亿美元增长19.8%,比2025年4月的570亿美元增长3.5%。

*普华永道:2035年全球三分之一芯片生产或面临铜供应中断

咨询公司普华永道在一份报告中称,到2035年,全球约32%的半导体生产可能面临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铜供应中断,这一比例将是目前水平的四倍。

*机构:尽管产量持续提高,英伟达B200芯片仍供不应求

Wedbush证券在进行供应链调查后发现,英伟达“B200”图形处理器(GPU)目前供不应求,这表明该公司在未来几个季度还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机构:LPDDR6即将问世,高通率先搭载

据佐思汽车研究最新研报显示,三星已经确认LPDDR6将于2025年下半年量产,第一个使用LPDDR6的是高通即将于2025年10月底发布的骁龙8至尊二代,汽车领域应该也会有至尊二代座舱和Ride,鉴于汽车至尊一代刚刚开始推广,至尊二代预计要等到明年。此外,据说苹果也有意使用。

终端

*罗马仕突发停工6个月,员工月薪将降至1888元

罗马仕于7月6日凌晨1点多向员工发布停工停产放假通知。根据通知内容,公司将从2025年7月7日起实施为期6个月的停工停产,除部分被召回的员工外,其余人员均需停工待命。

*苹果计划在2026年初推出新款MacBook Pro、iPhone 17e和iPad

知情人士透露,这批产品预计将在明年春季前问世,其中包括入门款iPad及iPad Air的更新版,以及一款外接Mac屏幕显示器。新的平价iPhone预计命名为iPhone 17e,是今年稍早推出、售价599美元机型的后继版本。

*华硕:观望美国关税 下半年PC市况难说

7月9日,华硕联席CEO许先越表示,因为现在美国对中国台湾对等关税还没公布,而过去华硕已谈了不少应对关税做法,等到关税的税率确定之后,华硕才会进一步看需不需要调整作法,“目前就是Wait and See。”此外,由于关税及汇率都还不确定,他也坦言下半年PC市况很难说。

荣耀X70将搭载史上最大8300mAh电池 防弹级别超强硬度

荣耀X70将于7月15日正式发布,在今日发布的预告视频中,荣耀X70参与实弹实战检验,展现出超强硬度。

*三星发布轻薄折叠手机Galaxy Z Fold 7,售价1999美元

星电子周三(7月9日)推出了更薄、更轻的新款可折叠手机Galaxy Z Fold 7,旨在抵御来自中国在利润率更高的高端市场的竞争。

*机构:AirPods累计收入将在2026年突破1000亿美元

7月7日,市调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在报告中指出,在产品组合多样化和持续产品改进的推动下,苹果来自AirPods的收入预计到2026年将同比增长2.4%,超过1000亿美元的累计收入。

*机构:Q1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下降2%,中国市场大增37%

近日,市调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在报告中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下降2%,为连续第五个季度同比下降。

*机构:Q2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长7%,联想稳居榜首

7月10日,Canalys(现并入Omdia)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工作站的总出货量同比增长7.4%,达到6760万台。其中,笔记本(包括移动工作站)出货量达5390万台,同比增长7%;台式机(包括台式工作站)出货量增长9%,达到1370万台。

*机构:苹果推动日本Q1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31%

7月10日,市调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在报告中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日本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大幅增长31%,很大程度上是由苹果的强劲表现推动的。2025年第一季度,苹果的销量同比增长57%,这得益于2025年2月底推出的iPhone 16e的强劲销售,以及2024年推出的iPhone 16系列的持续成功。

触控

*“面板双虎”公布6月营收:友达年减13.1%、群创年减1.23%

7月10日,“面板双虎”友达光电、群创光电公布2025年6月营收。其中,友达营收为219.2亿元新台币,较5月减少9.3%,与去年同期减少13.1%;群创6月营收185亿元新台币,较5月减少1.14%,年减1.23%。

*三星计划在2025年推出首款三折叠屏智能手机

据报道,三星电子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首款三折叠屏智能手机。

*LG显示和三星显示争夺车载显示屏市场

全球汽车行业正迅速向软件定义汽车(SDV)转型,这同时推动了车载大型显示屏需求的激增。市场研究公司Omdia预测,到2027年,10英寸以上的显示屏将占汽车显示屏销量的81%,较2021年的市场份额近乎翻倍。

*三星电子因利润下滑重组电视业务部门

三星电子电视业务部门首次进入紧急管理模式,正推进组织与人事架构重组。业界认为,这一举措是为了应对以中国为首的竞争对手威胁——后者动摇了三星电子连续19年的全球电视市场领导者地位,并导致营业利润大幅下滑。

*LG显示将在电视产线上评估非FMM OLED技术

LG显示正计划评估一种不使用精细金属掩模板(FMM)制造OLED面板的技术。

*机构:AR眼镜、汽车等推动,第一季度OLED面板收入同比增长2%

7月9日,市调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在报告中指出,OLED面板收入在2024年第四季度同比下降3%之后,于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2%。

通信

*为新能源电力装置间通信提供新思路!哈尔滨工业大学朱荣伍教授团队成果登上《Proceedings of the IEEE》

能信同传技术是将电力电子与通信深度融合的一种新兴技术,赋予电能变换与控制的电力电子变流器通信功能,该技术构建了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校对/李梅)

责编: 李梅
来源:爱集微 #一周IC快报# #产业链#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