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表最贵AI诞生!年费2.1万,自称学术能力超人类博士;
2.xAI发布Grok 4:10万H100打造,马斯克宣称“智力超越博士”;
3.兆易创新Flash存储技术赋能AI IPC产业升级;
4.阿里达摩院与国际电信联盟达成合作 共推AI for Good
1.地表最贵AI诞生!年费2.1万,自称学术能力超人类博士
Grok 4目前是地表最强AI,但也是地表最贵AI。能不能突破AI与物理世界的连接就看它了。
北京时间7月10日中午12时左右,马斯克旗下xAI公司推出的Grok-4系列模型终于发布。只是开始的比原定计划时间整整晚了一个小时。
直播一开场,马斯克就搬出一句熟悉的台词:“这是世界上最好的AI,让我们来展示一下”。只不过最豪迈的发言搭配的发布形式“略显潦草”,有观看直播的网友吐槽,“老马满脸疲惫”。
马斯克特别表示,在学术问题上,Grok 4能在所有学科中达到甚至超越人类博士水平。他还特别自信地预测,Grok 4有望在今年内为人类带来“发现新科学技术”的突破,并可能在明年发现新的物理现象。
根据规划,xAI还将在8月发布编程模型,9月发布多模态智能体,10月发布视频生成模型。
Grok-4到底有多强?比最强(SOTA)更强
在多项严苛的基准测试中,Grok 4都堪称领先。在被称为“人类最终考试”的HLI(Humanities Last Exam)基准中,该模型在未使用工具的情况下解决了25%的问题。
而其多智能体版本Grok 4Heavy,通过并行协作,多一点时间思考,进一步将文本子集问题的解决率提升至超过50%,也是所有模型中首次突破这一数值的。
此外,Grok 4还在包括PhD级别问题集在内的所有推理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甚至在编码基准和数学竞赛中取得了满分,通常比第二名模型有显著领先。
xAI方面介绍,本次发布能够实现远超各类SOTA的成绩,本质上是范式和计算量的跃迁。
与Grok 2相比,Grok 4训练量增加了100倍,并且还在持续扩张。特别是在推理和强化学习(RL)方面,Grok 4投入了大量计算资源,其RL计算量是其他任何模型的10倍以上。
要知道在AI领域,xAI一直以“豪”著称,拥有包含10万块H100 GPU的“世界超级计算机”。Grok 2在12个月前还只是一个概念,而如今的标准下,Grok 2的模型智能水平已相当于高中生。
目前,Grok 4的订阅费是30美元/月,Grok 4 Heavy的费用为300美元/月,Grok 3维持免费状态。换算下,最贵的Heavy年费直逼2.1万元人民币了。
除了基础模型能量的大幅提升外,xAI还公布了Grok语音模式的大升级,端到端延迟降低一半,并引入了多款更自然、富有情感的新声音,例如具有史诗般低沉声线的Sal和能表达丰富情感的英伦女声Eve。
尽管Grok 4在多模态理解(特别是图像理解和生成)方面仍存在“部分盲点”,但xAI表示,其基础模型的第七个版本(计划在几周内完成训练)将解决这一弱点,未来模型将能够像人类一样“听到和看到世界”。
在Google等已经取得显著突破的视频生成领域,xAI也紧咬不放,称正在推进模型的训练,预计今年将出现首部可观看的AI生成电视节目片段,明年有望出现首部AI电影。
另有用户已经发现,特斯拉最新固件里已经偷偷加上了Grok的全功能版本,就差激活了。未来,xAI还设想Grok与特斯拉Optimus类人形机器人结合,通过与现实物理世界的互动,将能更深层次地验证假设,推动AI能力的最终飞跃。
写在最后
这次发布会还都是老面孔,比如Yuhuai Wu(吴宇怀),本次发布会右二,作为xAI的联合创始人,上一次Grok3发布的时候就已经引起国内注目了。
他在2021年博士毕业于多伦多大学机器学习专业,博士期间曾在 Deepmind和 OpenAI实习,同时也在斯坦福做博士后研究。坐在他左边的是他在多伦多大学的老师,也是xAI核心成员吉米·巴(Jimmy Ba)。
从创立之初xAI的华人含量就不低,联合创始人Greg Yang(杨格),出生于湖南,初中开始前往美国学习,本科和硕士学位都在哈佛大学数学系攻读。杨格的履历十分丰富,与苹果、谷歌、高通、英伟达都曾有过关联。2018年,Greg Yang获得了本科生数学领域的最高荣誉Morgan Prize,之后加入了微软雷蒙德研究院,任高级研究员。
目前,据社交网络上分享的图片,xAI的华人工程师含量已经快接近一半了。(文章来源:凤凰网)
2.xAI发布Grok 4:10万H100打造,马斯克宣称“智力超越博士”
7月10日,马斯克旗下人工智能公司xAI正式发布其最新一代大语言模型Grok 4,并同步推出多智能体协作版本Grok 4 Heavy。Grok 4定位为“全球最强大的人工智能模型”。马斯克宣称,Grok 4的智能水平已经“全面超越博士智力”,尤其在学术问题上,它能在所有学科中达到甚至超越博士级别。马斯克更乐观预计,Grok 4有望在今年内为人类带来“发现新技术”的突破,并可能在明年发现新的物理现象。
xAI介绍,Grok 4在训练计算量上实现了显著飞跃,与Grok 2相比,其训练量增加了100倍。特别是在推理和强化学习(RL)方面,Grok 4投入了大量计算资源,其RL计算量是其他任何模型的10倍以上。这得益于xAI构建的拥有10万块H100 GPU的“世界超级计算机”。Grok 2在12个月前还只是一个概念,而如今的标准下,Grok 2的模型智能水平已相当于高中生。
在多项严苛的基准测试中,Grok 4展现出强大实力。在被称为“人类最终考试”的HLI(Humanities Last Exam)基准中,该模型在未使用工具的情况下解决了25%的问题。而其多智能体版本Grok 4 Heavy,通过并行协作,进一步将文本子集问题的解决率提升至超过50%。此外,Grok 4还在包括PhD级别问题集在内的所有推理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甚至在编码基准和数学竞赛中取得了满分,通常比第二名模型有显著领先。
Grok 4的强大能力已在多个实际场景中得到验证。在模拟商业环境的“自动售货机基准测试”中,Grok 4表现最佳,其创造的净资产是第二名模型的两倍,并能长期坚持其策略。它还能协助生物医学研究,帮助科学家筛选数百万实验日志,快速提出最佳假设,并已应用于CRISPR研究。在游戏开发领域,Grok 4展示了4小时内生成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能力,通过自动化资产采购,大幅提升了开发效率。它甚至能基于X平台数据分析并预测世界杯赔率、查找特定内容或生成复杂的时间线,并能生成大致正确的双黑洞碰撞可视化。
目前,Grok 4及其多智能体版本Grok 4 Heavy已通过订阅服务开放使用。开发者也可通过API接口访问,其上下文长度高达256K。xAI同时公布了Grok语音模式的显著提升,端到端延迟降低一半,并引入了多款更自然、富有情感的新声音,例如具有史诗般低沉声线的Sal和能表达丰富情感的英伦女声Eve。
尽管Grok 4在多模态理解(特别是图像理解和生成)方面仍存在“部分盲点”,但xAI表示,其基础模型的第七个版本(计划在几周内完成训练)将解决这一弱点,未来模型将能够像人类一样“听到和看到世界”。xAI正加速推进视频生成模型的训练,预计今年将出现首部可观看的AI生成电视节目片段,明年有望出现首部AI电影。
公司强调,未来将专注于开发既“快速又智能”的模型,尤其是在编程领域。xAI认为,人类正处于一个“巨大的智能爆发的开端”,并预期AI将驱动经济规模达到当前数千甚至数百万倍。同时,xAI也强调AI安全的重要性,认为AI最重要的是要“最大限度地追求真相”,如同培养一个有正确价值观的“超级天才儿童”。
未来,xAI设想Grok与特斯拉Optimus类人形机器人结合,通过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将能更深层次地验证假设,推动AI能力的最终飞跃。(文章来源:凤凰网)
3.兆易创新Flash存储技术赋能AI IPC产业升级
在AIoT技术快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AI IPC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作为中国存储芯片行业的领军者,兆易创新凭借其在NOR/NAND Flash领域二十年的技术沉淀和持续创新,正为AI IPC产业的技术升级注入强大动能。
兆易创新存储事业部资深市场经理丁冲
7月4日,在第九届集微半导体大会“端侧AI技术与应用创新论坛”上,兆易创新存储事业部资深市场经理丁冲发表了题为《兆易创新Flash在AI IPC行业的应用及创新》的主题演讲,系统介绍了公司Flash产品在AI IPC领域的创新应用。他从技术积累、产品矩阵和场景方案三个维度,展示了兆易创新在工艺制程、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方面的最新突破。
十年复合增长率超20% 稳居全球SPI NOR Flash第一阵营
在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兆易创新作为中国存储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创新能力。2024年,兆易创新实现营收73.56亿元,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以上。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12.56亿元人民币,目前已服务超过2万家客户。
在核心产品线SPI NOR Flash领域,兆易创新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已稳居全球第二的市场份额,累计出货量超过270亿颗,年出货量突破40亿颗,这相当于每天向市场供应超1000万颗芯片。依托持续的技术积累与产品布局,兆易创新已构建了完整的存储解决方案矩阵,其产品容量覆盖从512Kb到2Gb的全范围,可充分满足不同应用的存储需求。
兆易创新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存储芯片性能指标上实现多项突破。其SPI NOR Flash 产品最高主频已支持200MHz;可靠性方面,产品擦写寿命达10万次,64Mb及以上容量产品中具备ECC纠错功能,可全面满足工业级和车载应用的严苛需求。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公司推出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GD25LE系列凭借其低功耗特性可显著延长设备待机时间;1.2V超低电压产品和1.8V VCC 1.2V VIO双电压设计产品可充分满足1.2V SoC对电压和性能的多重需求;1.2x1.2mm USON6等创新性封装技术,能够为小型化设备提供支持。
在质量管理方面,据丁冲介绍,兆易创新建立了完善的产品认证体系,获得包括ISO 26262、IEC 61508等多项国际认证。在合肥投资建设的3000+平方米国家级实验室,具备包括可靠性、失效分析、晶圆测试及成品测试等在内的27项主要测试能力。
前瞻布局AI IPC场景 创新方案解决行业痛点
随着AI技术的快速迭代和智能安防应用的持续渗透,中国AI IPC产业正迎来持续增长。目前中国企业在全球安防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行业整体保持5%-8%的稳定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消费级安防市场增速显著高于行业级市场,达到15%-20%,带动NAND Flash存储需求快速增长。
面对安防行业的发展趋势,兆易创新深入分析市场需求,积极推动技术升级。在消费类安防领域,公司的SPI NOR Flash加速从55nm向45nm工艺切换,推出GD25Q64H/GD25Q128H等系列产品,以更低功耗、更小的尺寸和更优的成本优势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已在行业头部厂商实现批量应用。
针对AI技术推广带来的NVR需求的快速增长,兆易创新推出具有革命性的GD5F1GM9系列QSPI NAND产品,通过集成低功耗运行、快速读取、坏块管理等核心功能,精准解决存储产品在智能安防场景中的性能瓶颈。该系列产品支持SDR(速率最高达166MHz)和DTR(速率达104 MHz)模式,并通过引入二级缓存架构,极大提高数据传输的吞吐速率,有效支撑需要在100~200毫秒内启动的快启应用。此外,产品还具备灵活的坏块管理功能,出厂时保证前256个块为完好状态,并且生命周期内允许用户替换最多20个坏块,极大提升了系统稳定性和用户操作便捷性。凭借以上出色的产品特性,GD5F1GM9系列在智能门锁、智能安防等应用场景中获得广泛认可。
“我们始终以解决行业痛点为出发点,”丁冲表示,“从工艺升级到产品创新,都在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随着AI技术的普及,兆易创新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存储芯片技术的创新发展,为中国半导体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注入持续动能。
4.阿里达摩院与国际电信联盟达成合作 共推AI for Good
当地时间7月9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AI for Good峰会上,阿里达摩院两项AI技术入选AI for Good创新影响力案例集并获优秀案例奖:“八观”气象大模型、“平扫CT+AI”多癌早筛。阿里达摩院还与联合国下属的国际电信联盟(ITU)达成合作,共建开放的AI专家交流与知识分享平台,践行AI for Good理念。
达摩院决策智能实验室资深算法专家彭冰清在会上分享,“八观”气象大模型利用AI学习海量天气数据中的隐藏规律,相比传统数值天气预报显著节省算力。此外,“八观”融合区域多源、多模态气象数据,可逐小时提供1公里*1公里*1小时的高精度、高频次天气预报。“八观”帮助新能源发电、农业生产、低空经济等行业精准预测天气的同时,也助力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在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上,“八观”气象大模型曾受邀分享,受到国际关注。
此外,在AI for Good峰会上,达摩院和国际电信联盟达成多项合作,包括在“DAMO开发者矩阵”构建开放的AI专家交流与知识分享平台,瞄准医疗健康、气候变化应对、视频编解码技术、AI for Science等重要领域,共同推动相关技术研发、产品部署与标准制。达摩院相关专家加入ITU AI for Good专家委员会。此外,作为唯一的中国企业,达摩院正式加入国际电信联盟发起的人工智能技能联盟(AI Skills Coalition)倡议,旨在推动高质量的AI教育向发展中国家和边缘群体普及,弥合数字鸿沟,确保更广泛的人群共享AI发展机遇。
据了解,该峰会全称为AI for Good Global Summit(人工智能惠及人类全球峰会),是联合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旗舰平台,旨在推动AI在健康、气候、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Doreen Bogdan Martin、诺贝尔奖得主Geoffrey Hinton、Meta首席AI科学家Yann LeCun等国际组织、学术界和产业界代表出席本届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