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以来,我国牵头制定的自动驾驶测试场景评价国际标准发布;上海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武汉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深圳出台集成电路政策;上海泽丰半导体项目生产厂房主体结构封顶;比亚迪搁置墨西哥建厂计划,副总裁李柯回应;传Manus大规模裁员……
热点风向
日前,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道路车辆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场景评价与测试用例生成》正式发布。
测试场景是评估自动驾驶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基础,是支撑仿真和封闭场地测试等“多支柱”自动驾驶安全验证方法应用的核心要素,测试场景的多样性、覆盖性、典型性直接影响着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此次发布的标准主要规定了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的评价流程与试验方法,明确测试场景暴露率、复杂度、危险度等评价指标的判定要求,并定义了测试用例生成的一般性方法及其必要特征。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体现了自动驾驶测试验证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达成的重要共识,有助于形成从概念设计到建模与仿真、从场景库建设到实际测试场地搭建的整套场景应用框架,为自动驾驶系统的仿真开发和试验评估提供了基础性标准,有效满足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评估和测试验证等迫切需求。
上海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人工智能应用激励性政策
7月7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一揽子共17项政策,包括建立梯度式企业奖补机制、支持软信业企业发展通用智能体、探索试点语料作价入股等措施。当天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处长裘薇介绍,《若干措施》推出的一揽子政策主要涵盖四大类措施。
其中第二类是加强人工智能应用的激励性政策。《若干措施》通过“算力券”更大范围支持创新主体广泛应用模型即服务能力,全面降低调用模型、部署模型的使用成本;支持软信业企业协同行业用户加快大模型在工业、金融等行业的深度应用,对应用效果显著的优质项目给予不超过30%的资金补助;支持软信业企业发展通用智能体,坚持应用实效为导向,对达到一定用户规模的智能体给予资金补助;瞄准软件AI化趋势,一方面支持软件企业通过代码生成等方式变革软件开发方式,另一方面支持软件产品嵌入AI功能,进一步提升软件智能化水平。对优质项目给予不超过50%的资金补助。
近日,《深圳市关于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实施。
《若干措施》围绕“强链、稳链、补链”核心目标,从高端芯片产品突破、加强芯片设计流片支持、加快EDA工具推广应用、突破核心设备及配套零部件、突破关键制造封装材料、提升高端封装测试水平、加速化合物半导体成熟等方面,提出了10条具体支持举措。《若干措施》提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以支持研发、专项资助、推广应用等普惠性政策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对接,推动形成稳定高效的协同发展机制。《若干措施》强调,要在关键核心领域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政府引导,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把政府、市场、社会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为强化资金保障,总规模50亿元的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赛米产业私募基金”已于5月完成工商登记注册。该基金将主要投向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重点项目、细分龙头企业及对完善产业链具有重大作用的项目,着力构建“自主可控、高效协作、紧密配套”的本地化产业链供应链。
武汉大学官方微信报道,7月10日,武汉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揭牌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胜任院长。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表示,希望集成电路学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术梯队。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攻坚克难,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努力在“卡脖子”技术攻关方面产出一批原创性成果,切实解决产业发展“燃眉之急”充分彰显武大集成电路学科的独特价值。建成特色鲜明、世界一流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高地和科技创新中心,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筑牢强国建设“芯片基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项目动态
7月8日,上海泽丰半导体项目1#生产厂房主体结构封顶。该项目坐落于上海市临港新片区,建筑面积约3.88万平方米,总投资高达11.6亿,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产厂房、综合楼及地下车库、室外总体等土建工程整体施工。作为战略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建成后将突破晶圆级测试接口核心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为集成电路产业链补上关键一环,更为临港新片区乃至全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据报道,比亚迪已搁置了在墨西哥建设大型工厂的计划。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周二在巴西巴伊亚州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仍有意在美洲扩张,但对于新投资目前暂无时间表。巴伊亚州工厂是比亚迪在亚洲以外的首座工厂。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工厂举行了首车下线仪式。
李柯表示,“地缘政治对汽车产业影响很大”“现在所有人都在重新思考他们在其他国家的战略。我们希望等局势更明朗之后再做决定”。
7月6日,上海优迅芯创芯片科技有限公司(优迅芯创)在上海临港新片区揭牌。据悉,优迅芯创将深耕车载光通信芯片,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高速、高可靠的数据传输解决方案;同时布局硅光芯片技术,赋能数据中心光互联,满足算力爆发时代对低功耗、大带宽的迫切需求。
企业动态
近日有消息称通用AI智能体公司Manus(主体为 “北京蝴蝶效应科技有限公司(Butterfly Effect)”)对旗下部分国内业务进行裁员,并将核心技术人员迁往新加坡总部。
信息显示,目前Manus在中国区的员工总数120人左右,除了40多名核心技术人员迁往新加坡总部之后,其余员工都将会进行裁员优化,给予N+3或者2N的赔偿。Manus方面对此回应称:“基于公司自身经营效率考量,我们决定对部分业务团队进行调整。公司将继续专注核心业务发展,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7月6日,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在直播时表示,神玑NX9031芯片的设计目标是,首先能在10年时间内支持最先进的算法,适应最新的算法。其次,还要有最高的安全标准,是全球首个车规5纳米芯片,能支持低延时、快速响应。第三,还要能高效处理各种极端天气、光线条件下的图像数据。李斌表示,这款芯片对全行业开放,还可以降本。
神玑NX9031是蔚来汽车首颗自研智能驾驶芯片,于2023年12月23日在 2023 NIO Day 上发布,2024 年7月27日宣布流片成功,2025年4月23日搭载于旗舰车型 ET9并实现量产交付。
近日,人工智能(AI)芯片企业凌川科技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本轮由快手、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领投,九智资本、亦庄产投、顺禧基金跟投。
公开资料显示,凌川科技成立于2024年3月,由北京市人工智能基金与快手集团共同发起,前身为快手集团异构计算与芯片事业部。凌川科技创始人刘凌志具有超过20年芯片研发及企业管理经验,曾任快手集团副总裁、异构计算与芯片事业部总裁,富瀚微联合创始人,曾在英特尔、瑞昱担任核心技术管理人员。
7月7日,具身智能领域企业星动纪元宣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鼎晖VGC和海尔资本联合领投,厚雪资本、华映资本、襄禾资本、丰立智能等知名财务机构及产业资本跟投,老股东清流资本、清控基金等机构持续加码;华兴资本继续担任本轮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用于人形机器人软硬技术的研发与量产落地,推动“模型-本体-场景数据”闭环飞轮高速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