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亿氨获中科创星数千万元种子轮投资,致力打造高效零碳能源闭环

来源:中科创星 #中科创星# #中科亿氨#
3946

近日,绿氨技术创新企业中科亿氨新能源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简称「中科亿氨」)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由中科创星独家投资。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设备采购、市场推广和团队扩充。

「中科亿氨」成立于2025年2月,以"做绿氨行业引领者,用世界领先科技,创造洁净环境"为使命,专注于第二代绿氨合成技术。在绿氨的全链条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方面,「中科亿氨」完成了高效直接电化学合成氨、多氮源低能耗绿氨合成、NOX高效转化处理合成绿氨技术以及相关反应装备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致力于构建从绿电到绿氨、绿氨到电的高效闭环零碳能源体系。

目前,「中科亿氨」通过打造完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及运营团队,已经形成了以高效催化技术为基础,以膜电极制备技术、电堆设计及制备技术为主干的自主技术体系,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电解高效率(90%以上)及高产率(千克级)。

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载体,绿氨能够实现氢的低成本远洋运输。随着全球对绿色低碳社会的追求,绿氨正日益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以中科亿氨的颠覆性技术为基础的绿氨生产过程接近"零碳",可以有效利用大工业集中排放的CO2作为原料气,不但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而且可以产出价值化学品,为实现碳中和提供了多样化的路径,有望成为国家重大技术需求。

同时,氨作为人类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还广泛应用于化肥及其他重要化工行业,支撑了全球农作物的生产。全球合成氨年产量约1.8亿吨。目前,全球合成氨主要采用传统的哈珀-博世工艺,依赖高温高压,能耗高且碳排放量大,占整个化工行业碳排放的20%,全球碳排放的3%。我国作为全球合成氨行业最大的生产国,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同时排放约1.8亿吨CO2。因此,革新传统的人工固氮合成氨工艺对实现"双碳"战略意义重大。

通过电解水制氢的第一代绿氨合成工艺虽然碳排放低,但仍依赖高温高压的哈珀-博世过程。而「中科亿氨」所从事的第二代绿氨合成工艺通过直接电化学转化氮及其他氮源,避免了高能耗的哈珀-博世工艺,成为下一代绿氨合成的重要领域。近年来,电化学驱动的合成绿氨因其零碳排放、高能量密度、易储运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作为航运燃料,未来市场规模巨大,正逐渐成为全球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直接电化学驱动绿氨合成的技术装备占地面积小,环境友好,能够为海港绿色燃料、储能、无人区等地区能源发展提供支持,结合NOx处理、环境治理、绿色化肥等多个应用场景,可以形成完整的人工固氮制备绿氨和绿色尿素的产业链。在该领域实现高效的直接电化学合成技术,将为新质生产力注入绿色动能,对加快推动能源革命具有重大意义。

「中科亿氨」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张光晋表示,公司团队已经完成了初始验证样机、工艺验证样机和原理测试样机,形成了直接氮还原合成绿氨与二氧化碳协同氮还原合成尿素两大核心技术产品系列,多个商业化示范项目正在落地中。「中科亿氨」将联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多家顶级科研机构,通过联合开发,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参与未来核心能源解决方案,坚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能源发展之路。

上图为实验室制备的膜电极以及电解槽

中科创星表示:"当前的绿氨合成技术的合成效率在持续提升并向大规模工业化发展,而催化材料和工业化电解装备的开发是该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绿氨作为一种极具前景的绿色能源,市场潜力巨大。我们认为,人类对绿氨能源的利用将极大拓展零碳能源未来的市场空间。「中科亿氨」作为来自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硬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实现了直接电化学合成氨技术的验证,并突破了电化学绿氨合成过程中的电效率和产率两项行业纪录,创新性地提出了多氮源的电化学绿氨合成新途径。我们期待第二代绿氨合成技术的爆发时刻。"

通过本次融资,「中科亿氨」将进一步推动绿氨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助力全球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


责编: 爱集微
来源:中科创星 #中科创星# #中科亿氨#
THE END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