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一揽子共17项政策,包括建立梯度式企业奖补机制、支持软信业企业发展通用智能体、探索试点语料作价入股等措施。
当天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处长裘薇介绍,《若干措施》推出的一揽子政策主要涵盖四大类措施。
其中,第一类是直接给予企业免审即享的奖励性政策。《若干措施》围绕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建立梯度式企业奖补机制,对高营收、高成长的软信业企业给予可预期、达标即享的资金奖励。
具体来看,一是对优质企业,鼓励各区对区域内全年营收超20亿元、且增速超全市平均增速1.2倍的软信业企业给予奖励。二是对中小企业,按营收规模分档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奖励标准从500万元到3000万元不等。三是对小微企业,按增长速度分档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标准从30万元到50万元不等。
第二类是加强人工智能应用的激励性政策。《若干措施》通过“算力券”更大范围支持创新主体广泛应用模型即服务能力,全面降低调用模型、部署模型的使用成本;支持软信业企业协同行业用户加快大模型在工业、金融等行业的深度应用,对应用效果显著的优质项目给予不超过30%的资金补助;支持软信业企业发展通用智能体,坚持应用实效为导向,对达到一定用户规模的智能体给予资金补助;瞄准软件AI化趋势,一方面支持软件企业通过代码生成等方式变革软件开发方式,另一方面支持软件产品嵌入AI功能,进一步提升软件智能化水平。对优质项目给予不超过50%的资金补助。
第三类是加快培育新动能的结构性政策。《若干措施》对细分赛道分类施策,高端软件领域,对使用处于早期应用的国产软件产品给予最高80%的应用补偿;数字内容领域,创新孵化、登记、交易、融资“阶梯式”服务模式,适时开展版权质押融资等试点;数字技术领域,通过“首应用”“首方案”支持培育一批原创性数字产品与解决方案;数据要素领域,加快培育公共数据在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的“用数”场景,探索试点语料作价入股等新型投资模式等。
第四类是为企减负的制度性政策。《若干措施》提出了“四降两优化”6项具体举措,包括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无缝续贷”“无还本续贷”覆盖面;降低用网成本,推动上海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在原有基础上再降低5%以上等。
根据上海市统计局核算,今年1—5月,上海软信业营收总规模超6900亿元,同比增长20.4%,高于全国14.3%的平均增速。目前,上海软信业企业数量超1.6万家,其中规上企业数量超3200家。分行业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成为拉动软信业增长主要动力,今年1—5月营收规模约3600亿元,同比增长27.1%,其中,集成电路设计、智算云服务等细分行业增速超预期;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营收总规模约3300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互联网平台等细分行业增速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