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并购整合研讨会:探讨破局之道 推动半导体产业穿越深水区

来源:爱集微 #集微峰会# #投资峰会#
1.3w

7月3日-5日,2025第九届集微半导体大会将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盛大开幕。大会以全新、全面、全球化视野开启中国半导体产业交流新篇章。大会由半导体投资联盟、ICT知识产权发展联盟主办,爱集微(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协办,浦东科创集团、海望资本战略协作,上海市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浦东新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支持。

7月5日,第二届集微并购整合闭门研讨会将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行。作为2025第九届集微半导体大会的核心议程,本届研讨会以“链动资本力量,芯启整合新章”为主题,聚焦半导体产业并购整合的战略机遇。本届并购整合研讨会吸引了40家上市公司董事长、CEO、董秘和产投负责人,超过120家国内主流半导体投资机构负责人和专家齐聚一堂。

会议期间,嘉宾围绕半导体产业发展态势研讨指出:我国产业在政策扶持与市场增长下稳步推进,但面临国产化率低、进口依赖等挑战,并购重组成为破局关键。论坛聚焦并购实践痛点:高融资估值引发定价难题、企业盈利波动带来审核压力、股权结构复杂导致利益协调困境,以及估值泡沫、技术适配等风险。嘉宾还就政策红利下的并购机遇、应对策略及并购基金作用等展开探讨,为产业整合提供思路。

在讨论发言环节,参会嘉宾积极分享了并购需求及并展示了并购资源。

以并购重组为抓手 推动半导体产业穿越深水区

会上,集成电路投资创新联盟理事长王新潮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我国半导体产业已步入发展深水区。政策层面,国家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将并购重组作为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生产力的核心抓手;市场层面,产业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正从替代赶超向创新引领稳步迈进。

然而,产业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比如国产化率不足、对进口依赖度较高、地缘政治因素等严重阻碍全球化布局。王新潮从技术攻坚、市场开拓、产业协同三个方面介绍了多个国内成功案例,展现了并购重组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并表示并购重组已成为产业布局的核心举措。

集成电路投资创新联盟理事长  王新潮

尽管并购重组成效显著,但王新潮也坦言,并购之路并非坦途。2025年行业并购失败案例增多,暴露出估值泡沫、技术适配不足、管理文化冲突等痛点。

他强调,在把握并购机遇的同时,必须强化风险把控与整合能力。此次创新联盟与爱集微深化战略合作开办论坛,旨在升级行业交流生态,搭建权威对话平台,汇聚产业精英探讨发展难题与趋势;同时依托数据与智库资源,组建跨领域专家团队,推动产业资源优化整合。

王新潮最后表示,从行业坚守初心到协同发展,正是我国半导体产业穿越深水区的精神体现。在迈向高端化、自主化的关键阶段,唯有以远大志向明确方向,以勤勉务实筑牢根基,以团结协作汇聚力量,方能突破瓶颈,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并购需破解估值与盈利难题,兼顾多方利益诉求

华泰联合证券董事总经理廖君发表了以《“芯”潮涌动:半导体并购方案洞察》为主题的演讲,深入分析了市场现状、行业并购难点及应对策略,为业内提供了重要参考。

廖君指出,过去一年多,监管层密集出台支持并购的政策,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在政策红利推动下,并购市场活力显著提升,半导体行业成为并购热点领域。

华泰联合证券董事总经理  廖君

然而半导体行业特性引发并购难题,廖军总结了半导体行业三大特性,直接导致并购过程中的多重挑战。

一是高融资估值。半导体企业发展周期长、研发投入大,多轮融资推高估值。传统资产法、收益法难以对轻资产半导体企业合理估值,且高估值带来高商誉及未来减值风险,同时监管对上市公司并购买卖估值有窗口指导。

二是盈利不稳定甚至亏损。尽管政策支持亏损企业并购,但实操中需审慎。亏损或盈利差的企业被并购后,可能导致上市公司EPS摊薄,增加审核难度。

三是股权结构复杂。多轮融资使股东数量多、结构复杂,不同股东在估值、支付方式等方面诉求分歧大,阻碍交易推进。

针对上述难点,廖君提出多项应对措施:

估值方面,市场法成为重要手段,需根据企业特点选取多样化指标;差异化定价可结合股东投资成本、业绩对赌、锁定期、支付方式等多维度制定,平衡各方利益;上市公司可利用股价波动,选择合适交易时机和定价方式平衡标的折价影响;对于亏损标的并购,目前推进的案例主要有三类:收购亏损子公司、标的处于盈亏平衡点且有业绩承诺、亏损较少或交易规模小;方案设计需兼顾创始人、财务投资方等不同股东利益,在投资成本、锁定期等方面量身定制。

廖君建议,未上市企业可选择并购或IPO实现证券化。对于IPO,需审慎看待IPO监管态势。对于并购,卖方要调整认知,选择有产业协同的买方,谨慎对待业绩承诺;买方应组建专业团队,借助外部力量,依据战略初心选择标的,并重视并购后整合。

廖君强调,标的规范性至关重要,企业需提前规划,借助专业机构做好规范工作。华泰证券在并购领域经验丰富,愿与企业交流合作,助力半导体企业通过并购成长为全球性巨头。

并购进入关键期 并购基金破局存量整合

元禾璞华合伙人牛俊岭在以《半导体进入整合阶段,并购基金助力企业跨越式发展》为主题演讲中深入剖析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阶段、并购基金的作用、面临的挑战及实践经验。

牛俊岭指出,半导体产业近十几年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2017年以前,因国际环境、产业周期及标的资产等因素,并购活跃度极低。2018-2023年,投资以少数股权为主。2023年至今,产业进入并购黄金期,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资本市场IPO从 “放养” 进入清理整顿阶段,产业结构也从国产替代转向内卷,需存量资产出清。未来,半导体产业将迈向少数股权投资与并购并行的时代。

牛俊岭表示,在当前存量资产整合阶段,并购基金能发挥重要作用。从欧美企业发展来看,大厂呈现 “赢家通吃、强者恒强” 的特点。国内方面,“并购六条” 推出后,半导体并购案例激增,预计2025年并购金额和案例总量将创新高。

元禾璞华合伙人  牛俊岭

针对买卖双方的诉求,并购基金可多维度参与。牛俊岭表示,对上市公司买方,能助力强者恒强、实现双轮驱动、推动破茧重生等;对卖方标的企业,可满足主动出售、被动出售、背靠大树、借道资本化及收购上市公司后注入资产等需求。具体而言,并购基金可助力非上市公司整合、打造平台型上市公司、提升传统上市公司资产质量,以及帮助国家重点扶持的半导体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出海。

牛俊岭强调,半导体产业并购面临诸多挑战。对GP的产业认知、估值谈判、政策理解等要求极高,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协同点挖掘、计划执行、风险识别、交易价格等都会影响并购成败,企业文化冲突、战略与资金准备也很关键。同时,半导体产业分工高、技术密集,对细分赛道理解、估值时机把握、交易设计及整合协同要求严格,需产业方与并购基金协作。

牛俊岭最后补充说,元禾璞华在并购领域已有实践,凭借11年深耕积累的40多家上市公司买方资源及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卖方资源,元禾璞华在投前的项目获取筛选、投中的交易执行及投后的赋能方面具备核心能力。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集微峰会# #投资峰会#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