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8 日,航顺芯片(HK32MCU)2025 新品发布会暨第十届代理商培训大会于深圳罗湖航顺芯片总部大厦盛大启幕。作为中国 32 位 MCU 领域的创新引领者,本次发布会以 “芯启新程・智领未来” 为主题,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了企业在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布局与突破性技术创新成果。航顺芯片创始人兼董事长刘吉平先生在媒体专访环节,围绕品牌战略升级、技术创新路径、行业发展趋势等关键议题,分享了极具深度与前瞻性的专业见解,以下为专访内容实录。
一、【记者问答:品牌破圈与战略内核】
记者:2025 年第二季度,您接连登上CCTV央视专访,CCTV央视新闻,深圳卫视,江西卫视等权威媒体,引发了行业高度关注。请问这一传播矩阵的构建逻辑是什么?
刘吉平:首先,32 位 MCU 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基础元器件,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航顺芯片深耕的领域恰是 “万物智能” 的核心大脑,这一题材天然具备社会价值与传播意义。从个人经历而言,我自 2001 年起历经多行业沉淀 —— 从教育工作者到品牌芯片运营商,2006 年创立上海航顺微电子开展芯片代理,2013 年与 2017 年先后启动中低端与中高端芯片研发转型。这段历程印证了 “专注一事、持续进化” 的创业逻辑,希望能为年轻创业者提供可参照的实践样本。
在此需要特别澄清两点:其一,外界传言 “快递小哥转型芯片 CEO” 实为传播偏差。我是典型的 “小镇做题家”,曾以中考状元身份从江西省赤兴中学毕业,并于 2008 年设立 “刘吉平奖学金基金会” 持续反哺教育;2001 年经营快递公司的经历确为创业起点,但仅占职业历程的极小部分。其二,航顺 HK32MCU 仍处于行业深耕的关键期,当前中国 32 位 MCU 市场竞争激烈,行业正经历结构性优化。但我们具备强劲的研发积淀与市场拓展能力 —— 自 2019 年起从零构建的研发与销售体系已初具规模,这是我们持续突破的核心底气。
记者:高密度的媒体曝光背后,航顺芯片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刘吉平:这源于我们在2024 年 12 月制定的 “2025 年度 HK32MCU 海陆空品牌营销战略 2.0”。MCU 行业遵循 “十年筑基、二十年成势” 的发展规律,无论是国际巨头 NXP、TI、ST,还是国内领军企业兆易创新、中颖电子等,均历经二十载以上沉淀。但市场普遍存在 “速成心态”,忽视了产业发展的客观周期。航顺芯片自 2018 年凭借核心技术实现全球顶尖 E-FLASH 12 寸 40/55 工艺 32 位 MCU 量产以来,曾因品牌认知度不足面临市场冷遇,彼时首创的 “展会沙龙 + 地推 + 媒体” 海陆空战略已获行业广泛效仿。
2025 年以来,半导体市场格局深刻变革,32 位 MCU 行业进入高强度竞争周期。航顺芯片基于对产业趋势的前瞻研判,突破传统营销范式,将初代 "海陆空" 品牌战略升级为 2.0 版本,构建 "媒体资源联动 + 企业家 IP 生态 + 数字化传播+展会沙龙+地推" 的多维立体传播架构。通过央媒资源深度整合 —— 如5月央视财经专访、2024 年广东卫视专题报道、4月江西卫视产业纪实及国庆期间央视新闻 "航顺芯片刘吉平专访" 国庆特别献礼,形成覆盖核心受众的权威声量场。同步打造企业家个人 IP 价值体系,以 "技术创新者" 人设突破To B 端营销传统认知边界,通过轻量化运营模式(月度仅需 1 个周末的战略参与便可)实现品牌势能指数级增长。该创新实践不仅以极低边际成本完成传播维度升级,更通过 "权威背书 + 场景化品牌渗透" 的组合策略,在代理渠道与终端技术群体中构建起强认知壁垒,充分验证数字化时代产业品牌破圈的新型增长逻辑,为半导体行业To B 端营销提供可复制的标杆范式。
(央视新闻拍摄采访图1)
(央视新闻拍摄采访图2)
(央视新闻拍摄采访图3)
(央视财经专访图1)
(江西卫视产业纪实图1)
(江西卫视产业纪实图2)
(广东卫视图1)
(广东卫视图2)
二、【记者问答:航顺HK32MCU三大产品线技术解析】
记者:据了解,航顺 HK32MCU 的通用 M0/M3/M4 家族已实现全场景覆盖。能否从技术架构角度,解析该系列产品在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相比国际同级别产品,其性能参数与可靠性设计有哪些突破性创新?
记者:航顺芯片的通用 M0/M3/M4 32 位 MCU 家族具有哪些特点?
刘吉平: 通用 M0/M3/M4 32 位 MCU 家族是航顺芯片的基石产品,基于 ARM Cortex-M0/M3/M4 内核架构,覆盖从入门级到高性能的全场景应用。产品采用先进的半导体工艺,具备高集成度、高可靠性与卓越的计算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消费电子、医疗设备等领域。其核心优势在于通过标准化设计实现 “PIN to PIN软硬件全兼容,即换即用”,大幅降低客户开发门槛,同时依托质量管控体系,确保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运行。
记者:高性价比裁剪版 M0/M3/M4 32 位 MCU 家族是针对哪些市场需求设计的?有何优势?
刘吉平: 针对成本敏感型市场,航顺芯片推出精准优化的裁剪版产品线。该系列在保留核心计算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模块化功能精简与工艺优化,实现 “性能 - 成本” 的黄金配比。特别适用于智能家居、小家电、物联网传感器等对性价比要求严苛的场景,为客户提供 “高可靠性 + 低功耗 + 极致成本控制” 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细分领域客户实现产品快速迭代与市场突围。
记者:专用超低功耗 / 无刷电机 FOC / 家电触摸 / 24 位高精度 ADC / 无线 BLE / 车规级 / 边缘计算 AI 32 位专用 SoC 家族在技术上有哪些突破?
刘吉平: 作为我们技术突破的核心载体,聚焦 “场景化定制”,集成多项前沿技术:
超低功耗技术:采用创新电源管理架构,待机功耗低至 nA 级别,适配智能仪表、可穿戴设备等长续航需求;
无刷电机 FOC 控制:内置专用算法硬核,支持高精度电机矢量控制,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伺服系统;
家电触摸: 采用自电容 / 互电容融合触控架构与低功耗引擎,支持多通道多维度触控及湿手操作,适配智能家电防水触控面板与卫浴设备;
24 位高精度 ADC:实现微伏级信号采集,满足医疗影像、高端仪器等精密测量场景;
无线 BLE: 集成超低功耗蓝牙协议栈与远距离抗干扰技术,支持多设备并发连接及 Mesh 组网,应用于智能家居互联与工业物联网传感器无线传输;
车规级认证产品:通过 AEC-Q100 等严苛测试,可用于车载电子、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边缘计算 AI 架构:集成轻量化神经网络加速器,支持本地智能决策,适用于工业视觉、智能家居中枢等场景。
该系列产品以 “专用化、高集成、低功耗” 为核心竞争力,通过 “芯片 + 算法 + 场景” 的深度融合,为行业客户提供场景化定制产品。
(航顺HK32MCU路线图)
从数字化媒体矩阵的声量构建,到技术创新产品矩阵的纵深布局,航顺芯片正以“企业家IP赋能品牌”与“硬核技术驱动产业”的双轮战略,重塑中国半导体行业的营销与发展范式。刘吉平先生及其团队以七年如一日的专注,不仅为航顺芯片打造了差异化竞争优势,更通过可复制的品牌增长逻辑与技术创新路径,为国产MCU产业的突围提供了实践样本。在“万物智能”的时代浪潮下,航顺芯片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矛、以品牌战略为盾,加速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从“跟跑”向“领跑”跨越,为全球智能生态的建设注入中国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