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海市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强服务优环境 进一步打响“投资上海”品牌的若干举措》。其中提出:
政策资源高效对接
实现政策信息集中发布。升级“投资上海”平台功能,汇聚市级、各区和重点产业园区招商资源、政策和信息,建立一站式招商服务信息门户,提供“免申即享”政策清单和政策智能匹配服务功能。建立招商服务“一口一窗”受理通道,线上建立招商服务咨询专窗,企业可申请匹配业务专员,开展“一口”受理业务,并可在线提交项目咨询,实时查看办理进度。线下市、区两级协同办公中心建立实体服务专窗,“一窗”受理企业各类咨询和服务诉求,对企业需求给予帮办服务。
强化区域资源要素保障。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突出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鼓励各区围绕主导产业以及细分赛道招商,支持企业根据产业链环节和资源价值相匹配原则进行合理布局。提升特色产业园区招商服务能级,搭建高质量区域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服务资源和支持政策向重点区域集聚,鼓励优质产业项目向特色产业园区、产业功能区集聚落地。
加强金融资源高效供给。建立国资并购基金矩阵,设立总规模500亿元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用好1000亿元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加大对重点产业战略性项目和产业链核心关键环节投资力度。通过“长期资本+并购整合+资源协同”创新机制,用好并购基金,加大对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供给,充分运用科创债、政策性金融工具等,保障优质招商项目资金需求。深化跨境结算、融资、财资管理等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出海金融服务。
鼓励引进高层次人才。奖励重点产业项目核心人才,将优质招商引资企业纳入本市人才引进重点机构范围,做好招商引资项目重点产业人才安居服务保障。加强人才引进经费保障和配套支持,按相关规定提供子女教育、医疗健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特色服务。
项目落地个性化支持
发布重大应用场景。发布AI大模型、具身智能、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重点应用场景,推动重大应用场景优先向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倾斜。组织开展场景路演、场景对接、揭榜赛马等活动,开展场景应用创新大赛,为获奖企业提供高校实验室、低成本办公场地。将优质垂类大模型项目纳入全市公共算力调度体系,对模型推理算力项目实施补贴。
支持科创成果高效落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支持海内外重大科技成果在沪落地,提供场地、设备购置、技术创新等方面条件保障。鼓励科创园区、中试基地等持续完善相关政策和配套设施,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吸引和孵化更多创新企业、概念验证中心、共性技术平台等项目落地。
支持产业链联合体项目。加快培育重点产业链,对集成电路、大飞机、船舶海洋、信创产业等重点产业链实施联合体支持政策。支持优质企业以链强链,对于优质项目给予最高产业政策支持,支持产业链上下游重点领域和核心环节项目打包同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