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在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上透露,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核心产业规模已超过1.5万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3.5万亿元。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扩展至49个国民经济大类,实现了对41个工业大类的全面覆盖。此外,标识解析注册量已突破6500亿个,连接的工业设备超过1亿台套,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谢少锋进一步指出,工信部将继续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协同赋能和融合发展。为此,将实施“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标识“贯通”行动和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行动,以夯实互联互通基础。同时,工信部还将建设高质量的工业数据集,重点在行业领域打造一批“高价值、高纯度、高可用性”的工业语料库和多模态数据集,推动工业领域专业大模型的建设,并鼓励基础大模型向工业领域开源共享。此外,还将加快智能算力建设布局,构建“云边端”协同的智能算力网络,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提升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