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的号召,八部门联合出台《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
近期,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旨在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状况,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该政策文件从增加融资供给、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等多个方面,提出了23项具体的工作措施。
《若干措施》的发布,体现了国家对小微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以下是《若干措施》的主要内容:
增加融资供给:政策鼓励银行向外贸、民营、科技、消费等重点领域倾斜资源,加大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等贷款投放。同时,政策还提出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实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开展股权融资。
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政策指导银行加强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降低贷款附加费用,规范与第三方合作,坚决整治金融领域非法中介乱象。
提高融资效率:政策鼓励银行发展线上贷款,利用科技手段改进授信审批和风险管理模型。同时,政策还要求提高线下贷款办理效率,合理精简申贷材料,优化审批流程。
提高支持精准性:政策加强对重点领域企业的金融支持,对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政策还提出组织开展“一月一链”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全国行活动,加大对外贸新业态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落实监管政策:政策要求定期对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开展监管评价、评估,抓实尽职免责工作,督促银行细化尽职标准和免责情形,与不良容忍度有效结合。
强化风险管理:政策修订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制定差异化标准,简化分类方法。政策还引导银行向小微企业贷款倾斜核销空间和资源,提升不良贷款处置效率。
完善政策保障:政策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高质量发展,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增信支持。政策还要求落实相关财税支持政策,深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有序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修复工作。
做好组织实施:政策要求各部门按照工作分工,抓紧制定出台政策细则,指导银行抓好政策落实,制定实施方案。
《若干措施》的出台,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状况,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部门将按照工作分工,抓紧制定出台政策细则,指导银行抓好政策落实,确保政策措施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