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近期发出警告,美国若对外国制造的芯片加征关税,其在亚利桑那州高达 1650 亿美元的先进半导体制造设施投资将岌岌可危。这一表态在半导体行业引发轩然大波,毕竟台积电在全球半导体制造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一举一动都牵一发而动全身。
台积电在向美国商务部提交的公开评论中明确指出,加征关税会使得产品成本上升,进而抑制市场需求。而需求的下降对于台积电亚利桑那州业务的可行性而言,犹如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从商业逻辑来看,当市场对终端电子产品的需求因价格上涨而减少时,作为芯片供应商的台积电,订单量必然会受到冲击。以苹果为例,其部分芯片由台积电代工,若美国对进口芯片加征关税,苹果产品成本上升,为保证利润,可能会提高产品售价,这将使消费者购买意愿降低,最终导致苹果对台积电芯片的采购量下滑。
尽管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投资规模巨大,规划也极为宏伟,其亚利桑那晶圆厂未来预计将占据公司全球尖端 2 纳米及更先进芯片产能的 30% 左右,足以满足美国的预期需求,但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仍可能打乱这一布局。目前,台积电已着手在该州建设第三座晶圆厂,初期计划生产 2 纳米芯片,后期将采用下一代 A16 工艺技术,这一举措本是台积电扎根美国市场、服务美国客户的积极表现。可一旦关税落地,美国客户对台积电芯片的需求减少,那么该厂的建设进度和运营效益都将面临巨大挑战。
美国政府此次考虑对外国制造的芯片加征关税,背后或许有着多重目的。一方面,希望借此推动本土半导体制造产业的发展,减少对国外芯片的依赖,增强自身在半导体领域的自主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试图通过关税手段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提升美国半导体企业的竞争力。然而,这种做法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负面效应。对于台积电这样的企业来说,关税导致的需求下降,不仅会影响其在美国的投资计划,还可能波及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台积电作为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商,与众多上下游企业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其产能和运营状况的变动,将如同蝴蝶效应一般,在整个半导体供应链中引发连锁反应。
从更广泛的视角看,美国对芯片加征关税这一潜在政策,可能还会对全球科技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产生阻碍。半导体作为现代科技产业的基石,其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依赖于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技术交流与合作。关税壁垒的出现,将打破现有的产业生态平衡,使得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布局等方面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成本压力,进而影响全球科技产业创新的步伐。
台积电此次的警告,无疑是对美国政府的一次强烈提醒,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谨慎权衡利弊,避免因短视的政策行为对全球半导体产业以及自身的经济利益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