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苹果产业链分析师郭明錤表示,对于苹果来说,承担在美国销售的 iPhone 的 25% 进口关税比将其组装业务迁至美国反而更具经济可行性。
此前,特朗普总统威胁要对所有非美国本土组装的 iPhone 征收 25% 的关税。
从盈利能力的角度看,对于苹果来说,承担在美国市场销售的 iPhone 所遭受的 25% 关税打击要比将 iPhone 组装线迁回美国好得多。该分析暗示了苹果当前制造基础设施的规模和复杂性,这些基础设施深深扎根于亚洲 —— 尤其是中国,以及日益扩张的印度。苹果依赖于富士康和和硕等庞大的供应商和合同制造商网络,这些供应商和制造商都运营着专门针对苹果生产需求而定制的大型设施。这些合作伙伴关系得到了数十年物流优化的支持,使苹果能够以在美国现有条件下难以复制的产量和成本效益生产 iPhone。
尽管美国是苹果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但在 iPhone 的实体组装中扮演的角色相对有限。虽然一些零部件 (例如康宁的玻璃) 产自美国,但 iPhone 的最终组装几乎完全在海外进行。将这一流程转移到美国,需要在基础设施、劳动力和培训方面投入数十亿美元,而且无法保证复制亚洲现有业务的规模、成本结构或速度。
据报道,苹果计划到 2026 年将美国市场的大部分 iPhone 生产转移到印度。据彭博社报道,苹果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每年从印度工厂采购超过 6000 万部 iPhone。苹果的主要组装合作伙伴富士康目前正在印度投资 15 亿美元建设新的制造基础设施。
特朗普表示:“我很久以前就告诉过苹果公司的蒂姆・库克,我预计他们在美国销售的 iPhone 将在美国制造和生产,而不是在印度或其他地方。如果不是这样,苹果公司必须向美国缴纳至少 25% 的关税。” 此类关税的规模将史无前例,并可能导致在美国销售的 iPhone 零售价格大幅上涨。韦德布什证券公司 (Wedbush Securities) 最近估计,将 iPhone 的生产转移到美国可能会使每台 iPhone 的成本增加至约 3500 美元。
美国 iPhone 用户群估计超过 1.2 亿,年出货量超过 6000 万台,即使征收 25% 的关税,其财务负担也远小于在美国复制亚洲供应链所需的资本支出和运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