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众议院通过预算法案 禁止各州十年内制定AI法规
2.美国司法部对谷歌和Character.AI的协议交易展开反垄断调查
3.“星际之门阿联酋”AI数据中心将于2026年运营,首期搭载10万个英伟达芯片
4.英伟达黄仁勋:呼吁台湾政府支持AI发展,能源供应成关键
5.范式升级——从技术跟随到自主引领的跨越之路
1.美国众议院通过预算法案 禁止各州十年内制定AI法规
多家媒体5月22日报道,美国众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一项预算法案,该法案被特朗普总统等人称为大而美法案(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在削减医疗保健、增加债务和减免富人的税收政策的同时,还暗藏一项极具争议性的条文,未来十年禁止各州自行制定人工智能(AI)相关法规。
这项 AI 禁令条款并未单独立法,而是隐藏在预算案之中,目前法案已送交参议院,预测两党对 AI 联邦管制与州权限之间的拉锯将进一步升温,法案命运仍高度不确定。
外界普遍预期,特朗普推动的大而美法案在参院之路将遭遇阻碍。民主党已表明,将援引伯德法规(Byrd Rule)挑战该AI禁令的合宪性,该条款禁止在预算调和程序中纳入与预算无关的外部条文。
就连部分共和党参议员也对此表示保留。来自田纳西州的参议员Marsha Blackburn担忧该禁令将推翻州法中针对深度伪造(Deepfake)所制定的保护艺术家权益法规。
密苏里州共和党参议员Josh Hawley则认为,此举将压制各州应对AI风险的能力。
此举获得美国商会与利伯维尔场智库如R Street Institute的支持。该智库研究员Adam Thierer认为,该禁令可避免全国出现AI法规碎片化现象,争取时间让国会制定统一的联邦法规。
然而,反对者批评,这是一场对大型科技企业的政治让利,将使消费者在深度伪造图像、算法歧视等关键领域失去现有的州级法律保护。(来源: 钜亨网)
2.美国司法部对谷歌和Character.AI的协议交易展开反垄断调查
美国司法部正在调查Alphabet旗下谷歌与Character.AI达成的协议是否违反反垄断法。该协议允许谷歌使用Character.AI的技术。
据知情人士透露,反垄断执法人员最近告知谷歌,他们正在调查该公司与Character.AI达成的协议是否旨在规避政府的正式合并审查。
谷歌2024年与Character.AI签署一项许可协议,授予这家搜索引擎巨头使用Character.AI的大型语言模型技术的非独占许可。
谷歌还聘请了Character.AI联合创始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他们两人均曾是谷歌员工。
谷歌发言人表示:“我们很乐意回答监管机构的任何问题。我们很高兴Character.AI的人才加入公司,但我们不持有任何股权,他们仍然是一家独立的公司。”
报道称,即使交易本身不需要正式审查,美国司法部也可以审查其是否构成反竞争行为。该报道还补充说,反垄断调查尚处于初期阶段,可能不会导致执法行动。
过去一年,其他科技巨头也达成类似的交易,以在激烈的生成式AI竞赛中争取增长。
微软于2024年3月与Inflection AI达成一项价值6.5亿美元的交易,使用这家AI初创公司的模型并聘用其员工;而亚马逊则于2024年6月聘用AI公司Adept联合创始人及其部分团队成员。这两笔交易都受到了监管部门的审查。
谷歌已经面临来自监管机构的压力,美国司法部试图通过两起案件打破该公司在在线搜索市场和数字广告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5月初,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支持司法部要求谷歌与竞争对手共享搜索数据的提议。(校对/赵月)
3.“星际之门阿联酋”AI数据中心将于2026年运营,首期搭载10万个英伟达芯片
阿联酋一座大型新型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的一期工程将于2026年投入使用,预计将搭载10万块英伟达芯片。
“星际之门阿联酋”项目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周促成的一项协议的一部分,该协议旨在建设全球最大的海外AI数据中心,尽管此前美国限制向阿联酋输送先进技术。
这座位于阿布扎比、占地10平方英里(26平方公里)的数据中心最终将容纳总耗电量达5吉瓦的数据中心。
该项目的第一阶段将为1吉瓦的“星际之门阿联酋”项目,由阿联酋国有企业G42与美国公司OpenAI、甲骨文、英伟达、思科系统以及日本软银集团合作建设。
这些公司表示,“星际之门阿联酋”项目将使用英伟达的Grace Blackwell GB300系统,这是英伟达目前提供的最先进的AI服务器。
报道称,首批200兆瓦的容量将于2026年投入使用。该集团并未透露服务器数量,但分析公司TrendForce估计,每台配备72个芯片的GB300服务器的功耗约为140千瓦,相当于约1400台服务器或10万个英伟达芯片。
甲骨文首席技术官兼董事长拉里·埃里森表示:“这个全球首创的平台将使阿联酋的每个政府机构和商业机构能够将其数据连接到世界上最先进的AI模型。”
5月初,特朗普政府撤销了拜登总统制定的一项限制AI芯片流向阿联酋等国的规定。
负责监管出口管制的美国商务部尚未透露将以何种法规取代该法规,但近期表示,将召集美国和阿联酋之间的工作组,以确保该项目符合“美国严格的安全标准以及其他在阿联酋和全球范围内负责任地部署AI基础设施的努力”。
4.英伟达黄仁勋:呼吁台湾政府支持AI发展,能源供应成关键
英伟达( NVIDIA)执行长黄仁勋接受台湾媒体专访,提到英伟达将在台湾打造的人工智慧(AI)基础设施,目前最大限制就是能源供应,期盼台湾政府能提供更多能源,并呼吁台湾所有学校把AI纳入课程中,为AI未来做最好准备的方式,就是「现在就开始使用AI」。
黄仁勋16日来台后行程满档,今天TVBS释出专访黄仁勋的精华片段,谈到AI基础建设议题。
黄仁勋指出,很多国家现在的观察是,当他们有多余的能源时,与其出口原始能源,不如出口「精炼后的能源」,也就是把能源转化成AI。英伟达希望台湾政府能帮忙提供更多的能源,让英伟达可以发展这个新产业。
他说,现在台湾既有产业像是晶圆厂、封装测试厂和电子制造业,制造时需要大量电力,而电力会转换成在地的经济产值和GDP(国内生产毛额)。现在迎来全新的AI产业,AI的第一个使用案例,就是像台积电、广达、联发科、鸿海等企业,都在使用AI制造AI模型,不只是做产品的AI模型,也用AI来自动化制造流程,或者像台积电拿来探索下一代的半导体物理。
AI第二个使用案例是教育与学术研究,黄仁勋表示,台湾的研究人员非常需要AI基础设施,若没有AI工厂或AI超级电脑,就不可能进行AI研究,台湾所有的学校都必须把AI纳入课程中。
他强调,为AI的未来做最好准备的方式,就是「现在就开始使用AI」,每一位学生都应该被鼓励去使用AI,他希望政府能补助AI的使用,从国小到高中、大学,提供所有学生使用AI的能力。
黄仁勋接着说,不论金融、医疗、电子通讯等产业,全部都需要能够使用AI基础设施,这将是台湾目前为止最大的一座AI超级电脑,今年会先从20兆瓦开始,必须尽快扩大到100兆瓦,目前最大限制就是能源供应,「我真的很希望台湾政府,能在这方面给予我们支持」。
谈到在关税影响下,半导体制造业正逐步搬到美国,让台湾生态系有些不安,可否提供相关建议;黄仁勋表示,「我觉得我们应该先退一步」,去看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的更大愿景是什么,这个更大的愿景其实是建立在当今世界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化之上。
他强调,半导体和AI正在越来越深入的整合进全球基础设施中,因此供应链的多元化和韧性变得非常重要,需要备援系统,也需要多元布局,才能让供应链抵御风险。美国自己的关键基础设施也需要再工业化,让部分制造能够留在美国境内,为了美国自己的韧性与国家安全,这是必要的,「我认为这个愿景完全正确」,这个转变也发生在一个非常关键、正确的时间点上。
黄仁勋表示,随着英伟达推动AI,英伟达正在建构大量的AI基础设施,整个电子产业的生态系也正在快速成长。就在这个成长阶段,英伟达也在建设许多新工厂,英伟达在美国的工业化与制造发展,让英伟达能够把合作伙伴一起带进美国,扩大他们的布局,现在像台积电可以在美国扩点,鸿海、纬创、艾克尔(Amkor)、矽品也都能跟进,英伟达正带着这些伙伴进军美国市场,拓展他们的发展机会。
同时,黄仁勋提到,台湾本土需求依然非常强劲,还在持续成长中,这个时机点真的非常刚好,台美双方都会有非常高速的成长。(来源: 中央社)
5.范式升级——从技术跟随到自主引领的跨越之路
北京君正的自主内核设计,通过底层技术创新与商业化验证,实现了国产芯片从“技术跟随”到“自主引领”的范式跨越。其核心突破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一、性能超越:技术指标对标国际一线
XBurst、Victory系列内核在PPA(性能、功耗、面积)指标上超越同级别内核。
XBurst2:
采用顺序双发架构与512Bit SIMD指令集,在机器视觉场景中算力效率有显著提升,工业条码识别设备厂商采用该内核后,解码速度从秒级缩短至毫秒级,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成为工业智能化升级的核心引擎。
Victory系列:
Victory2内核性能对标ARM Cortex-A55,支持可配置矢量计算单元,在图像处理任务中算力有较大提升。
二、场景适配:从消费电子到工业智造的全域覆盖
通过针对AI、物联网需求优化指令集,君正内核技术已覆盖多元场景:
1.消费电子
XBurst1内核驱动的JZ47系列芯片,累计出货达到相当规模,曾主导步步高学习机、汉王电子书市场;
2.工业控制
XBurst2多核架构赋能工业打印机与网关,某品牌采用X2600芯片后,图像渲染效率显著提升,成本得到一定优化;
3.智能视觉
Victory0内核以0.015mW/MHz超低功耗,支撑太阳能监控设备在无市电环境下连续工作多年,累计出货量达到数亿颗。
三、产业链安全:自主技术矩阵的底层支撑
君正构建的“XBurst+Victory”内核技术矩阵,实现了MIPS与RISC-V CPU的深度协同工作,在公司架构过渡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T系列芯片:
搭载自研内核的T31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两亿颗,其增强级ISP与HEVC编码能力使设备待机功耗显著降低,视频编码效率大幅提升,支撑智能安防领域低功耗、普惠H.265方案的规模化落地。
混合架构实践:
X2600芯片采用“XBurst2(MIPS计算核)+Victory0(RISC-V控制核)”异构设计,芯片能效显著提升,成功应用于工业打印机、服务机器人等场景。
结语
北京君正通过性能对标、场景深耕、生态可控的三重驱动,证明国产芯片的崛起无需依赖“替代逻辑”,而是以底层技术创新实现自主引领。随着RISC-V生态的成熟与AIoT市场的爆发,其技术矩阵有望在更多领域推动从“功能替代”到“架构定义”的跨越,为全球芯片产业注入中国创新的新范式。
本文为「君正技术介绍」系列第三篇。
前两篇链接如下
(来源: 北京君正)